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文化专家在座谈会上建言献策 湛江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大有可为
近日,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在赤坎召开了以“技艺分解及民俗要素的传承”为主题的湛江市历史建筑保护及活化座谈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司徒尚纪,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人民出版社原社长、《岭南文库》执行副主编陈海烈等省、市文化专家出席并发言,认为湛江历史建筑保护及活化利用工作任重而道远,要靠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来进一步推动和做好。
政府出台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司徒尚纪对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的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其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宗旨开展公益活动,为文物古迹的保护及文化的传承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强与各大文化协会及地方的互动交流,搭建政府与民间文保力量沟通的桥梁,共同促进湛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健康发展。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特色建筑,湛江文化古迹可谓丰富而历史底蕴深厚。但随着过去几十年来湛江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地区的扩展和蔓延导致部分历史建筑损毁,一些历史文化遗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令人扼腕痛惜。
《湛江市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已经于2018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出台和实施旨在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更好地延续历史文脉,展现人文风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
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经验
“在历史建筑保护及活化利用方面,同为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潮州,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好好学习和借鉴。”陈海烈表示。
据悉,潮州古城是华南地区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具有完整的古城、“活着”的古城、城景融合的古城等鲜明的特征。潮州历史城区(潮州古城)的保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便已经开始,通过20多年的努力,在保护规划、保护立法、专项研究和重点片区规划、历史街区和建筑保护中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和亮点。潮州古城过去一直坚持保护、控制为主的理念,2015年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保护理念的更新,开始尝试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古城进行合理利用,引领推进相关工作,“我不久前去了潮州考察,发现其在长期保护和实践中,逐步转化形成当地的文化旅游等竞争力,古城游、文化游等持续火热,形成了良性循环。”
陈海烈认为,古保事,无大小,“不能光说不做,要善于积少成多,可以先集中力量尝试做一些当前力所能及的事。”
利用互联网来宣传古迹保护
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副会长、岭南师范学院景东升教授,湛江市古迹保护协会理事、岭南师范学院龙鸣教授也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的感受和建议。
龙鸣以济南火车站以及“红墙绿瓦、碧海蓝天”的青岛来举例,说明保护古迹的重要性。他认为,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个性”和标志,每个城市都应该有富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不应该“千城一面”。古迹保护与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保护古迹即是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当今文化旅游越来越受欢迎,哪个城市历史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得好,哪个地方就客似云来、人气旺盛。湛江在这方面,也要加大重视和投入,打响自己的城市文化名片和旅游品牌。”
景东升认为,市古迹保护协会成立后,吸纳了很多青年等新鲜血液,比如在对湛江市区的古迹进行摸底调查时,与岭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在校大学生共同对古迹现状进行实地考察,并形成了报告成果;呼吁对一些将被破坏的古迹进行维护,“通过各项工作,协会团结聚集了更多对古迹保护感兴趣的同仁。其中以青年人为主,发展壮大了古迹保护的队伍,同时也为湛江古迹保护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方法。”
专家认为,在信息爆炸的智能新时代,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古迹保护的网络信息推送,与时俱进地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形式,“互联网+”使更多公众能够及时便利地获得古迹保护方面的资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报道:中秋佳节日益临近,9月3日,记者从湛江市文广旅体局了解到:为大手牵小手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多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