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带无形情缘深

湛江晚报 2018-12-26 10:00

□唐少连

我与《湛江日报》《湛江晚报》的情缘,已有20个年头。这份缘起于读书时的学习,续于如今工作的需要。等报、读报、剪报、用报,已成为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恰如一条多情的纽带,将我与两报紧密相连。

报纸是我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最初与报纸结缘,纯粹是为了应付作业。作文不会写,没有素材,在网络不发达,家无藏书的处境下,报纸是不可多得的素材库,报纸上刊登的随笔散文,言之有物,情真意切。我从报纸中读到很多新鲜的第一手材料,并把它们运用在作文中。我模仿作者的谋篇布局,学习遣词用句。从初中直至大学,报纸陪伴我走过读书生涯的每一天。在这两份报纸的陪伴下,我的生活充实,日记周记信手拈来,偶尔还有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颂读。

读报知天下,报纸是我知晓外界的纽带。在互联网时代,手机一点,电脑一开,各地新闻铺天盖地而来。但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还是喜欢翻阅报纸,闻着淡淡的墨香味,品读那一则则报道,一篇篇文章。读到心仪之作,还会划框框,写批注,打问号,反复咀嚼,来回品味。

读着这两份报纸,喜见湛江的新变化、新发展,窥视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知道了四角天空外的事,增长了见识。《“云阅读体验馆”将亮相湛江书展》(2017年9月13日湛江日报),从报纸上获悉这一消息,也去凑了一回热闹,在书香节上感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体验。《赴藏支教奔向诗和远方》(2018年5月15日湛江晚报),跟着报纸,分享雪域高原上岭师学子与孩子们的故事,为师弟师妹的博爱、成长高兴着……

以文会友,报纸成了我结交朋友的媒介。读报纸次数多了,总能记住熟悉的名字,并能大概总结出作者的写作风格。有时仅仅看个题目,就能猜出作者是谁。通过文章,我认识了很多文友。神奇的是,有了报纸这个媒介,由读文见字,到见面聊天,似乎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苏轼何以成为苏东坡》《马援的一封家书》……在日报“春生说典”这个栏目,作者张春生引经据典,用今人的口吻,以讲故事的方式,说寇准、苏轼、苏辙、秦观、李纲等“雷州十贤”的故事。在读文中仰慕作者,一直期盼有朝一日能当面向作者请教。偶然一次,终于见到张老师。因为有了文章的铺垫,聊起来毫无陌生感。深聊后更得知,张老师是我的同门师兄。在以后的日子里,张老师成了我的活字典、移动图书馆。

《北桥河边的小巷》《趟栊门前飘香的小吃》《水井头早餐和骑楼群商铺》……这些文章,让我读得如痴如醉。我一直在想,作者支贤该是一个怎样热爱生活、向往美好的女子,才能写出如此细腻、温暖、动人心弦、给人力量的文字。及至见到其人,竟倍感亲切。文如其人,支贤果然是一位知性美女。

报纸读得多了,心里也开始期待着哪一天,我的文章能变成铅字出现在报纸上。幸得编辑的鼓励与帮助,2015年9月,《湛江日报》刊登了我的处女作《集赞风波》。多年愿望终成真,我久久不敢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开始接连有一些小文得以在日报、晚报上发表。

文章见报,有点得意忘形,经常在朋友圈、QQ空间做二次传播。远在他乡的朋友无法看到纸质报刊,就经常通过我的二次传播阅读数字报。一次我与广西同学聊天,她竟如竹筒倒豆子般细数了湛江近期的大事小情,以及我近段时间见报的文章。我大吃一惊,她得意地说:“想不到吧,这都是我通过你发的数字报链接了解到的,我还把你的文章与学生分享了呢。”

与《湛江日报》《湛江晚报》,缘深情深。这份缘,还将继续。编辑的鼓励,亲朋好友的支持,是鼓励,也是鞭策,时刻提醒着我,时光易逝,要自我扬鞭,奋蹄前行。

新闻推荐

雷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研讨会召开 推进规划建设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通讯员潘雁冰)12月14日,湛江市唯一的省级文化实验区——雷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研讨会在雷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