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骄傲,我是志愿者

湛江日报 2019-09-01 09:37

吴佳霖(霞山)

我热爱志愿服务,并与之有着不解之缘。

2007年寒假,第一次听说“志愿者”这个名字,那时我正读三年级。雷州市大学生志愿者联合会(简称“雷大志联”)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大部分是雷州学子,考上大学后回到故土感恩社会、回报家乡。

志愿者老师们非常温柔可亲,特别爱护学生。他们上课的内容和形式与跟学校的课堂比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疯狂英语、外教课堂、演讲比赛、国学经典、书法教学、手语哑语等等,对我来说,许多都闻所未闻。这使得我心驰神往,从那时起,每到寒暑假我就开始留意当年公益活动报名的消息。

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三,我整整参加了十三届温暖的冬夏令营。从大学生志愿者那里,我除了收获到了课堂中接触不到的知识,还认识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朋友。这群年轻热情、可亲可爱的人儿带给我快乐,陪护我成长。

不知何时起,“志愿服务”四个字已悄然进入我的脑海,深深植入我的心中。

人贵知恩,贵在感恩。当年志愿者老师们的热情付出,谆谆教诲,矢志不忘。与他们相遇是生命中的缘分,我要念念不忘带领我成长、放飞梦想之人。

2017年1月,这是我大学的第一个假期,当得知雷大志联正面向各高校招募大学生回乡参加冬令营系列公益活动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希望能尽自所能为家乡贡献自己一份力量。那年寒假,公益一条街活动在雷州市博物馆前开展,很荣幸我是其中的一名志愿者,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为乡亲们免费义诊,提供有关健康咨询服务。有一天,一位前来就诊的老爷爷结束准备起身时朝我竖起大拇指,给予夸奖肯定,那时我的心里乐开了花。原来志愿服务是一件如此快乐又有意义的事情。

当年暑假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毅然选择回到家乡。那次下乡的地点是客路镇客路村。由于交通不便、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种植收益低效等因素限制,使得客路村是当地典型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但是在这个贫困的村庄,却有着纯厚的风土人情,古朴的自然风貌,叫人难以忘怀。

犹记得刚踏上那片红土地时,蜿蜒的乡间土路,若隐若现的斑驳树影,清澈见底的逶迤小河,风光煞是好看。还有热情得让大家不知所措的敦厚村民,双眸弥漫着稚气又好奇羞赧的农村娃,这个偏僻的小乡村,慷慨地给予来客汩汩的深情。

支教的那段日子,我感受到了未曾感受到的宁静与平和,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乡村孩子对外界的无比好奇和未来满满的希冀。支教的第一天,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照耀大地,孩子们就聚在了校园门口,等远处身着红色马甲的人影在视野中由模糊变得清晰时,他们便欢快地跑回教室,大声喊道,“老师来上课啦。”

这期间,有一位学生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那个学生叫小庄,是个出生贫困人家,懂事勤奋、志存高远的孩子。家里父母因残疾丧失劳动力,他便担当起家中顶梁柱,生活中一边打理家务,照顾父母,一边刻苦耕耘,奋发向上。每天放学归来,别人家的孩子在玩游戏放纸烟时,他却在井边挑水,去田野里抓青蛙或是到河边钓鱼。家庭生活异常艰辛,成长环境极为苛刻。不向命运低头的他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前不久,小庄给我写信说,“老师,我考上大学了。”信的结尾,他特别提到,“将来我也要做一名有担当责任、爱心奉献的志愿者,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读到这里,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青春的长短用时间计算,青春的价值用贡献衡量。课余时间,一有时间我就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走进社区、走进乡村、爱心献血,帮助残疾人士等,锻炼自我,服务社会。目前,我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近200小时。感谢遇见的“志愿者”,感谢给予我帮助的人们,让我懂得了爱与被爱,教我学会了感恩。

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我们相信,薪火相传,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专列,让“志愿者”成为每个人的骄傲。

新闻推荐

雷州市博物馆获新藏品 雷公墨龙纹壶杯“安家”天南重地

雷公墨龙纹壶杯。本报讯记者卓朝兴通讯员吴智雅报道:前日,记者从雷州了解到:经雷州雷公墨研究利用促进会倡导,雷州劲宝堂艺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