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兴百业 新兴县簕竹镇产业振兴见闻
本报记者何玮珊通讯员郑伟芬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指明了前进方向。省委书记李希莅云浮调研时,提出产业兴市和乡村振兴“两个课题”,赋予了我们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要求。全市上下正拿出闻鸡起舞、日夜兼程、夙夜在公的工作干劲,不折不扣抓落实,实实在在把沉甸甸的使命责任扛起来。今日起,本报推出《乡村振兴在行动》专栏,首推“新兴县簕竹镇产业振兴见闻”系列报道,侧重反映新兴县簕竹镇立足实际、依托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进程和成效。
“一竹成簕,一鸡飞天”。新兴县簕竹镇是一片富有活力的土壤,这里是温氏股份的发源地,三产融合的示范区,践行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农牧之旅精品线路所在地。近年来,依托着温氏股份这艘“农牧航母”反哺的作用力,簕竹镇农牧产业发展遍地开花,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累结硕果。
产学研夯实一业基石
“通过掌握这种自动化、现代化的养殖技术,操作几个按钮就可以轻松实现自动喂料、喂水、保温、通风和清理鸡粪,现在我们一个人就可以养殖几万只鸡了。”这是簕竹一名饲养员到温氏学院培训后的深切感悟。
近年来,簕竹镇以环境整治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契机,推动1200多亩土地向温氏股份流转,建成30多个“高效、智能、生态”的现代化养殖生产基地,年产值达2.2亿元,同时通过“清拆一批、升级一批、新建一批”的方式,推动450多户农户升级建设现代化家庭农场。据相关统计,2018年,全镇肉鸡出栏量约2500万只;肉猪出栏量约18000头。其高产的背后是养殖技术的日益进步,科研技术的不断创新。
通过以温氏学院为载体,定期向一些相关的饲养员、技术员、合作农户无偿提供技术、管理培训服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温氏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证,也为推动产学研融合夯实根基。
另一方面,在簕竹镇的大力支持下,温氏股份在簕竹镇辖区内成立了科研基地,下设有肉鸡试验场和肉鸭试验场,完成中国农业大学合作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项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农业技术研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产学研等重大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为农户提供了技术保障、市场提供质量保证。
产供销实现一业富农
近日,记者走进簕竹榄根黄塘村,发现孩儿在村中嬉闹,父母在教孩子歌唱,还有老人在树下休闲聊天,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融洽的氛围显现出一派惬意的乡村生活景象,村民生活蒸蒸日上,而且这样的场景在簕竹镇各个村庄屡见不鲜。温氏股份的不断发展壮大,为簕竹镇的群众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让当地农民百姓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殷实变化。
近年来,簕竹镇在农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走出一条以特色农牧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在农牧小镇建设中,温氏股份在簕竹镇除投入升级养殖场外,还投资配套构建饲料、疫苗、农牧设备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体系,累计投资达5.2亿元,目前全镇共有温氏股份上下游产业项目10多个,年产值30多亿元。其中,第二产业体系的预混料厂、食品加工厂等温氏股份下属企业4家,年总产值近12亿元,创造就业岗位4000多个。
据悉,镇内约8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人都从事着与温氏股份相关的职业,包括运输业、养殖业、技术业等等,人均纯收入8万多元。
温氏股份还不忘弱势群体,每逢节日的慰问关心、支助奖教奖学、解决困难群众住房……一点一滴的奉献助推簕竹乡村发展,去年,还在红光云秋洞投资建设全县首个扶贫养殖小区,为全镇在册贫困户提供可持续的收入,实现产业造血促脱贫。
一业开辟新路子
怎样把温氏文化变为一种产业经济,解决簕竹经济体结构单一的问题?这是簕竹镇主要负责人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当前,簕竹镇紧紧抓住“融湾发展”这一机遇,计划把“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的温氏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向珠三角输出,以打造农牧之旅精品路线为契机,将温氏文化与镇内狮子腰、一河两岸等自然资源大地景观深度融合,发展镇内旅游产业。
据了解,根据规划,簕竹镇现代农牧精品线路东起温氏总部,西至北英纪念公园,总长约30km,沿途将设有温氏总部基地、南牧机械公司、锦水拖蓝广场、良洞村、温氏学院石头冲村、北英纪念公园、簕竹驿站等多个景观节点,主要展示新兴县农牧发展历程及成果、促进现代农牧新模式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品线路将进一步延伸,连通狮腰飞瀑景点,同时,沿簕竹河一河两岸打造10km生态农牧水上观光线,新增半岛公园、码头公园、花海、狮腰飞瀑等多个景观节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键特约记者何勇编者按>>>今年,市委六届六次全会赋予新兴县“融湾发展”先行示范县定位要求。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