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数字代沟”》之二 “妈,给我手机,我要做作业了!” 家庭作业电子化日益常见,中小学生用手机做作业引发家长焦虑
文/记者林艳芳
实习生潘银宜梁将
图/美编郑莹
“从放暑假到现在,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在手机上做作业。”近日,市民麦女士抱怨说,由于孩子做作业的客户端在她的手机上,有时候她回家较晚,孩子也只能等着。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信息时代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时下用“紧盯屏幕”完成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对于这种新型作业方式,老师和家长们的观点不一:一些老师认为该做法很新奇,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一些家长则认为会对孩子视力和学习习惯造成影响,不利于孩子成长。
家长
喜忧参半
老师要求孩子用手机完成作业,看着孩子们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玩手机,家长们有些不淡定了。做作业就像在玩游戏,会不会使孩子上瘾?盯着电子屏幕一看就是半小时,会不会影响视力?手机做作业引发了家长的担忧。
“今年暑假,孩子领回来的暑假作业就只有一张纸,仔细一看,原来这张纸上要求家长下载作业APP,作业全部都留在了客户端上。”麦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的手机,“你看,光学校要求下载的作业客户端就有4个。”而且不光是她和丈夫的手机上有,甚至孩子姨妈的手机上也下载了。“孩子有一段时间去她姨妈家住,没办法,作业得做啊。”麦女士说,互联网教学确实与时俱进,但每次孩子做作业她都得在旁边盯着,“孩子不自觉,一个不注意她就拿着手机玩别的,手机做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会儿就干别的了,总要拖拖拉拉几个小时才肯下线,还美其名曰"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想到现在网上布置作业竟变成孩子要求每天上网的"硬道理"。”
钟女士的女儿念中英文学校,女儿所在班级的语文和英语老师会经常布置用手机来完成的作业。除了孩子背诵需要录音和录读书视频以外,英语科目还需要家长每天在英语趣配音这个软件上找小故事让孩子来完成录音,然后上传到孩子的班级微信群上,让老师点评。因为线上作业需要母女俩一起完成,钟女士和女儿的关系更加密切了。“我们一起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挑战,很有成就感,她也越来越信任我了。”钟女士为线上作业带来的额外收获而高兴。
梁女士的孩子读五年级,她认为老师要求孩子录音频视频把背书内容发到班级微信群上的做法表示支持。她认为这样做可以给孩子一点压力,促使孩子更好地完成任务。
老师
灵活运用手机网络教学
记者调查发现,湛江市大部分学校的APP作业以英语、数学为主,有些学校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布置APP作业频率不同,有些学校甚至每天都有。同时,大部分学校也表示,这并非强制性作业,鼓励学生去完成,但不要求每一名学生非做不可。
湛江第一中学陈老师不赞同把作业布置到手机上。她说,该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回校,而且该校老师一般都不采取用手机做作业这个方法。她认为,中学生用手机是弊大于利的。让学生在手机上完成作业的初衷是好的,但大多数学生的自制能力很差。高中的压力比较大,他们或许最初是为了学习而使用手机,但是到最后往往会走偏。即使是在周末,她都只要求学生完成纸质作业。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小学老师会从实际出发,决定是否运用手机和网络来辅助他们进行教学。于丽老师教小学三年级语文,她教学方法是把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即把线上检查和线下抽查结合起来。她说:“课文背诵属于软作业,该项作业不可能通过作业本的形式交上来,因此我每周让孩子录两到三次音频或者视频到班群上,监督他们的背诵完成度,也可以减少课堂时间的浪费。”于丽认为,用手机做作业的好处在于能在校外时间检查孩子软作业的完成情况,也因为要求发到班群上这个小小的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然,如果小孩子自制力不强,就需要家长监督。
现在有很多学英语的软件都很适合孩子们去用,线上做作业的资源比较多,不局限于课本的内容,知识面可以拓展得更广。在调查中,大多数小学老师认为,假如家长有时间监督、孩子本身也比较自觉的话,可以让孩子每天花半小时来用手机软件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对于基础本来就不太好且不自觉的同学,建议先以课本为主,回归课本,以学习课本知识为主,打好基础。
专家
纸质+APP作业相得益彰
针对该现象,从事教育多年的陈老师指出:“传统纸质作业,孩子要用笔去写,这样更容易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引发他们的思考,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学校还是应以纸质作业为主,APP作业可作为一种尝试。此外,亲子教育和交流互动也非常重要,家长不能因为有了课业APP就放手不管,而是要和孩子共同规划,确定好APP学习的时间和目标,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也有专家认为,这些课业APP承载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多元有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它们的内容较准确,比如英语发音很标准,可以避免错误教学;再次,它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不少家长。作为一种新的作业方式,APP做作业有它的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许以后还会有VR作业等,作业方式的改变是科技进步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我们应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这种变化,但同时也应重视传统的纸质作业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如何将APP作业与纸质作业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所处,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这需要老师们在布置作业时多花些心思。
医生
安全用眼很重要
众所周知,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会对孩子的视力产生影响,因此,解放军422医院眼科李医生建议,如果必须在手机上做作业,那么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眼,保持双眼与屏幕的正常距离,并尽量减少使用时间。医生建议,眼睛与书本、屏幕相距50-70厘米为宜,屏幕应略低于眼水平位置10-20厘米,呈15-20度的下视角。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由于手比成人短,眼睛到屏幕的距离更近,因此家长要督促孩子与屏幕保持正常距离,显示屏上字体不要太小,使用30分钟后就休息一下,做一些眼球运动,利于眼外肌放松。
新闻推荐
许乃超与夫人在广州湾留影。晨光小学创始人许乃超塑像。晨光小学校门。中共中央交通员李沛群文/图符铭坐落在赤坎民主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