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天文奥赛一等奖得主、天文科普志愿者黄乾铭 观月追星探苍穹 此生无悔爱天文

湛江晚报 2019-04-17 10:55

身上挂着双筒望远镜的黄乾铭。文/记者卓朝兴

图/受访者提供

北京时间4月10日晚,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作为一名狂热的天文爱好者,继2016年2月11日收看"发现引力波"新闻发布会直播之后,我今年4月10日晚又通过互联网直播全程收看了首张黑洞照片新闻发布会。心情特别激动,更深切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人类的伟大!”4月15日,记者在赤坎对广东省天文奥赛一等奖、第九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摄影作品征集比赛二等奖、华南地区大学生天文竞赛优胜奖得主——积极致力于湛江天文科普志愿活动的21岁大学生黄乾铭进行了专访。

从小爱天文屡夺国家省级竞赛奖项

“我老家在江门,1998年出生于珠海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电工,母亲是服装公司的一名出纳。”

黄乾铭从中学开始接触天文,“高中加入了珠海市三中天文社,那一年刚开学一个月时,刚好有一场月全食,从此,我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8年,黄乾铭来到湛江,就读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专业,课余时间继续自己的天文爱好,“在大一入学之初,我就定下了目标——要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想在大学完成几篇论文,这就要求我必须主动去汲取非常多的、课堂上学不到的专业知识,我的梦想是考取天文学博士,光电、计算机、专业英文等我也必须涉猎到。”

天赋加勤奋,黄乾铭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包括广东省天文奥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第九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摄影作品征集比赛二等奖、华南地区大学生天文竞赛优胜奖等。

积极参加天文科普和推广志愿活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理论知识,也要积极"走出去",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黄乾铭经常参加岭师地理协会和广东海洋大学天文协会等联合组织的活动,“去年暑假,我参加了由山东大学在威海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有来自全国各地26个天文社团、地区天文联合会及个人代表参加。当时坐着硬座火车来回,加上转车折腾单程都需要24小时左右。毕竟路费都是自己做兼职打工挣的钱,还是要省着点。在威海,我不仅开会交流,还借机观测了一次日偏食。”

黄乾铭说,湛江民间的天文爱好者很多,湛江不少高校、中学都有学生天文社团,有的学校甚至有自己的天文观测台。“来到这片热土,我积极致力于湛江天文科普和推广志愿活动。现在主要是到湛江一中义务辅导那里的中学生参加天文竞赛。今年,湛江一中有个学生进入了天文竞赛国赛决赛,我把他推荐给了我以前参加天文国赛的那支队伍,以更好地备战。”黄乾铭说。最近,黑洞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黄乾铭还趁热打铁编写了一个关于黑洞的科普课件,准备给中学生上天文兴趣课时讲的。

黄乾铭还是“天文常识”微信公众号的编辑和共同管理者,他的伙伴们来自广东、北京、山西、江苏、山东等不同地方,都是凭着兴趣爱好免费做义工,致力于在普通民众中推广天文知识。“我自己也写过关于月面观测等科普文章。”黄乾铭说。

喜欢仰望星空此生无悔爱天文

黄乾铭买了一台70mm(毫米)口径的天文望远镜,后来增添的观测设备除了太阳滤光膜,还有三个双筒望远镜,“这三个双筒望远镜,一个是师兄送的,一个是参加天文游戏节目得到的,第三个是去年参加全国天文摄影比赛的奖品。双筒望远镜可以观测很多天象,部分星云也可以看到。”

黄乾铭如数家珍地介绍起自己的“宝贝”,“这本《天文学物理新视野》,是出版社翻译过来的专业教材。那两本是纯英文教材,分别是《宇宙学的物理基础》《基础天文》,都还没有中译版,我都是自己边翻译边看。”至于大科学家霍金的《时间简史》、玛西亚·芭楚莎的《黑洞简史》等科普名作,他更是看了好几遍,“看课外书时,黑洞多变而鲜明的特性就已挑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当4月10日目睹发布会上黑洞照片出来的那一刻,黄乾铭很激动,“虽然只是一张看起来很简单甚至模糊的照片,但其中的意义非常重大。我彻夜难眠,兴奋地在朋友圈写下——"此生无悔爱天文"。”

黄乾铭认为,自己赶上了好时候。随着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中国越来越重视太空探索和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在国内民间也不断掀起天文热潮,“近年来,以太空探索为主题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火星救援》《流浪地球》等大受欢迎,揭示宇宙奥秘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等也拥有众多粉丝。更多国人尤其是青少年受到浓郁氛围的熏陶,越来越喜欢仰望星空,关注和迷上天文学。”

正申请天文科普的省级创新实践计划

与人们印象中刻板严肃的“理工男”不同,黄乾铭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喜欢弹吉他,爱看《科幻世界》等课外书,还给杂志投过稿,“通过参加活动、比赛以及互联网交流,我认识了许多厉害的天文爱好者,其中有部分是读天文系专业,或者考研准备考天文系的人。我的师兄——2007年岭师物理学专业毕业的王海仁,后来读了博士,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等,他就是我的好榜样!”

黄乾铭将来也想考专业天文台的研究生,主要想从事实测天体物理、星际介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他正和海大天文协会一起组队,参加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的2019年全国天文创新作品竞赛(CAIC),“我们做的课题是对空间射电望远镜的相关研讨,准备5月份提交作品,如果进了决赛,今年暑假还要去广州现场答辩。”

另外,黄乾铭现在还在申请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题目是《湛江地区中小学生天文科普开展的研究与实践》,“我会和伙伴们并肩作战,为在本地中小学普及、推广天文知识而继续努力。虽然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将来不会走上专业的研究天文之路,但经过熏陶,可以开拓这些少年儿童的眼界,助力他们提升综合素质。”

黄乾铭希望,有关部门能借助天文热的好机会,把民间爱好者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成立湛江市天文协会,组成一个更好沟通、交流和活跃开展活动的“大家庭”。

新闻推荐

“蓝天卫士”的人生故事

83岁的空军老战士田欣民。本报记者刘冀城摄本报记者潘洁婷在部队,他驾驶了近30年的战机,一生驾驶过7种机型,见证了新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