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无处话沧桑

阳江日报 2019-01-26 02:37

《广东阳江方言研究》。沙佩瑜 摄

黄绮仙近照。蔡德仙 摄

一个地方的语言意味着什么呢?当黄绮仙把父亲的遗著《广东阳江方言研究》整理成书后,在书的首页留言:不忘乡音,留住乡愁。这应该仅仅是方言其中的一个作用,但对旅居在外的游子尤其重要。

黄绮仙是已故广东阳江人、中国语言学家黄伯荣教授的三女儿。黄教授曾主编《现代汉语》、《汉语方言语法类编》、《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手册》。关于父亲与家乡方言,黄绮仙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父亲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要求我们在家要讲家乡话,他怕我们忘记了家乡话,忘记了家乡。”由此可见,黄教授对家乡方言的重视,也可见一个学者对家乡的深情。可是,当黄教授2013年病逝时,他毕生热爱、研究的家乡(阳江)方言却未编辑成书。黄绮仙在父亲的遗物中发现手稿时,瞬间就泪流满面。父亲几十年来抓住一切机会调查、编写家乡方言的情景也马上浮现在眼前,让她决心要把父亲的遗稿整理成书。在一些仁人志士、学者和地方政府的帮助下,黄绮仙不畏艰难,历经四载,终于在2018年金秋将《广东阳江方言研究》整理出版。现在,让我们走近黄绮仙,倾听她的故事……

文/蔡德仙

在父亲身边求学的幸福日子

黄绮仙,1947年出生于阳江。五岁的时候,她随母亲来到黄伯荣教授身边生活。当时,黄伯荣教授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后来,黄教授调到北京大学,黄绮仙又跟随父亲来到了北京,并于1954年就读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接受启蒙教育。这让黄绮仙对注音字母和汉语拼音两套音标都掌握得很好,为她以后整理父亲阳江方言手稿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可是,仅在北京三年半,黄教授就服从组织的安排,调到兰州大学,支援西部建设。那时的兰州大学不管生活条件,还是工作研究条件都和北京大学无法相比。有许多教师,就是因为忍受不了兰州大学的艰苦条件,教不了一年半载,就申请调离的。当黄绮仙一家来到兰州大学时,教师家属房都还没建好,他们只得暂时住在两间小教室里。这里,既没有供暖设施,也没有厨房和洗手间。但并没有影响一家人的工作和生活,黄教授继续自己的语言研究工作,黄绮仙也继续自己的读书生活。这样,黄教授在这里整整工作了三十年。黄绮仙也在父亲身边幸福地生活了十几年。

精神粮食丰富的下乡生活

1966年,黄绮仙高中毕业。但是,因为恰逢文化大革命,高考中断了。黄绮仙就响应国家号召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员,到甘肃会宁锻炼学习。

会宁虽然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方。可是,在六十年代,这里却非常贫穷。不但没有米饭和绿叶蔬菜吃,甚至本地适宜生长的小麦、高粱、马铃薯都不够吃。春天到来,还要到田野挖蒲公英之类的野菜充饥。

这里冬天的气温,一般在零下十多度,贫苦的村民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盖的是薄薄的破被子。但村民对下乡的小青年挺优待,特意把她们的炕烘得暖洋洋的。

生活是如此艰苦,可是年轻的黄绮仙非常乐观,精神生活很丰富。她说这是父亲的乐观和实干精神感染了她。黄教授能从北京大学那么好的地方,来到兰州大学埋头苦干,的确是最好的言传身教。工作上,黄绮仙喜欢挑最苦最累的活儿干。她简直是一个女汉子,不但学会了犁地和打水窖,还利用空余时间和其他下乡青年编小品、小戏表演给村民看。黄教授曾自制一把秦琴送给她,她也带到这里来,一有机会就弹琴唱歌给大家听。这不但娱乐了自己,也丰富了当地人的精神生活,大家都很喜欢看他们的演出。

可是一年多之后,兰州大学要遣返没有工作的母亲回家乡。为了让母亲在家乡有个安身立命之所,也为了让母亲回家有个儿女照顾,孝顺的黄绮仙就听从父亲的安排从会宁回阳江老家找个贫下中农青年结婚。自此,黄绮仙就开始了她的农妇生活。

从农妇到市一幼园长的历程

黄绮仙是70年初回到阳江的,不久,就在一位世伯的安排下选择吉日良辰嫁给了阳东四平乡的陈姓青年。新婚三天,黄绮仙就下地干活了。结婚刚一个多月,四平乡遭遇当地六十年未有的特大洪灾,堤围被冲垮,黄绮仙所在陈屋寨新村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坍,原本贫穷的家更穷了。黄绮仙没有被困难吓倒,水退后马上回到村里参加救灾生产,干起活来和当地的农妇没有两样。锄草,挑粪,种番薯,打秧,插秧,割稻,看晒场……她一样一样认真地跟社员学习,从不落后。

四平乡(当时叫大队)书记非常重视黄绮仙的才华,聘请她做四平小学的民办教师。那时师资缺乏,黄绮仙教过多种课程,包括音乐、体育,甚至同时上两个年级的混合班,但主要是教一年级语文。因为,当时学校的老师都没自信教好汉语拼音。在小学任教的这十年,黄绮仙一直没有放弃她喜爱的英语。即使工作很忙,她已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每晚,她从学校放学回到家里,马上担起尿桶,到自家菜园浇菜。入夜了,哄孩子睡觉,改作业。当干完所有的活儿,村里人和儿女都睡熟后,她就打开录音机听半个小时的英语。有时候,黄绮仙的丈夫老陈也会一边织竹帽,一边陪着她学习。

1980年,北惯中学缺少初三英语教师,公社教办把黄绮仙抽调到北惯中学任教。同年,她参加民办教师转公办的考试,成为了一名公办教师。1982年,黄绮仙调出阳江二中任英语教师。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1983年,黄绮仙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湛江教育学院继续深造。1985年毕业后,就自愿申请到新开办的阳江三中任教。1990年初,工作出色的黄绮仙被市教育局选调到阳江市第一幼儿园任园长一职。

对于这件事,黄绮仙虽然有些许遗憾,但她不纠结于得失,而是选择努力工作。这是黄绮仙当时实实在在的想法。她在市一幼做领头羊的13年,幼儿园不断升级,建成了美丽优雅的园舍,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思想与行为,成为省一级幼儿园。在她的带领下,老师们空前团结,目标一致,勤劳工作,安教乐教。黄绮仙还担起了帮助新园、民办园培训教师的重任,前来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这一切的努力,让九十年代的市一幼成为全阳江幼儿园当之无愧的示范园。

呕心沥血整理《广东阳江方言研究》

2003年初,黄绮仙退休了。可是,她却“退而不休”。因为,她又有了一份“新”的工作。黄伯荣教授退休后,就回家乡定居。十几年来,黄绮仙充当父亲“保姆兼秘书”一职。在这过程中,她协助父亲做《现代汉语》教材的修订与编写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习了不少知识,加上以前的学习基础,都对她后来整理父亲的遗作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整理工作依然是困难重重。因为,黄伯荣教授生前研究了六十年的阳江方言,留下的是一大沓发黄的手抄稿和参差不齐的刻印稿。

当看见黄绮仙搬出黄教授留下的方言手稿时,笔者百感交集,就向她提了一个问题:“请问您看见这些发黄的纸片时,有什么感受?”黄绮仙不假思索地说:“有一种沧桑感。”可是,看着不停地轻轻翻阅手稿的黄绮仙,笔者却感慨:这是一个语言学家毕生的心血,虽是纸片,却重如磐石,书未出版之时,黄绮仙一定是老骥伏枥,无处话沧桑啊!

是的,当时黄绮仙所想皆是如何完成父亲的遗愿,把他的遗作精益求精地整理出版。因为她认为把手稿放在家里作用不大,也不可能永久保存,只有整理出来,出版成书,才能发挥书稿的真正价值,也才不枉费父亲六十年的心血。

黄绮仙首先想做的是把稿子复印出来。可是有些手抄稿因为放置时间太长已经发黄变脆,一不小心弄坏了怎么办。没人肯做这件事,即使给多倍工钱也不肯。因为那么多稿纸,一张一张复印很麻烦。最后,还是黄绮仙说自己帮忙一张一张拿给他们复印,才有人肯承接。一些比较好些的手稿,就由晚辈拿去帮忙复印了。

原稿复印出来了,可是有些很模糊。黄绮仙没有责怪人家,因为有些手稿不管是手抄的,还是刻印的,的确比较模糊,她只能拿出原稿一一对照誊写清楚。这样,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复印稿总算完成。可是请谁把含有大量国际音标和生僻字的稿子录入电脑呢?这又是一个问题,而且遭遇比复印手稿更甚。

当她举步维艰之时,2016年初,黄绮仙有幸认识了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的容慧华副教授。她非常乐意协助黄绮仙整理书稿,答应把书稿录入电脑,变成电子版。这无疑增加了黄绮仙整理书稿的信心。但是,整理书稿的艰难程度还是大大超出了黄绮仙的意料。首先,要细细翻阅每一沓手稿,进行分类;其次,对一些内容重复,但并没有标明写作时间的稿件要反复翻阅、对比、理解、探究作者的意图,然后做出抉择。因此,在整理的过程中,黄绮仙经常累得头晕眼花、泪眼朦胧。幸亏,这时候,很多仁人志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终于,经过两次复印手稿和七次电子版,共九次稿件的反复整理、校对,书稿终于可以交给出版社了。但是,在版式的处理上,又遇波折。后经协商,五次审稿,最后《广东阳江方言研究》才顺利出版。这意味着我们阳江话有了一本工具书,即使不会讲阳江话的人,也可通过这本书学习阳江话。

父亲遗作的出版,让黄绮仙觉得无比轻松,她的人生也翻开新的一页。现在,黄绮仙报读了老年人国画班学习国画,从容过自己的退休生活。但不知为何,笔者对这个刚迈进古稀之年的老大姐却有着更多美好的期待。衷心祝愿黄绮仙理想花开后,即使拾掇沧桑也满是欢声笑语。

新闻推荐

落实责任加强监管 打好平安春运保卫战 市安委办发出春运期间道路交通事故的预警通知

本报讯(记者陈立华通讯员周羽庞文婉)记者日前从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安委办”)获悉,2019年春运将从1月21...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