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山徒步记
一个周末,几个驴友相约登大金山。早上10时10分,我们一行7人从城北的白水坪第一个停车场往小金山峰顶进发。最初我还表现轻松,水泥路面虽然硬底,但我已提前做好了登山准备:软底登山鞋、厚袜子、登山拐杖,每到一个弯位,我便停下拍照。
一路向上,路面越来越陡,走路也越吃力。总感觉那些弯位越来越大,路越来越难走,那真是一条“天路”啊!
看着身后的一个个“之”字形陡坡,看看正在吃力跋涉的登山者,顿时有了一种自豪感。
上到半山的风雨亭歇脚,顺便吃些食物进行补给。稍微休息一下,除了两个大金山的常客表示放弃前进外,我们第一次走新线路上大金山的人继续前行。这是云城区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云城”工作中着力打造的大金山大地景观,不走完这些水泥路,对不起那些大金山的建设者。
历经曲折陡峭的弯弯山路,终于登上小金山最高处。不知何人在山顶上插了一面红旗。我们站在红旗下不停地拍照,多角度把小金山的美景拍了个够。
脚下风光尽收眼底,高山云锦杜鹃已经有点凋谢,高山草甸青葱一片,高山竹海涛声阵阵。山上的风景很美丽,空气很清新。听说距离小金山的神女峰还有差不多两小时的路程,我们只可在大金山与小金山中选择。
因为来得太迟,没有遇上预想中的云海,幸运的是可以看见远山的云层。天气出奇的好,有点微风不燥,岁月静好的意境。
在小金山眺望大金山的发射塔,似乎有一种诱惑,我们无惧徒步的疲劳,往大金山顶进发。偶尔有越野车从曲折的环山公路经过,在转弯处,一边车轮凌空,司机淡定的倒车,看得我们心惊肉跳,更多的是惊叹于司机的技高胆大。
之前也登过数次大金山,但都是在重阳节或冬季登山,所以大金山给我的印象是有点萧条的。
记得第一次登大金山,是在乡下的小学当教师时的一个重阳节,学校组织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登大金山,一路上,学生们欢声笑语,个个开笼放雀一般兴奋。走了五个多小时,我们终于成功登上了大金山的最高处。那天的红领巾真多,满山都是稚气的学生,原来好多学校都组织学生登大金山了。学校有个老师有台照相机,他热心地替我们拍照,我们把红旗竖在峰顶的石碑上,红旗迎风招展。小学生大声欢呼着,有畏高的学生就半蹲在石碑后面,不敢睁开眼睛往下看。那时节的大金山,到处是黄褐色的矮茅草。
时下的大金山,却是满山绿色,偶尔看见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开得极之灿烂。半山的草甸上一群群的黄牛正悠闲自在吃着青草。
登大金山必去最高点,于山顶石碑处远眺,不同的位置看云浮,不同的山有不同的风景,山脚的村庄掩映在绿林之中,远处山峰连绵不绝。
虽然登大金山多次,我仍然无法分清山下的村庄是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东西南北。
黄牛安静地吃草,游客在一旁争相与牛儿来个亲密接触。这些黄牛很友善,不贪吃,不驱逐游客。去年到信宜鸡笼顶爬山时,那些黑牛喜欢抢镜头,见游客排队拍照,就到队伍前面,看到游客拿着面包,就追着游客,直到游客扔块面包给它才作罢。相比之下,大金山的牛儿是文明的,低调的。它们与游客和睦相处,任凭游客走近轻抚,怎样拍照也绝对不发脾气,非常配合。
上到大金山顶,没有感到脚有多累,我还天真地认为,这些水泥路并不怎么难走啊!怎么那么多户外徒友说辛苦呢?
在大金山回到大小金山交界的风雨亭小休,遇到几个老乡,她们从小金山下来,问大金山的路好走不,她们有些说下次再约专门上大金山算了。我鼓励她们,已经来到小金山,离大金山也不远了,趁天色尚早,干脆一次走完大小金山吧!老乡们听了,立即起程前往大金山。
下山时才体会到上山容易下山难了。由于路实在太陡峭了,我们倒着行,横着行,尽可能让膝盖减少磨损。
越走越累,那些弯位的镜子似乎越来越远。每到一个弯位,有凳子的地方,我都想坐下。
一个资深驴友一家三口小跑着下山,看到我们坐着不动,说坐下更累,要站着稍为歇息一会,然后慢跑下山,这样才不会累,关键是膝盖关节不易受损。
一路往下走,看到许多登山的游客正往山上走,或一家出行,或三五知己。有年轻的母亲抱着小孩子,脚穿高跟鞋子,走得摇曳生姿,也许她们低估了这条“山路”。一路上,不停地有人问我:这里离大金山顶还有多远?我答:快了快了,坚持一下,最美的风景在前面!听到他们哇的一声欢呼,我又补充了一句:最难走的路段也在前面!然后我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惊呼。
回到山脚的白水坪停车场,看看时间,还算快速。对自己的耐力有点惊讶。每次登山前,我都会觉得自己肯定会当逃兵中途撤退,可是,每次登山,我都坚持走完了全程。
一天完成大小金山徒步,累是无可避免,但大小金山对我依然还有一种吸引力,还想再登大小金山,还想再领略大小金山的迷人美景……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冯文静)近日,云城区云城街人大工委组织辖区人大代表集中学习《民法典》,引导代表当好民法典的宣传者、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