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校合作 同心育英才
近日,记者从市人社部门获悉,《湛江市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湛江市将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企业在岗技能人才。
(8月19日《湛江日报》)
长期以来,技能人才短缺是湛江经济发展和就业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在招聘市场上部分职校毕业生和富余劳动力感叹找工难;另一方面,是在生产车间老师傅感叹新招工上手难,无人可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与“用”的脱节。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如何才能进一步支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才能为谋求工业立市的湛江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近日出台的《湛江市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方案》交出了答卷。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企业在岗技能人才——这是新型学徒制的最大亮点。过往,企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作为技能人才培训的主要参与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有限的交流沟通,让“学”与“用”之间出现了脱节,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到了车间、工厂,又要从头学起。而《方案》的出台,无疑就是奔着解决这个难题去的。根据《湛江日报》报道,新型学徒制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这也就是说,学徒培养的主要职责由所在企业承担——企业的主动性被调动了起来,企业需要怎样的工种,就有针对性地培养怎样的人才。而双师带徒,既有理论知识的教育,又有生产一线的实操,非常有利于“知行合一”的培养。
而对于学徒本身而言,新型学徒制无疑更有利于其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传统学徒制下学徒仅仅是学生的身份不同,新型学徒培训对象为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人员,以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按规定支付工资,且工资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做学徒,不仅有工资领,还可以在生产一线边看边学,这不仅能增强学徒的实操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职业意识,让他们更加遵守工艺规范。这种在入职之初就磨砺匠心、强化工匠精神的做法,定然更有利于学徒的成长。
《方案》虽好,但要落细落实,还需要各方共同给力。特别是在宣传推广过程中,有关部门必须主动承担责任,不仅要在企业中做好政策服务的宣传,也要在广大潜在学徒人群中做好宣讲,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更有自信、更有热情地扎根湛江、建设湛江。
新闻推荐
“中国对虾之都”吸引印度对虾企业 推动湛江市对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陈彦实习生黄天儒通讯员唐岸莲7月8日,湛江港首条印度及马来西亚直航冷链班轮快线顺利开通。本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