粤西海南的冼夫人热及其成因
郑显国
冼夫人虽然逝世一千四百多年了,但是粤西海南两地人民对冼夫人的崇敬和纪念热情有增无减。这种感人的“冼夫人热”现象不是人为制造,而是有着其深远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的。
一、粤西海南冼夫人热形成的原因
茂名、海南百姓一直对冼夫人念念不忘,对她祭拜崇敬有加,代代相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冼夫人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让老百姓过上和平安定日子,是受人民崇敬的重要原因。冼夫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先后协助朝廷平定南朝梁代的侯景叛乱,陈朝的萧勃、欧阳纥叛乱,隋朝的王仲宣之乱,剿除了各种分裂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结束了中国27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梁至唐初岭南110多年的和平安定局面,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免于战乱之苦。明万历《高州府志》在“忠勋”条评论:“当陈隋之时,无冼氏也者,高凉非中国”,由于冼夫人的爱国精神,使高凉一带始终统一于祖国版图中,不象交阯(今越南北)俚女征侧征贰姊妹闹分裂。这是冼夫人对国家的最大贡献,也是对岭南人民最大的贡献。
其二,冼夫人改革俚人社会陋习,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是受百姓爱戴的因素。冼夫人带头摒弃民族偏见,打破俚汉不通婚的陈规,毅然与汉人高凉太守冯宝联婚,使“政令有序,人莫敢违”俚汉开始融洽,和睦相处。她以惊人的魄力废除俚人社会上千年的“鬻口为货、掠人为奴隶”的奴隶制度,劝止其兄冼挺“侍其富强,侵略旁郡”的恶行,结束了俚人“好相攻击”,掠夺成性的恶习,使越人内部解仇息兵,实现了民族内部团结。因此,冼夫人得到了广大越人的赞颂和拥护。海南儋耳一带的俚人闻讯纷纷归附冼夫人千余峒。俚僚诸越生活和文化十分落后。冼夫人带头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教育俚人“从民礼”,以礼仪化俗,结束了俚人社会“刻本纪事”巢居的落后状态。面貌为之一新:“自隋唐之后,椎跣变为冠裳,侏离化为弦诵,才贤辈出”(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正如明万历《高州府志》“忠勋”条所述:“有高凉而无冼氏也者,则魋结跣足之俗未必解,辫发而袭冠裳也。”俚人陋俗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文明进步都归功于冼夫人。
其三,冼夫人努力发展经济,关注民生是受人民崇敬的主要原因。早期俚人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农业十分落后,以及靠渔猎生活。冼夫人成为首领后,认真学习和引进汉族先进生产技术,推广使用铁器牛耕,引进优良品种,结束了“刀耕火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到了隋代,俚人已从渔猎变为“尽力衣事”。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海南冼夫人的汤沐邑临振县“一年养蚕八次,收稻二次”。手工业大发展,纺织业和制铜业最发达。纺织品很多成为贡品。制陶业遍及俚区,铜鼓制造业最为突出,以北流型的最优秀;造船业发展更快,从独木舟发展到铜船、木船。在冼夫人时代俚区各地已形成了圩市,贸易不断完善发展。经济的发展,使俚民们生活不断得到改善。
冼夫人爱民如子,她经常走村串户探视百姓,为白姓解决困难。老百姓都尊称他为“冼太阿妈”,把她视作慈母(据乡村父老口碑世代传说),这就是千百年来,老百姓尊崇冼夫人的深层内涵。
其四,冼夫人除贪虐,公正无私的高尚品德是受人民爱戴的又一重要原因。冼夫人一生为人正直,除恶扬善,她对贪虐官员深恶痛绝,针锋相对与其斗争。隋仁寿间,封疆大吏番州总管赵讷贪贿残虐无度,致使俚僚百姓无法忍受,很多人不是逃亡,就是反叛,造成岭南新的动乱。冼夫人果断派长史张融赴京指控赵讷,使赵讷受到朝廷查办,严惩。冼夫人亲自到各州郡抚慰俚僚民众,社会重新得以安定。
冼夫人对亲属要求很严,亲属有犯法者无所舍纵。其孙冯暄受命去平王仲宣叛乱,冯暄因与王仲宣党徒陈佛智友好而滞留不愿出兵,冼夫人怒不可遏,下令逮捕冯喧关入州狱。平时亲属家丁有违法乱规者都严厉处罚,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百姓不受欺凌。因此百姓对冼夫人的贤明思想和高贵品德肃然起敬。
二、海南“冼夫人热”的独特原因
海南人民对冼夫人的崇敬和热爱,纪念规模之大,场面之热烈,是非常罕见的。深究起来,这是有特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和人文因素的。
(一)冼夫人在海南立下丰功伟绩,是受海南人民崇敬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海南人民对冼夫人的敬爱是对她的恩情、功德的回报。考一千多年来,冼夫人之所以受到海南人民的崇敬,主要是因为她为海南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实事,为海南的经济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政治上,她亲自奏请朝廷,建置崖州,使海南重新归属中央王朝绕治。海南岛在秦代属“象郡之外微”(明《琼台志》,清《琼州府志》),当时秦朝对海南的统辖只是形式上的遥领而已。直到西汉武帝时在岛上设儋耳、珠崖郡属中央直接统治,但到两汉时由于岛人的不断反抗、叛乱,汉元帝被迫撤销了二郡,只设个朱卢县,县治却在徐闻,隶合浦郡,中央对海南又退回遥领状态。此后历经三国、晋、南朝宋、齐、梁共580年,中央王朝对海南是处于似统非统,有名无实状态。冼夫人到儋耳一带安抚归附者,见到岛上无秩序混乱,贫穷和落后的状况,决心解决海南长期被弃置的问题。她“请命于朝,置崖州”(见《琼台志》、《琼州府志》),得到梁武帝的批准,井委托她全权处理此项工作。经过她的努力,终于建立了崖州。从而结束了近六个世纪的遥领局面,使海南重新隶属中央政权的直接统辖,从此再也没中断过。崖州建立后,冼夫人协助州官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开创了开明政治新局面。
军事上,冼夫人亲自率师平定叛乱,安抚百姓,为海南创造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冼夫人统率大军开赴海南,进行平乱招安。她以德为怀,采取分化瓦解的作法,争取多数,打击极少数首恶分子。那些误入歧途的坏人,在冼夫人的感召下,改邪归正,主动协助冼夫人平息叛乱,维持治安,使海南迅速改变了“久乱无统”无政府的混乱局面,创造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为了使崖州在她离开后仍能保持长治久安,冼夫人主持建立地方武装,确保地方安宁;着重加强对俚僚首领教化,要求他们尊重汉官,约束本族自觉执行朝廷的法度,同时留下部分本族人在崖州做官,调节好汉官与首领的矛盾,召集各地俚僚都老、酋长、峒主和大小首领商订和约,建立盟好关系,和睦相处。
在生产和生活上,冼夫人积极为百姓办实事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她积极发动其后代、族人及僚属大规模迁徙海南,参加管理和开发,特别是她的汤沐邑临振县移民最多。冯冼家族及俚人的迁入,带来中原先进的生产劳动技术,改变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推行牛耕。同时,倡导兴修水利。冼夫人亲自带领百姓找水源,兴修水利。还把内地及邻国的优良品种无偿提供给农民,扶持农民发展生产。并向农民传授纺织技术,使俚民穿上衣服,脱离了以树叶遮体的原始状态。儋州旧城原在海边,常受水淹,冼夫人帮助移建中和镇,使城中居民安居。经过长期努力,海南经济有很大发展,至唐代达到空前繁荣。
从上述可见,海南从乱到治,从贫穷落后到跟上大陆发展,都是冼夫人的功劳。冼夫人之所以受到海南人民的崇拜,就是因为她为海南的发展做了许多让人瞩目的壮举和救苦救难的善举。现存的新坡八仙泉水渠和中和镇的“太婆井”皆为冼夫人亲为。军坡节街上都摆售番薯、芋头、桑桔,百通令旗等,这是冼夫人当年帮助海南发展生产硕果的物证。它揭示了海南百姓对冼夫人改善民生的感激和眷念之情。事实上,海南百姓是把冼夫人看作是守护神、大救星、慈母。这是海南冼夫人热的根本动因。
(二)今海南冯冼氏多是冼夫人的后人,这是海南冼夫人热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梁大同年间,冼夫人为建置州郡,开发海南,从高凉冯冼家族成员、僚属大批迁往海南。至隋文帝“赐夫人临振县汤沐邑1500户,赠仆为崖州总管、平原郡公”后,掀起新的移民海南高潮。因为这汤沐邑需人管理,海南当时人稀少,冼夫人不得不派大批人去加强管理和开发。至唐,冯盎任包括海南的崖州、振州、儋州在内的八州总管,他三十个儿子中,只有五个在内地任刺史。其余的他必会派到海南各县去为官,加强管理。尤其是在武则天圣历间,冼夫人第五代孙冯君衡遭监察御史的矫诬,被“籍没其家”,抄家灭族,冯冼族人受株连被迫纷纷逃亡海南,投靠早期迁居海南的冯冼族人。这次迁移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海南冯氏后人大多分布在琼山、文昌、琼海、万宁、澄迈、临高、儋县等县,约有10多万人。据海南冯氏族谱所记的顺序,直记到当今完整无缺,证明当今海南的冯冼氏是冼夫人的后代较可信。据族谱记载琼崖纵队领导人冯白驹将军是冼夫人第46代传人。
(三)今海南他姓居民多为俚人后裔,他们是“冼夫人热”的基本因素
今海南岛的居民多为俚人的后裔,是有史实依据的。《辞海》“俚人”条曰:“俚,古族名,亦作"里人",东汉至隋唐屡见于史籍,常与僚并称,主要分布在今广东西南沿海及广西东南等地。……一说海南的俚人,为今黎族的先民。”。
海南的俚人除了部分是原住居民外,其余是从粤西等地迁来的,因为他们的语言相同。据《崖州志》卷八载:“黎语,黄流及黎伏里言之……俗传其先本黎人”;《感恩县志》卷一载:“感语有三……曰黎语”;《澄迈县志》卷一也载:“语有数种,土音者曰黎语”。《琼山县志》也有县境内有操黎语的记载。上述县份正巧是隋唐时冼夫人的汤沐邑临振郡和冯冼家族统治时间最长的儋耳郡。他们所持的语言和粤西的一些地方相似,都是黎语。可见,今粤西地区操黎语的汉族居民和分布在海南岛操临高村话的居民及今黎族中的德透方言群居民都是古俚人的后代(见潘雄、蔡理才《冼夫人的族属及俚人遗裔考》)。这或许可以证明,上述地方的黎人相当部分是从冼夫人故乡高凉迁去的俚人后代。
从高凉内地迁入海南的多数是俚人百姓,他们代代相传至今。现在海南汉族居住的地区就是过去海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海南原来主要居民是俚僚民族,大部分是从内地迁入的,他们最初居住在沿海和平原地区。后来这些地方俚人都汉化了。这些地区的居民除了少数是从内地迁入的汉人外,大多数本来就是俚人的后代黎族。因此他们对原族祖先冼夫人,不会因为汉化了而淡化对她的敬仰之情。由于这些俚(黎)人后代人数众多,所以成为“冼夫人热”的基础因素,在“军坡节”活动中,他们成为纪念人群的主体。
(四)从大陆迁琼的汉人的热情参与,是海南冼夫人热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们知道,在南朝以前,海南岛基本上没有汉人,或者汉人甚少,绝大多数是俚僚、骆越居民。今天海南汉族占多数,但其中一部分是汉化的俚人后人,一部分是一千多年来从内地迁来的汉人后代。这些外来汉人在各个朝代都是少数,他们来到海南,深受当地原住居民对冼夫人崇拜热情的感染,也深为冼夫人伟大的人格及历史功绩所感动。他们入乡随俗,自觉汇入当地纪念冼夫人的洪流中去,从而增加海南纪念冼夫人的热度。
综上所述,由于冼夫人爱国爱民,为发展生产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建立不朽功勋,因此深受岭南,特别是粤西、海南等地人民的爱戴,形成了长久不衰的“冼夫人热”现象。
(作者系茂名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广东省冼夫人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
新闻推荐
端洛的一家华人餐馆里,两个孩子手举着狮头在做着舞狮的动作。舞狮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马来西亚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