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自贸区制度创新指数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排名全国第一
与上海自贸区相比,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面积较小,但创新包袱较少,改革力度和措施实施上更具优势。图为正在建设的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南方日报记者鲁力摄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7-2018)》(下称“蓝皮书”)和“2017—2018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以下称“制度创新指数”)日前由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正式发布。
在23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总体排名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首次超越上海自贸试验区,以84.98分位居榜首,并在“政府职能转变、法制环境”等分类指标上排名第一。
“广东自贸区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起主导或引导作用,希望下一步湾区里能出现一个自由贸易港群,其作为广东自贸区的升级版,推动整个大湾区建设。”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说。
无独有偶,最新一期深圳市政府公报发布的“关于促进深圳港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发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优势,优化监管模式,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建设深港组合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力争将深圳港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
●南方日报记者张玮
5项一级指标全部位居前三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的核心使命。此次发布是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下称“研究院”)连续第三年对中国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效进行综合评估。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制度创新指数突出了市场准入指标,增加产业升级与产业承接情况,选取了“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环境”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
“从2017年至2018年4月,研究院团队赴上海、天津、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实地考察调研,获取一手资料,并与全球顶尖数据库公司联合研发了《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创新情报数据库》,对23个自贸片区19万条主流媒体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构成此次指数评价测度的主要资料来源。”
研究院教授林江说,在制度创新总体排名中,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首次超越上海自贸区,以84.98总分位居榜首,且5项一级指标全部位于前三名。上海自贸区则以83.90总分排第二,南沙自贸片区以82.83分名列第三。
事实上,前海与上海在第一名的争夺上一直十分激烈,去年发布的该指数排名中,上海自贸区仅以0.002分的微弱领先优势排在首位。
“这次不是上海做得不好,而是前海做得更好。”林江说,相对于上海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的面积较小,创新包袱少,且位于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深圳,又与香港合作密切,使其在改革力度和措施实施上更具优势。但林江提醒,在“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投资便利化”排名中,上海自贸区仍是全国第一。
尽管自贸区的制度创新水平逐年提升,但蓝皮书指出,“两头热、中间冷”“大门开、小门不开”“鼓励改革、没有容错”依旧是当前自贸区面临的三大困惑。以金融改革为例,东、中、西自贸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自贸区之间的金融创新缺乏联动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也亟需加强。
在政府职能转变上,权力下放的力度仍需加强,赋权仍不合理,改革创新趋同化问题突出,事中事后监管仍以机构建设为主,并未真正建立起基于社会信用体系的社会共治化监管。
“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自贸区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任务,率先对标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与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突破对外开放局限。”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郭楚说。
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也认为,应聚焦若干个核心制度和基础性制度创新,注重系统集成,才能高质量推进自贸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
在此次发布中,粤港澳大湾区与广东自贸区的关系也成为重点话题。中山大学副校长、研究院院长李善民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即将发布,广东自贸区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未来湾区里能出现一个自由贸易港群,其作为自贸区的升级版,推动整个大湾区建设。
无独有偶,最新一期的深圳市政府公报发布了“关于促进深圳港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提出发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优势,优化监管模式,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建设深港组合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推动建立深圳国际港口链,将深圳港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区。
深圳港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拥有蛇口、赤湾、妈湾、东角头、盐田、福永机场、沙鱼涌、内河8个港区,是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
根据“若干意见”,打造自由贸易港,将在现有基础上,深化自贸区改革试点,创新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取消或最大程度简化港区货物的贸易管制措施,在东、西部港区实施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制度,最大限度简化通关程序,并研究扩大特殊监管区覆盖范围,大幅提升港口国际竞争力。
建设深港组合港,是以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为平台,创新深港港口快速通关模式,开展“深港自贸通”试点,形成片区与香港间的直通物流大通道,实现两地港口物流服务一体化。同时,实现港航政策和标准全面对接,优化粤港分界线引航服务,延伸深港港航合作价值链,提升深圳港航增值服务能力。
此外,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强化深圳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港口的业务联系,即鼓励深圳企业通过技术、资金等多种方式,强化与虎门、中山、惠州、汕头、汕尾、湛江等港口的合作,构建以深港组合港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体系,重点推进中山、东莞到深圳多式联运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改革,逐步推进大湾区港口通关一体化。
据悉,深圳将利用3年左右时间,完善港航基础设施、集疏运体系,推进港口绿色化、智慧化,改善营商环境,巩固深圳港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优势地位。到2020年底,水水中转和海铁联运占比将不低于26%,公路集疏运比例下降5%。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压缩货物通关时间1/3。
新闻推荐
(上接02版)姜建军表示,高铁开通,交通环境的改善,对促进湛江振兴发展意义重大,极大缩短了湛江与珠三角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