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垃圾分类 助力湛江创文

湛江日报 2019-08-22 09:29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走向全民参与时代,必须与当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结合起来,谱写湛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垃圾分类,知易行难。在有关部门的宣传普及之下,大家逐渐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但真要将垃圾一一分类“送回家”,无论是公众意识还是硬件设施都需要加紧“补课”。

垃圾分类之所以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二是分类。

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多个环节,就似一条锁链,一环扣一环,一个环节“脱钩”,就会影响整体效果。其中,如何让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无疑是难中之难。一方面,是要广泛开展教育引导工作,让市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则是要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目前,湛江市在8个物业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居民楼前配齐智能垃圾分类箱和免费领取垃圾袋机。居民可刷卡将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箱内电子秤自动称重、自动兑换积分存到卡上,积分能直接折算成现金兑换商品。这样的奖励方式效果明显,不仅能促进垃圾减量,又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还能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实在是一举多得。但要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就不能只靠“奖”。唯有把垃圾分类与创文工作紧密结合,用创文的诸多“刚性”约束去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必须遵守的“规矩”,才能进一步拓展覆盖面。

从全国各地的垃圾分类实践来看,不少群众都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感到茫然失措,究其原因,是相关分类介绍用的是学术用语,要求民众死记硬背,最终落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境,自然难以分类得当。而分类环节从一开始就错了,势必影响后续的垃圾运输和处理。要让民众支持和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就不能仅仅让大家在花花绿绿的分类图前自学、死记硬背,还应让民众深刻了解垃圾分类的原理和后续利用价值。报道中提及的“扫码即时查看"垃圾的旅途"”就很有意思,建议湛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就以“垃圾的旅途”为主题,推出相关报道,让广大市民群众直观了解分类之后的垃圾都去哪了,让大家都看到自己垃圾分类是有价值的。在垃圾分类知识的推广上,也应该与当前如火如荼的创文活动结合起来,用小游戏、小视频、小比赛等形式,让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活”起来,真正入心入脑。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让我们行动起来,做好垃圾分类,助力湛江创文。

新闻推荐

陈晓军:产业园里的新农人

陈晓军在采摘火龙果在湛江农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有这样一群新农人。他们被火热的农耕生活所吸引,主动回归创业创新,在自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