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镇龙山塘村 “五共”理念引领美丽“变身”

南方日报 2019-12-26 08:37

龙山塘村一隅。冯凯思摄

城市菜园规划整齐,种着各式蔬菜。冯凯思摄

龙山塘村里流水潺潺。冯凯思摄

编者按:近段时间以来,新兴乡村振兴建设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多个国家级荣誉。荣誉背后,是新兴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新兴在农业农村方面的优势,以共同缔造的方式,举全县之力抓好乡村振兴,着力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加快实现城乡融合协同发展,为全面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而在探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新兴县强化顶层管理,建立有效协调机制,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在此基础上,新兴广泛争取外出乡贤及本土企业等社会力量,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值得关注的是,新兴还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这“五共”理念贯彻于新农村建设全过程,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乡贤的强大力量和村民的主体作用,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新兴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从本期开始,本报将推出“探访新兴美丽村庄”系列报道,以图文并茂形式再现乡村振兴的探索努力及落地成果,敬请垂注!

六祖镇龙山塘村,毗邻藏佛坑景区,小溪碧流,飞瀑流泉,燕语莺声,耕稼陶渔,村间道路干净整洁,一片旧民居群古色古香,一块块菜地整齐划一……

自2010年以来,龙山塘村全面推进人居环境建设,以“禅意”发展理念,以“共同缔造”为抓手,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载体,以“规划先行,基础扎实,产业支撑、完善制度”为着力点,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带领群众在奔康致富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荣获“广东名村”“广东省卫生村”等称号,在2013国际花园城市全球总决赛上获得了“国际花园社区全球大奖”,2019年9月荣获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龙山塘村坚持支部带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结果,坚持“五共缔造”理念、“五治”融合治理体系、“五联”机制以及“两洁”机制的成果。

冯凯思冯二楷温家林

策划:南方日报记者方镇彬

产业支撑

流转土地120亩打造农耕体验综合体

走进龙山塘村,一块块用栅栏围起来的菜地首先映入眼帘,油麦菜、芥菜、辣椒等各种蔬菜长势喜人,菜园旁边一个静心廊为人们提供了休憩之处。这些规划整齐的菜地被称为“城市菜园”,通过土地出租的方式吸引城里的人们来体验农耕生活,也可以代客种地、管理,收获的果实归租种者所有,同时能为都市人提供一个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的平台。

在培育产业方面,龙山塘村从政策、资金、技术上,以“三金”模式(租金、薪金、股金)、“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农技+高校+电商”等多管齐下解决土地、资金、技术、生产和销售问题,一是大力促进传统水稻、蔬菜、水果、花卉等种植业增产提质;二是大力培育壮大乡村稻田酒店、禅农采摘园和蝶趣谷农耕体验综合体等休闲观光农业,其中乡村稻田酒店流转土地80亩,项目一期完成“阳光大草坪”,山间小溪完成整治,生态环境优美;禅农采摘园流转土地30亩,主要种植由台湾引进的名优水果,目前已种植有黄金火龙果以及台湾22号凤梨;蝶趣谷农耕体验综合体流转土地120亩,计划种植岭南佳果,开发花海观赏项目,打造集采摘观光、农耕体验于一体的农耕体验园区。

“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农民从中可以获取土地租金、劳务等方面的收入。”龙山塘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也盘活了土地资源。

乡村建设

清拆204间危旧房为美丽蝶变打基础

在此之前,“城市菜园”只是一片丢荒了的田地以及几个废弃的养殖场,能有如此转变,得益于“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

据统计,按照规划,龙山塘村对影响村容村貌的204间危旧房进行清拆,清拆面积达8274平方米;以村民包门前、党员包片区、村委包整村的方式对全村进行清理,共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16处,共计11吨,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杂草杂物、积存垃圾34处,共计6吨,清理沟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碍物20处,共计10吨。

以实施“三大革命”为切入点,龙山塘村共铺设雨污分离管网8.36公里,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个,在建1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现代化标准公厕6个;按照“村民分类投放,保洁员上门收集,村分类中转”的方式,配备了120个户分类垃圾箱,聘请了9个保洁员上门收集已分类垃圾并集中到村转运站进行统一转运,在全村范围内全面落实了垃圾分类,实现了整村干净整洁;率先完成了行政村“多规合一”工作,并成功对新村20亩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做到83栋新楼房整齐划一,基本实现了“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目标。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是农业和农村的有力支撑,更为村民的宜居生活提供保障。为此,村党总支主动引导群众自觉负起主人翁责任,建成了环村栈道、特色麻石路、休闲广场、人工湖和污水处理池等基础设施,目前已建设包括占地面积8700㎡的休闲小广场、总面积达520㎡的文化楼、占地面积200㎡的农村博物馆;同时,对栈道、村道两旁进行了全面绿化、亮化景观改造,见缝插绿,广种植被,营造了“绿树掩映、屋在绿中”的美景。此外,还抓好水利设施建设,采用该村自有的鹅卵石,砌筑水渠和假山园林瀑布,形成水利、水景一体化;在引水进村工程改造中,重建了一座水陂、一座交通景观桥、200米园林式引水渠、一个假山园林瀑布,令村中的建筑设施具有岭南水乡传统特色,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群众主体

从“看着干”到“亲自干”

龙山塘村美丽“变身”并非一朝一夕的,而是久久为功的结果,在于支部带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

围绕“禅意龙山塘,美丽共缔造”的定位,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同缔造”的思路,龙山塘村着力把支部和党员干部队煅造得更加坚强有力,通过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强雁创优工程、全面提升支书和支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开展“三定三亮三评”活动、激发起党员干部争先创优活力,开展“党员先锋队”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带领、干部带动、党员带头,逐步转变党员干部思想,由“指着干”到“带头干”,形成了“党支部自上而下发动组织、两委干部率先带头做、党员敢亮身份作示范”的率先带头建设局面,推动乡村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振兴,扎实推进龙山塘乡村建设,共同缔造美丽村居。

“拆哪些、清哪些、怎样建、怎样干。”有啥事都商量着干,有啥问题都商量协调解决,“商量”已成为龙山塘村最热、最流行的词语和做法。“干群融洽、引领全民参与”是龙山塘乡村振兴中的最大特点。龙山塘率先在全镇成立了乡贤理事会,广聚乡贤能人、乡村“三老”“五老”组织广泛参与乡村建设发展中,以保障村民“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三权为中心,广集民意、出谋献策,积极主动商量协调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村民主人翁精神,激发了群众的奋斗热情,从“三清三拆三整治”到“村庄规划”再到美丽乡村建设都商量着干。

乡村建设的“主人翁”是广大群众,龙山塘村坚持群众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以“共评”为切入点,率先用“评选星级文明户+光荣榜+事迹墙”的形式,大张旗鼓宣传龙山塘村建设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平凡善举,让“先进”和“优秀”有动力,让“落后”和“一般”有压力,让群众亲身感受到政策带来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使群众主动积极投身美丽家乡建设中去,让屋让地、合思合议、改陋循新、筹工筹劳,激发起村民群众主动参与热情,形成了“要我干”到“我要干”、“看着干”到“亲自干”的工作局面。

长效机制

“五共”“五治”“五联”“两洁”齐发力

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日之功,只有依靠长期有效机制才能让美丽乡村的打造一直在路上。为此,龙山塘村坚持“五共缔造”理念、“五治”融合、“五联”机制以及“两洁”机制,共同发力,确保管护有效。

在坚持“五共缔造”理念方面,龙山塘村按照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方法,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村党总支、村委干部全部前移到村,和群众点对点、面对面研讨工作、联系工作、解决问题,做到人员前移、工作前移,积极发动党员、社会组织参与,形成团队式服务,合力共同缔造。

在坚持“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方面,该村不断开展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学习教育,不断开展文明村、法治村、信用村、平安村、振兴村创建活动,建成了公共法律服务站(并聘有法律顾问)、党员服务中心、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和文明公约,不断树典型、立标杆、打好“先进牌”,不断涌现出先进党员、文明户、法治户;不断提升智慧科技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中心+网格化+党员平台+信息群”体系,“雪亮工程”已覆盖全村,社会治安视频监控体系日趋完善。

在坚持“五联”机制方面,该村坚持“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新的工作机制,以村党总支、村委会、调解小组为牵头,村(共治会、乡贤理事会、群防群治队伍、五老人员义工队)和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配合,构建多元同向发力的基层治理框架,形成“村委牵头、依靠群众、源头预防、依法治理、减少矛盾、促进和谐”的新格局。

在坚持“两洁”机制方面,龙山塘村坚持以各户“门前三包”自洁和“保洁员”专业保洁相结合,把突击整治和日常保洁相结合,由各农户负责门前屋后区域保洁和门前设备设施的维护,公共区域由保洁员实施维护,实现“垃圾不落地”目标。

新闻推荐

精宏建设 把握融湾机遇创新打造粤西标杆建筑企业

精宏建设承建的筠城国际广场。精宏建设参与建设的惠能纪念堂。采用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建造的黄冈中学新兴学校项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