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国画传递吴川印象
记录家乡变化,你会选择哪种方式?吴川市90后小伙拾起了画笔,让家乡在国画中呈现出不一样的美。近日,一系列的国画吴川在网络走红。这些画作中,不仅有吴川的母亲河鉴江、吉兆晚霞美景、泥塑、花桥、飘色等民俗,“鸭仔拖”、咸虾酱等吴川特色元素,而国画水墨及淡彩笔法的融合,大胆的用色,更让人惊叹。
这些画作的作者并非吴川的老画匠,而是2015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的吴川90后小伙陈志杰。他表示,对家乡有着独特的情愫,感叹家乡变化之美,希望通过国画吴川画作传播吴川文化,记录80、90后的吴川印象。
国画吴川作品走红网络
走进陈志杰的画室内,各类画作琳琅满目,其中“国画吴川”系列显得特别引人注目。这一系列画作中,包含了自然景观、特色美食、民俗文化、民间艺人等题材,特别能勾起吴川人的共鸣。而其中最让网友称赞的,要数一幅“鸭仔拖”的画作,简单几笔,两三种色调,却把吴川人小时候最爱穿的“鸭仔拖”表现的特别生动。
今年28岁的陈志杰是佛山书画院的老师,从小自学国画,尽管如今在佛山工作,但陈志杰却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变化。2016年4月回到家乡,感叹一些老街和老行当正在消失。于是,陈志杰决定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各种“吴川元素”。决定画的第一幅《花桥》的画作,陈志杰就遇到了难题,要画的吴川印象多是现代元素,如摩托车和现代建筑、人物衣服,用国画表达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变成四不像,更谈不上有任何韵味可言了。
经过一番琢磨,陈志杰最终选择了使用无骨法的绘画方法,先用颜色勾出动态,在用毛笔画出细线条。由于传统国画颜色比较素,陈志杰又结合自己水彩画的技术,添加了淡彩的元素,画面一下子变得清新时尚起来。为了画好国画“花桥”,陈志杰易稿七八次,从构思到完稿共用了一周多。
晒出第一幅国画吴川《花桥》,身边的朋友纷纷点赞,陈志杰也开始了国画吴川的艰苦创作,一年多的时间里,陈志杰共画了约300幅国画吴川,最终保留了60多幅。
从小痴迷国画山水
从小在覃巴镇长大,陈志杰的家乡有着美丽的海岸线,但他却有着一个国画山水的梦。“虽然对大海有着很深的感情,但从小就渴望到那些国画中的奇山异水中畅游一番。”陈志杰说,每次看电视剧里或画作里的山水奇景,就看得痴迷,每次坐在沙滩边,望着大海的另一端,拿起小木棍,总要幻想海那边的高山,并在沙滩上勾画出来。
小时候,爷爷就教他练毛笔书法,上初中后,第一次到书店看到国画大师傅抱石的画集,马上被画作中的意境所吸引。陈志杰掏出所有的积蓄买下了该画作。回家后,陈志杰在没有人教导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翻阅名家画作,自己开始绘画。
谈到自己的国画吴川系列走红网络,陈志杰表示:“大学专业学的是展示设计,尽管高中时受过专业的美术指导,但国画的手法基本都是自学,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
“因为没有人指点国画的技法,身边没有画国画的朋友,也没有见过高山流水,所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琢磨。”陈志杰说,最开始的学习多是长时间的冥想,在冥想中感受和畅游名山大川,并自己画出来。高中后,陈志杰选修了美术专业,但老师教导的也多是素描等应试教学。“美术都是共通的,除了学习老师教导的现代美术外,我还是会通过购买各种书籍自学国画,从未放弃过。”陈志杰说,尽管高考考的不是国画,大学读的也不是相关专业,但对国画山水的梦,从未放弃。
盼用国画传播吴川印象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与之相对的是,部分民俗、艺术、特色元素,因保护不到位,正在逐渐消失。“作为一名90后,我既荣幸地在童年见证了吴川很多民俗繁荣的时代,也为这些面临危机的民俗、艺术、特色元素感到惋惜。”陈志杰说,用国画绘家乡,不仅是为了记录城市变化之美,更是希望记录下吴川的各种民俗、艺术、特色元素,对外传播吴川文化的新形象。
“很多人都认为国画是老人家学的东西,中国画也只能停留在画画山水和花鸟上,这些其实都是误解。”陈志杰表示,无论是吴川民俗艺术,还是国画,都是民族的精髓,都应该被继承和传播。目前,正计划走访一些吴川五六十年代的老人,通过吴川旧照片及父辈人口述的吴川印象,用国画进行重新创作,让更多人关注吴川的民俗艺术和特色元素。
尽管“国画吴川”系列作品在网络上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好评,但陈志杰还是谦虚地表示,自己的画作数量和精品都不够多,记录和创作才刚刚开始。希望能有机会结识更多记录城市变化的朋友,期待更多艺术朋友加入到记录创作吴川印象文化中来。有机会组织一次画展或者用这些画作制作成明信片发行。未来,将会继续坚持传承和传播吴川民俗艺术和国画文化。
新闻推荐
“小手牵大手”登革热防控宣传主题活动现场。本报记者林宇云通讯员陈晨陈旺挺炎炎酷暑,又到了蚊虫孳生的季节。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