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渡琼作战指挥部红色廉政教育基地项目规划图出炉 勾起一段英雄船工的红色记忆“我们现在不付出 子孙就要付出!”
10月14日清晨,旭日升腾,阳光照耀在硇洲岛上的渡琼作战指挥部旧址,照耀出一个红色廉政教育基地的未来雏形。
一切的意义,只有离得足够远,才能看得真切。站在2019年回望69年前的来路,历史赋予了我们一把神圣的长镜——1950年3月的一个寒夜,在硇洲岛陆秀夫庙,在上千名黄屋村百姓的注目之下,20名参战船工在庙中喝鸡血酒歃血为盟,坚决与解放军携手参与渡琼作战。“我们现在不付出,我们的子孙就要付出!”为了给后人创造美好未来,带着对解放军的崇敬,船工们义薄云天。
七十载峥嵘岁月,壮怀激烈英雄歌。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原硇洲渡琼作战指挥部旧址的基础上,推进红色廉政教育基地项目建设。日前,该项目规划图出炉,打开了支援渡琼作战的硇洲船工后人尘封的红色记忆。记者来到硇洲岛重走烽火路,缅怀英烈伟迹。
军民情深:渔民冒险支援海练
陆秀夫庙屹立硇洲岛黄屋村数百年,斑驳的墙壁张贴着该村1950年参加渡琼作战的20名船工的英勇事迹。黄屋村村民小组组长黄美宏今年77岁,他的叔叔黄锡锦、大伯黄锡栋和叔公黄玉取均参加了渡海作战。
“当年解放军来到我们村附近的北港海域海练,我当时只有7岁,还没上学,不会讲普通话,但很喜欢和解放军接触,觉得他们可敬可亲。”黄美宏回忆,当年,黄屋村村民主要靠出海打鱼和海运为生,生活困难。解放军进村后,省下粮食送给个别贫困村民。
解放军白天在北港海练,跟当地渔民学习游泳和开船等;晚上有的在村周边安营扎寨,有的栖身陆秀夫庙。“解放军海练后,到陆秀夫庙前的大榕树下休息。他们大多是北方人,不知下海后不立即洗澡对皮肤不好。我们把大军带到庙前的古井边,打上井水给他们洗澡洗衣。”黄美宏等人坐在当年的榕树下,在时光交错中回首历史。那口古井依然幽深,沿用至今。
海练被潜伏在硇洲岛上的国民党特务发现,并报告给海口总部。解放军海练时,对方的飞机在北港上空盘旋,用机关枪往下扫射,一名村民躲避不及,不幸中弹身亡。
古老的陆秀夫庙熏陶黄屋村人几百年,潜移默化中铸就了黄屋人坚贞不屈的精神,群众很快走出悲痛和恐惧,更加坚定地支持解放军海练,并就地取材用竹子为解放军编织了救生圈。由于渡海木帆船有风才能起航,有经验的渔民常用罗盘等,为解放军预测潮汐和天气。
【史料记载:解放海南岛前夕,离海南岛三百多里的硇洲岛不容易引起敌人注意,船只和部队易于隐藏集中。1949年12月至1950年3月,由解放军四野383团1000多名官兵组成的渡海先锋营进驻硇洲岛,设指挥部于津前天后宫内,作渡海解放海南岛的战前准备;岛上渔民主动协助官兵熟悉水性,传授泅水、抗浪、掌舵、拉帆、驾船等知识和技能。】
歃血为盟:视死如归奔赴前线
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渡海战士大多来自东北和内陆,尽管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但不少人还会上船晕浪、呕吐。为此,征集船只、船工,帮助大军渡海成了支前工作中重中之重。凡能参加渡海作战的船,一律征用。
硇洲群众纷纷积极响应,黄屋村就有20名船工船员踊跃参加,是硇洲渡琼作战船工最多的村庄,约占硇洲渡海船工人数的1/6。黄美宏家就有3人报名。叔叔黄锡锦年龄最小,只有16岁,但他说自己未婚无家庭负担不怕死;30岁的大伯黄锡栋,已成家但还没有子女,也踊跃报名;叔公黄玉取40多岁,虽有一个10多岁的儿子,也坚决投入战斗。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歃血为盟后,黄屋村参战船工怕走后家中老小无所依,纷纷将唯一值钱的家当——小艇小船变卖,把钱留给家人作生活费,自己往席草编织袋里装几件旧衣奔赴战场。“舍我其谁,我们现在不付出,我们的子孙就要付出。”为了给后人创造美好未来,带着对解放军的崇敬和信仰,船工们视死如归。
出征时,父母、妻儿、兄弟姐妹和其他村民扶老携幼前来送行,泪眼婆娑。他们忍痛泪别亲人后,到陆秀夫庙长跪不起,祈求渡琼作战胜利,勇士平安归来。
【史料记载:1950年3月10日,驻硇洲岛解放军1007名指战员组成第一渡海先遣营,分乘由硇洲渔民掌舵的21艘木船,在硇洲岛起航,于次日上午在琼东北地区的赤水港至铜鼓岭一带成功登陆,胜利完成首次秘密潜渡任务,对解放海南岛战役起了关键作用。】
劈波斩浪:支援夺取最后胜利
黄美宏幼时常听参战的叔伯说渡海作战的故事。“我们的船还没靠岸,就被对方发现,机关枪扫射的声音震耳欲聋,船工驾船搭载解放军拼命地向前冲。登陆后,手无寸铁的船工们还帮忙搬运子弹,跟着解放军冲锋陷阵。”黄美宏说,叔叔黄锡锦年纪虽小但非常勇敢,被流弹击中手臂鲜血直流,还抱着子弹往前冲。同村的黄玉招耳朵被枪炮震聋。
庄屋村船工庄伟彪和庄伟芬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一心运送大军登陆,未能及时跟随部队转移,不幸被敌军擒获,在海口游街示众三天后,最后被残忍杀害。当时,庄屋村有几个村民在海口目睹整个过程,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他们泪流满脸,悲愤得把嘴唇咬出血来,事后悄悄地为两位船工收尸。
庄伟彪的孙子庄文兴和庄文明说:“爷爷当年40多岁,有一儿一女,经营着一条货船,家境小康。奶奶说,解放军要征用我们家的船渡海作战,爷爷是船长,他认为自己熟悉海况,顾不上7岁儿子的苦苦哀求,自告奋勇连人带船参战。”庄文兴向记者展示奶奶保留下来的——爷爷庄伟彪的奖章和奖状。庄文明后来也光荣参军。庄家是军烈属家庭。
历经残酷的战争和种种磨难,黄屋村参战的20名船工死里逃生,全部平安归来。黄锡锦获记一次大功,被任命为硇洲民兵营营长。但由于激烈的渡海战斗对其身心造成严重影响,18岁那年,黄锡锦心脏病发英年早逝。
【史料记载:渡海先锋营登陆后与琼崖纵队胜利会师,迅速开辟根据地,为主力部队做探路和接应。在大部队到来之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先锋营浴血奋战,直至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胜利解放。驻硇洲岛1007名指战员组成的第一渡海先遣营,受到十五兵团、43军军部的嘉奖,该加强营被授予“渡海先锋营”光荣称号,随船参战的硇洲岛90多名船工分别被评为渡海英雄、渡海模范和渡海功臣等(其中革命烈士7人),另有数以千计的船夫、渔民、群众参加了支援渡海的行动。】
红色基地: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硇洲人民没有忘记这段历史,当地群众自发筹资建起渡琼作战陈列室和英雄纪念塑像,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2年被评为湛江市首批党史教育基地,目前正申请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更好地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湛江经开区在原硇洲渡琼作战指挥部旧址的基础上,推进硇洲渡琼作战指挥部红色廉政教育基地项目建设,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
据悉,硇洲渡琼作战指挥部红色廉政教育基地项目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拟建教育基地的总用地面积9300多平方米,核心区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其中包括新建教育基地建筑1400多平方米,新建教育基地建筑2层,局部3层,新建教育基地建筑占地面积560多平方米。
湛江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对革命遗址、遗物、史料等加强建设和维修利用,对革命精神、廉政理念等红色廉政文化的“魂”深入挖掘宣传,将进一步促进党员干部在经开区大开发大建设的关键时刻,树立以德治国、执政为民的从政宗旨和以廉行政、以贪为耻的道德品格。
“硇洲渡琼作战指挥部红色廉政教育基地将更具现场感,原汁原味地还原历史,呈现渡海作战悲壮的色彩。”湛江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集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红色旅游于一体。项目建成后,不仅湛江党员干部和群众可以前来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洗礼,也是吸引外地游客的亮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10月14日,记者从湛江市文联获悉,2019年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暨第十一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