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归来说阳明
我2018年秋到宁波余姚参观了王阳明故居,时隔差不多一年了。从余姚归来后,王阳明的名字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近段以来,我再次阅读《王阳明传》,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把参观王阳明故居的直观感受与书本的道理反复推敲揣摩,有些体会及思考逐渐清晰。
当今社会,如何在困境与坎坷挫折中保持内心的强大?人们从过去强调外部的作用渐渐关注到人的内心,王阳明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又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
黄庭坚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把这两句话奉为座右铭。读了名人的书,再拜访名人的故居,就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于是,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争取机会去拜访当地的名人故居。
王阳明的故居在余姚,距离宁波只有咫尺之遥。那天我和友人结伴,在宁波火车站买了20元一张的火车票,不到一个小时的行程就到了余姚。
王阳明故居位于余姚城区龙泉山北麓、阳明西路以北的武胜门西侧,即余姚寿山堂。我们从余姚火车站出来,坐上出租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王阳明故居广场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石牌坊,上面刻着笔力遒劲的“新建伯”三个字。“新建伯”是王阳明在江西鄱阳湖流域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之后,明武宗给他的册封——王阳明也是历史上少数几个被封为伯爵的文臣之一。广场中央立着一尊高大的王阳明铜像,腰带佩剑,两只手放在腰间,眼睛炯炯有神。
故居的房屋是明朝民宅建筑风格,结构是三进式。进入大门,一条十几米的石板路直通大厅。东厢房分别是王阳明父亲的龙山公书房、家塾、画室、王阳明祖父的画室等。西厢房有王阳明的书房、王阳明妹妹的绣房、还有膳房、厨房等。大厅厅前高挂着“真三不朽”牌匾——我国古代对圣贤的评价有三个标准为“立德、立功、立言”,此谓之“三不朽”。
据记载,王阳明自小就有“学做圣贤”的志向。1483年,王阳明跟随父亲在北京读书。有一天,王阳明在课堂上问老师:“何谓人生第一等事?”老师惊讶地看着当时只有12岁的王阳明,十分郑重严肃地说:“努力学习,考中进士,然后当官。”王阳明听后摇了摇头,非常认真地反驳:“这不是人生第一等事。我认为,学做圣贤才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听后愕然。
也许,幼小的王阳明小小的心灵就埋下了“学做圣贤”的种子,为他日后“学做圣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他日后也确实说到做到,努力读圣贤之书,尽心尽力做事,“致良知”而“知行合一”,创立了“心学”。
二
参观王阳明故居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却遇到了一群从广东、湛江来的拜访者,彼此交谈颇感亲切,心有共鸣。人少有人少的好,少了一些热门景点的喧哗吵杂,多了几分安静和清幽。
我们跨出大厅,走过甬道,来到了王阳明故居的主体建筑——瑞云楼。瑞云楼为重檐硬山、五间二弄的二层木结构楼房,是典型的明式建筑。瑞云楼是王阳明出生的地方。读了王阳明传记,我知道“瑞云送子”的传说,此刻在瑞云楼亲临其境,听导游绘声绘色的讲解,更觉神奇有趣。
王阳明十分聪慧,自小就能诗作文,被夸赞为神童。弘治五年(1492年),王阳明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参加礼部会试,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随后授刑部主事。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当龙场驿驿丞。
说起龙场悟道,我就想起去年九月与谢卫华同学在遵义相遇的情景。卫华对王阳明非常崇拜,他从湛江专程到贵阳市修文县的龙场阳明洞拜谒。去年的九月,我在遵义学习。那天晚上十点多,我看到卫华的微信知道他到了遵义,便立刻拨通他的电话,紧接着赶到他下榻的遵义宾馆与他会面。
卫华说,他刚从修文县的龙场阳明洞赶来到遵义。我问他到龙场悟道了没有?他从行李袋上拿出了厚厚的几本王阳明《传习录》的线装书藉,非常激动地讲他去拜谒龙场阳明洞的感悟以及读《传习录》的心得。我也读过《传习录》,两人便面对面交流了起来。当时已是深夜,我们意犹未尽,便兴致勃勃下了楼,到宾馆对面找了一个酒吧,就在酒吧门口的树头下找了座位,要了两瓶啤酒,点了几样遵义小吃,继续谈王阳明。
这一夜是属于王阳明的。我们从王阳明的“龙场悟道”谈到了“致良知”,从“致良知”谈到了“知行合一”。不知不觉秋风乍起,呼啸而来,雨水也伴随着冷冷的秋风飘然而至。开始我们还不太在意,交谈甚欢继续忘情在王阳明的世界之中。不料雨愈下愈大,风也越吹越冷,我们身上单薄的衣裳已感觉有点发冷——此时已是深夜两点。
王阳明为什么被放逐龙场?那一段历史是人们所熟知的。明朝的正德皇帝,被公公刘瑾怂恿,贪图玩乐,无心朝政。王阳明上了奏折直谏,却被打了四十军棍关进大牢,后被发配贵州龙场驿。当时的贵州龙场仍是一片茫茫的原始森林,荒无人烟,野兽出没,环境十分恶劣。身处如此绝境,王阳明唯一的依靠就是精神的力量,就是内心的强大。有一夜在石洞里,王阳明突然悟出了多年来苦苦钻研的理学真谛,大喊大叫起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必外求。”一道闪电在龙场上空炸响,我国思想史上惊天动地的“心学”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这就是“龙场悟道”的历史典故。
三
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可成为圣贤。只不过世事多艰,在艰难的生活中良知被私欲遮蔽了,导致做了违背良知的事情。因此,必须致良知,要以良知指引生活,不要违背良知。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炼心。要把良知之心摩擦得如明镜一样,就必须去事上磨炼。
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横下一条心,尽最大的努力,就能用意志的力量改变自己,改变世界,就能获得成功。
王阳明的人生道路跌宕坎坷,历尽千辛万苦。他的一生,与奸臣贼子斗争,与险恶环境抗争,他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力量——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在荡平贼寇匪患的血腥沙场,在险恶的朝堂与权奸斗争中,他遵循内心的良知,躬行知行合一,从而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由此可见,知行合一并非是王阳明一时顿悟得来的,而是在人生的磨难中修炼出的生命境界。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耻辱、下狱的恐惧;经历了流放龙场的绝望、荒山野岭的孤寂;直至龙场悟道,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知行合一,就是内心强大的功夫。古代多少先贤哲人,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不计其数。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当推王阳明的“心学”。
四
参观完王阳明的故居,我在庭院竹园的石凳上坐下来休息,突然看到围墙上那一片竹子,王阳明格竹的故事便浮现在眼前。
王阳明喜欢竹子,儿时的王阳明经常在竹林边依偎在祖父身旁,听他吟诗诵读。竹子,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王阳明从小就苦读圣贤之书。他读的是儒家的经典,信奉程朱理学。王阳明读到朱熹论格物致知说:众物必有表里精粗,连一草一木都涵着至理。理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你只要去认真地“格”,就可以得知道理。
王阳明读到朱熹这段话后,便立即付诸行动。他和一位好友跑到竹林里,开始“格”竹子。他们两人从早到晚默默地盯着竹子,希望发掘竹子成长中的道理。连续“格”了三天,那位朋友坚持不住了。王阳明以最大的毅力坚持了六天,最后他晕倒了。王阳明“格竹子”几天几夜,对着竹子苦苦沉思,却始终感受不到竹子蕴涵的道理。从此,王阳明对格物说法产生了怀疑。
后来,王阳明形成了自己的格物致知的思想。格物致知不是强调用生硬的方式强行格物,而是要求返回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按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就可以“致良知”,也就是格物成功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萌芽与开始,也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朱熹理学思想的根本分野。直到龙场悟道,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
眼前这座故居,是王阳明人生的出发点,也是“心学”的摇篮。自明以降,王阳明的弟子与追随者犹如星汉灿烂,不计其数。王阳明的“心学”,就如一棵繁枝茂叶的大树,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王阳明“心学”最大的贡献是,他把高深的哲学思想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为人们学做圣贤指明了一个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设计了具体的路径、做法及技巧。而这些路径、做法及技巧是非常平易的,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人人都懂,人人都可以学。著名国学大师钱穆曾评价心学特点:“简易直接,明白四达”。
从余姚参观王阳明故居归来,我常常静坐沉思。我想,王阳明不仅属于他的那个时代。在当今这个时代,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对我们依然有启示有借鉴作用,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新闻推荐
9月2日上午,湛江一中的师生们正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当天是开学日。本报记者林石湛通讯员孔蓉蓉摄影本报讯(记者何有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