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 湛江迎来了叠加的发展机遇 岭南师范学院作为一所立足湛江的省属本科院校 为了更好地对接、服务湛江新时代的发展 以新担当、新使命提出了新要求:了解湛江 学习湛

湛江日报 2019-05-26 08:39

任何一所高校都有它生长生根的土壤和环境,都应作为其所在区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主动融入地方建设,服务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高校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岭南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悠久,长期植根湛江,依托湛江,回馈湛江,与湛江同呼吸、共命运,不忘初心办教育、办大学,积极主动服务湛江发展。当前,湛江迎来了振兴发展的叠加机遇。作为一所省市共建高校,岭南师院提出了要更深入、更好地“了解湛江,学习湛江,研究湛江,服务湛江”,以新理念、新使命、新担当、新作为,努力成为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积极参与者和助力者。

了解湛江

丈量红土地的深厚广袤

了解湛江,是学习湛江、研究湛江、服务湛江的前提。要了解湛江,就要了解湛江的历史、市情、民情,更要了解学校发展与地方教育文化发展的深厚渊源。

岭南师院肇起于雷州半岛,是雷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办学源头可追溯到创建于1636年的雷阳书院,是明清时期雷州半岛最大的官办学府。校史先贤陈瑸、陈昌齐、陈乔森被称为“雷州三陈”饮誉南粤。谭平山、黄学增等校史人物,为雷州半岛的教育事业、革命事业做出了不朽的功勋。

湛江特有的红土文化风情和蓝色滨海风光,滋养着岭南师院。学校扎根于湛江,兴起于湛江,经过了旧式学堂到新式学校的改制,实现从中师、师专到师院的发展跃升,目前是全省师范教育规模最大的高等院校之一,为湛江、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习湛江

汲取不竭的精神源泉

学习湛江,是研究湛江、服务湛江的基础。要学习湛江,就要学习湛江艰苦奋斗的精神、奋起直追的勇气、勇于担当的胸怀,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雷州半岛的先祖陈文玉在雷州半岛“立我边疆,宁找黎庶”,开教化之风,是一位德政昭彰的地方官,成为“雷神”的化身。千百年来,“雷神”的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融进了湛江人民的精神血脉。

新中国成立之初,湛江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迈气概筑鹤地水库、修雷州青年运河,在雷州半岛通水网兴灌溉,创造了中国当代水利工程建设的人间奇迹。

湛江港是新中国第一个自己设计施工的现代化深水商港,在当时施工条件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湛江人民开启了我国港口事业发展的新纪元。今天的湛江港,早已实现亿吨大港的梦想,目前,吞吐量稳居北部湾地区首位,成为亮眼的“湛江名片”。

湛江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广东省加快部署推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宝钢湛江基地、中科炼化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相继落户湛江,湛江吹响奋勇直追的号角。特别是近年来,湛江瞄准新发展定位,高起点谋划推进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湛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筚路蓝缕、开拓进取的奋斗史。岭南师院与湛江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通过学习湛江,把湛江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良好精神品格,内化为全体岭师人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际行动,为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湛江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研究湛江

找准学校发展的服务定位

研究湛江,是服务湛江的关键所在。研究湛江,就要认清湛江的发展形势、把准湛江的发展定位、对湛江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找准学校的发展方略,着力为湛江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湛江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港)的交汇点,是粤桂琼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枢纽,在全国、全省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正日益受到国家和省的高度重视和更大支持。

湛江市委市政府以强烈的抢抓机遇意识,从服务全国、全省战略布局的高度,围绕发展定位,精心谋划,倾力推动湛江新时代振兴发展。

当前,湛江正大力推进宝钢湛江基地、中科炼化、晨鸣浆纸、中船重工、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等大型工业项目建设,加快临港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的集聚基地,构建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推动环北部湾和粤西地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海南岛,联动北部湾,擦亮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名片。

岭南师院立足“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两性两型”办学定位,认真做好研究湛江这篇文章。一方面通过研究湛江,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为湛江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湛江,对接湛江发展的战略部署,制订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努力把学校建成广东优质教师教育的重镇、粤西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科技研发中心、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粤西公共政策研究和咨询智库、区域教育国际化和开放办学高地,促进校地共融、协同发展。

服务湛江

彰显地方高校的时代担当

城市兴,大学兴;大学兴,城市兴。岭南师院的发展与湛江休戚与共,服务湛江发展责无旁贷。作为地方高校,要紧扣湛江高质量发展主题,助力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助推湛江教育现代化。

学校扎根湛江办学,已为社会培养了20多万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教师教育成效显著,对湛江基础教育起着重要支撑作用,毕业生在湛江市教师队伍中占比达到三成以上,粤西地区中小学校校长超过三分之一来自岭南师院毕业生。学校每年承担湛江各类教师培训上万人次。

近年来,岭南师院抓住粤东西北高校振兴计划和“冲补强”提升计划、省市共建、转型发展等利好政策,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创强提质、内涵发展,建设人才高地,优化学科平台,设立“珠江学者”岗位和博士工作站,成立东岛清洁能源材料产业学院、水产国际商务学院、智慧教育产业学院等多个行业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建成了首个亚洲潜水学院。积极搭建平台吸引大批国内外的高层次人才来校来湛,切实面向湛江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发挥人才集聚、学科交叉、国际合作等多方优势。

学校仅在2018年,就引进教授20多人、博士130多名,引进博士数是前七年的总和。一大批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齐聚燕岭、共绘蓝图、共谋发展。2018年体现高质量科研成果的自然指数排名,岭南师院位列全国高校第130位、省内高校第7位。在2018年全省高校“创新强校工程”考核中,总分荣膺全省高校榜首。

为更好服务湛江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学校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拟在湛江教育基地征地建设新校区。学校提出了“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的发展思路,推进“新师范”“新工科”建设。学校坚持主业强师范,对标湛江打造“北部湾科教中心”“粤西教育高地”的要求,紧抓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契机,大力推进“新师范”建设,全力助推湛江基础教育均衡化、优质化、信息化发展。学校对接产业厚理工,植根地方兴商科,深化与湛江本地行业企业的合作,探索构建“U-G-E”模式,形成高校、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人才机制。

岭南师院今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上,明确了“申硕、升大、建博”新“三步走”的奋斗目标,着力推进师范创新、教学提质、地方扎根、应用转型的高质量发展“四大战略”,深入实施强师、质量提升、体制机制改革、资源配置优化、民心凝聚、党的建设等“六大工程”,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新征程,必将为服务湛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作者系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新闻推荐

湛江市“爱心与你同行”六一慰问福利院活动 爱心与你同行让爱永远传递

本报讯(通讯员吴敏慧)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近日,湛江市直关工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同市机关事务局金秋艺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