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冼太及其后代与电白沉香的历史渊源

茂名日报 2018-12-18 03:59

吴望星

一、“电白”之名与电白沉香的历史渊源

茂名市电白区作为郡县是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县”。电白简称电,因“其地多雷电而得名”(《电白县志》载)。而这个“白”字,是否也与当地自古以来就衍生有一种野生常绿乔木即俗名叫“白木”有关呢?因其地早在南北朝时,电白一带的野生白木香已是“满山遍野、相连百里”(《太平广记·草木》载)。

这不但说明电白早就生有野生白木香树,也说明这种白木香树遍布之广了!

故电白之名,皆因有雷电又有“白木”相关联。且同时也证明,当地是先有白木香,才有电白之名。电白与白木香,两者皆是密不可分的(《电白史话》: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刘小涛编著)。

而为何这种野生常绿乔木叫“白木”?皆因用刀削去其树皮之后,其树心皆一身“白”的缘故。且这“白木”若没有经风雨雷电和虫咬腐蚀等大自然魔力的洗礼,即使长成参天巨树,依然是一棵高大的白木。如经大自然的魔力洗礼或人为的破坏之后,这白木经年长月久就会结出一种能发出香气的树脂,人们将这种香采撷回来,从此又将其称之为“白木香”了。因有些“白木香”丢进水里会下沉,有些则不全会下沉,故人们又把这种会沉于水或不沉于水的含油脂材质称作“沉香”(《众香国里话沉香》:人民卫生出版社汪科元、王守东编著)

从此,电白与沉香,就有了密不可分的渊源。且沉香自古以来不但成了一种上等的中药材,也是一种上好的香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被众多文人雅士所钟爱(《中药瑰宝沉香》:南方日报出版社汪科元著)。

二、冼太夫人的战地香囊与电白沉香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电白人识沉香、采沉香、用沉香应该从南北朝时期算起(《太平广记·草木》)。

南朝梁普通三年,即公元52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高凉郡山兜丁村(今电白电城山兜丁村)诞生了一位巾帼英雄,小名冼百合,是当地俚族首领之女,自小能文能武,是女中豪杰。“高凉冼氏,世为蛮酋,部落十余万家,有女,多筹略,善用兵,诸洞皆服其信义,融聘以为宝女。”(《资治通鉴》)。

冼夫人“身长七尺,兼三人之力,甚能征战。”(《广东新语》),为统一南蛮各族,冼百合自嫁与高凉太守冯宝为妻后,一边辅佐夫君治理政务,一边亲自领兵披挂上阵,在岭南特别是海南岛一带都留下了巾帼英雄冼夫人征战的足迹,为祖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历经梁、陈、隋三个朝代,冼夫人先后被朝廷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还谥为诚敬夫人。而民间又尊称为“冼太”“冼太夫人”“岭南圣母”。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称颂冼太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为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在长年征战过程中,先后发明了以米粉为主要原料的战地干粮——“炒米饼”和以沉香为主要原料的战地香囊——“护身符”,并成为她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当时,冼太夫人为了行军、养军和征战的需要,她需要解决军队行军打仗及吃喝撒拉等诸多问题。因此,她在战斗实践过程中首先发明了一种解决士兵吃饭的战地干粮——“炒米饼”(就是用米粉、绿豆加肉馅制成的饼,也就是后来以其名字命名的“冼夫人饼”)。(《电白风物》)

解决了吃的问题后,又如何解决野外瘴气伤人和医治士兵战伤这一突出问题呢?冼夫人通过军医的了解和自己多年实践,掌握了利用沉香粉末可以去瘴避邪和治疗跌打刀伤的特殊药效。因此,她又及时发动军需后勤选用了一些疗伤草药和珍贵的沉香经打磨成粉末,制成了一只可人人随身携带的护身宝贝——战地香囊。有了这个“香囊”,全军将士也就有了一个“护身符”。据说该“香囊”对去瘴避邪和医治战伤等方面都有特殊的疗效。

因此,冼太夫人的军队自从拥有了以沉香为主的香囊宝物,让其士兵们随身一只“战地香囊”行军打仗,大大减少了非战斗性减员,从而确保了每次征战的胜利,为冼夫人南方的统一征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冼太夫人用沉香为主药制作成“战地香囊”进行防病、治病和医治战伤,成为电白最早使用沉香的历史记录!(《电白风物》)

三、冼夫人与电白沉香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

冼太夫人是中国踏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者,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和贸易交流的鼻祖。而且,电白、海南及东南亚一带的沉香交易也从那时开始的。(《中国沉香之乡——电白》)

冼太夫人作为岭南地区领袖,她毕生致力维持国家安定和民族融合,极大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还作为高凉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先驱,大力推动和保护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她的商船曾远渡斯里兰卡。南朝时俚人盛行舟楫,航运发达。“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隋书·列女传》卷八《谯国夫人》)

那个时代,冼太夫人就懂得向海而兴,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的征程,她从电白家乡出海渡船海南岛,收复、开发、管辖海南岛,借助粤西以及海南岛临海的地理条件,开始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在经济、文化和贸易上进行交流往来,形成了电白特有的沉香“香市”,管辖岭南沿海地区的繁荣稳定,使得过往商船能够正常停靠补养和航行通过,保障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和沉香贸易的正常开展。(《北史》《广东通志》)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刘彻在广东、福建沿海开通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当时的重要港口有福建的泉州、浙江的宁波、广东的广州以及徐闻。由于当时航海技术不高,商船多为木头结构的帆船,航海时要沿着近海海岸前行。南朝时,电白的水东、博贺等港口已与广州、雷州、海南等地通航。电白的博贺港是天然良港,船只途经博贺港时,多在那里停泊。博贺港成为当时丝绸之路重要的货物补给点和船舶维修站。(《电白县志》)

南朝以后,博贺港被建设成为大型港口,其博贺渔港则是我国古代最大渔港之一;附近的电白盐场则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盐场之一。当时,电白造船厂的造船技术也很先进,其制作的“高州船”是古代岭南三大船之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朝廷在博贺相邻的电白县城电城设立神电卫,管辖粤西一带的军事保安防务。神电卫,是当时高州、宁州(吴川)、双鱼(阳江)、信宜、阳春等5个守卫千户所的指挥中心,是明朝海防西路防线的重镇。成化四年(1468年),于神电卫署西侧建房充作县署,并疏浚护城河,该河周围长1164丈,阔3丈9尺,深1丈7尺。万历十八年(1590年),县尹陈玉策再修城垣,修南北城楼2座,窝铺22个,烽楼(钟鼓楼)1座,城周围1400丈。三十六年(1608年),县尹周元暐增筑月城一层,城门一所,防守更为严密。天启三年(1623年),县尹翟拱宸又再次重修,城濠加深1丈,加阔2丈,3个月完工。天启七年(1627年),电白神电卫城作为明代广东防御海盗、倭寇侵扰的24个海防要塞之一,续将烽楼作为治安防务报警点,至明崇祯二年(1629年),知县李祁又将烽楼改为文昌阁,题额为“云门”。因楼上安有一口铁钟和一只大鼓,后人便改称“钟鼓楼”。期间,在电白沿海的莲头、鸡笼山、博贺设立炮台,有艟艚编队,巡哨远洋,神电卫成为南中国的海防要塞。清朝设有八旗兵6110名,保障了海上航运与电白沉香香市贸易。神电卫至今仍保存着卫城十字街的基本格局,警楼——钟鼓楼、城墙和护城河以及古码头、卫城戍军后裔群体和特有的卫军语言——“旧时正话”。神电卫是迄今广东仅存的明代卫一级的海防建制遗址。(《电白县志》)

另据《明史·佛郎机传》和《明熹宗实录》记载,正德年间(1506—1521年),明朝廷决定将广东市舶司迁到较为平静的电白博贺,外国船只停泊在电白县海港。《澳门图说》亦记:“先是海舶皆直泊广州城下,至前明备楼,迁于高州府电白县。”万历《粤大记·广东沿海图》在沿海要区,全粤门户电白县城西南标“番货澳”“可寄泊”。

明末海禁既开,粤西境内的博贺港等逐渐成为我国南方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南洋(东南亚)、欧洲、美洲各国,货船相继东至,商人纷至沓来,也使电白贡香的香市日益鼎盛。博贺港一度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对外贸易口岸。(明《水寨条约》)

清初,电白莲头港“在电城北额南三十里”“水深港阔”。在莲头岭东南标“番船澳”,并注“可泊南风船三十只”。(《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记)

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也将博贺港规划为全国十大商港之一。(《建国方略》)

千百年来,博贺商船川流不息,日益繁荣。这里形成了冼夫人文化信俗、航海祈福信俗如放鸡保平安(如电白放鸡岛)、拜妈祖(如树仔登楼妈祖庙)等风俗为特色的底蕴深厚海洋文化,冼夫人信俗在古高凉地区和海南岛盛行,并影响到东南亚地区,冼夫人文化信俗为新的海上丝绸之路架起了无形的桥梁。

自古以来,博贺港就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一个始发港,从南朝算起,至少有1500年左右历史,可定位为“海上丝绸之路千年古港”,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冼夫人成为高凉地区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者,其商船远渡斯里兰卡,与周边三分之二的东南亚国家有着经济、文化和贸易交流,因此冼夫人信俗在古高凉地区和海南岛盛行,并影响到东南亚地区。电白沿海海盐制造业、造船业、海上渔业发展迅猛,“高州船”为岭南古代三大船之一,博贺海上运输与商贸繁荣。明清政府在博贺设置备倭官、在电城设立神电卫,并设置“番船澳”、开展“市舶贸易”,博贺港成为我国南方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而水东港的油地码头(今忠良沉香步行街一带),则成了电白沉香香市另一著名中转站。从此,电白沉香香飘四海并走向全世界。(《中国沉香之乡——电白》)

四、冼夫人之孙冯盎与大唐及电白贡香的历史渊源

冯盎是冼太夫人的孙子。在唐朝为官。电白沉香之所以被称作“宫廷御香”和“电白贡香”,都要记冼夫人之孙冯盎与唐皇李世民(626—649在位)一份功劳。

原来,唐太宗李世民统治下的大唐王朝,国力强盛,天下太平,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大唐盛世。其时,冼夫人之孙冯盎就是唐太宗手下的重臣,其在唐高祖李渊时曾被授上柱国、高州总管,封吴国公(后改越国公),唐太宗时又改称耿国公,在岭南地区属最高官职了。(《说唐》《旧唐书》《电白县志》)

大唐盛世时,女性以壮硕、高大为美,如武则天就是靠着“方额、广颐、凤颈”这样的胖妞三件套搞掂李世民、李治两父子的(《说唐》)。也就是说那时候的女子只要丰腴肤白、高大肥硕就是大美人了。凡女子有了这等“高颜值”,再加上一身香气,就能吸引天下美男了。

但如何才能取得浑身香气呢?那时是没有现代人用的香水的,身上要散发香气,就要找沉香了。而沉香,就是古代女子扮靓的最佳日用品,那时候最珍贵的送礼用品就是上等沉香了。

唐朝的都城在长安。皇后及皇宫贵妃最珍爱的贴身用品就是沉香。皇宫建有沐浴用的“沉香池”、憩息用的“沉香亭”。那时候的皇宫,上上下下都盛行使用沉香沐浴、护肤,已到了皇后、妃子、宫女没有用沉香沐浴护肤已无法生存的地步!但因为这珍贵的沉香仅仅主产于岭南,或靠东南亚一些小国进贡才有,市场上成了十分紧俏的奇货,既珍稀又贵重,所以要找到上等的好沉香确非易事!

不过,冯盎的家乡电白就是沉香的主产区。其建在霞洞冯家村的大宅附近一带,到处都是高大挺拔的沉香树,那些沉香树树龄大的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小的也有几十年,完全可以产出上等的贵重沉香!那时候,作为耿国公的冯盎对皇宫和皇妃的需要最为了解。所以,当皇帝宣召他进宫晋见时,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带上沉香这一贵重礼品。当下,耿国公冯盎在珍藏沉香的储藏室里,亲自挑选了一大批香气逼人的珍贵沉香,作为晋见礼物带到皇宫献给皇帝李世民。冯盎一行到了长安,安顿好一切后,他亲自带着那些满廷溢香的沉香来到皇帝的金銮殿晋献给皇帝。李世民一看,龙颜大悦,一边闻香一边把玩着眼前这些珍贵的沉香,十分高兴,大赞难得!

期间,君臣很自然地聊起了有关沉香的话题。

太宗问:“卿宅去沉香远近?”盎曰:“宅左右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惟朽者始香矣。”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太宗问沉香”典故的由来。(《太平广记·草木》、《广东通志·物产》)

当李世民了解到冯盎的家乡电白遍地是沉香、每年可生产出大批珍贵的沉香后,十分惊喜!李世民立马口授旨意,要将冯盎家乡产的沉香——电白沉香作为朝廷的御用品——贡香!这就是电白贡香的来由。从此,电白沉香自然而然就成了“朝廷贡香”(《中国沉香之乡——电白》)。

电白沉香成为朝廷贡香后,在唐朝一直是宫廷御用品。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他有了一位绝色贵妃杨玉环,她就是史上最著名的大美人杨贵妃。

杨贵妃到底美到何种程度?唐朝诗圣杜甫《哀江头》诗赞曰:“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诗仙”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槛杆。”“诗王”白居易在其长诗代表作《长恨歌》中则对杨贵妃的美形容到了极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就是集“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

那时,杨贵妃最珍爱的贴身用品就是宫廷御香——沉香。其中“电白贡香”当然就是她的首选。因为她在长安皇宫经常憩息的亭子就特别命名为贵妃“沉香亭”;她经常沐浴的地方就被命名为贵妃“华清池”;她宽衣解带洗浴的池子就叫贵妃“沉香池”。那时候,她经常同皇帝李隆基一同浸泡在香气四溢的沉香池里,出水后浑身就会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香味,久闻不厌,越闻越香,余味无穷,深得唐玄宗的喜欢。所以那时候,电白沉香与电白贡园的荔枝一样,因为杨贵妃的珍爱和喜欢,自然而然就成了皇宫的御用品了。从此,电白沉香、电白贡香就闻名于天下了!(《中国沉香之乡——电白》)

自唐代以后,电白沉香作为“贡香”用品也一直沿袭下来,以后各朝代以用电白“贡香”为傲,代代相传。明清时代,因水东开埠,人们开始在油地码头一带展开沉香交易,很快就形成了电白水东忠良街著名的“贡香香市”。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其贡香流通到广州、香港、上海、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国内外广大地区,并一直存续了数百年,电白香农和加工沉香产品的工匠也一代又一代薪火不断,并有了许许多多的沉香传承人。由于电白沉香有着这些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底蕴,大大促进了电白沉香文化的发展和沉香历史的进程。如果说海南沉香被称为“琼脂”,东莞沉香被称作“莞香”,那么,电白沉香就是正宗的“贡香”。因此,电白贡香在中国沉香界、香市界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到了现代,特别是近几年来,电白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广沉香种植和沉香产业的大发展,使电白沉香基地和沉香加工产业飞速发展,种植本地沉香和奇楠沉香已超过一万公顷,成为全国人工种植沉香和奇楠沉香面积最大的地区。2013年,电白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沉香之乡”。

新闻推荐

吴川杨赤里村乡贤杨松出资建的40栋别墅全部完工

吴川塘缀(谐音)镇杨赤里“别墅村”,因乡贤杨松出资向每户村民各赠送一幢别墅而广为人知。近日记者再度走访该村看到,村中多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