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罗定市 打造四大产业集群 崛起“东融西联”高地
蓬勃发展的罗定市产业转移工业园。罗定市供图
罗定稻田风光。罗定市供图
魅力罗城。罗定市供图
长岗坡渡槽见证罗定人的智慧与勤劳。罗定市供图
罗定市高速公路交汇点——华石立交。罗定市供图
罗定盆地,地处云雾山与云开大山间,四面群山环绕,常年遥望云雾。尽管周围山峰纵横,但却遮不住罗定人们谋发展的锐利目光,挡不住罗定东融西联的强劲步伐。
从新中国成立时的“十年九旱”之地,到今天的“南粤粮仓”;从“中国肉桂之乡”迈向“世界肉桂中心”;从工业基础为零的农业市,崛起为四大百亿产业集聚的工业之城。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罗定秉承“为民、担当、实干”的长岗坡精神,着力在主动融入珠三角、对接大西南中加快发展,不断书写富民兴泷的画卷,让这座千年古邑更加熠熠生辉。
步入新时代,要有新作为。罗定将按照云浮市委六届六次全会要求,致力打造高新电子、日用化工、先进装备、生物医药四大产业集群,建设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在主动融入大湾区、对接大西南中加快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李嘉怡
通讯员张伟华
现代农业赋能特色优势产业点绿成“金”
罗定曾是苦旱贫穷之地,水稻亩产偏低,农民长期不得温饱。70年沧桑巨变,如今罗定已建成20万亩国家级标准化绿色水稻示范区,带动全市年种植优质稻50多万亩,年产优质稻谷20多万吨,产值近10亿元。昔日的苦旱之地以稻米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火车头”,载着全市100多万人口从解决温饱迈向小康。
巨变的背后,是罗定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口。1996年11月,罗定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吨谷市”决定》,全市掀起科学种田热潮。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提高稻米产量,罗定先后5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3年,罗定以法定的形式将每年的10月23日定为“罗定稻米节”。到2014年,罗定稻米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十几年来,罗定通过完善工作机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加强监管,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推动当地农业实现提质增收。
不仅如此,因为品质上乘,罗定稻米还连续荣获了“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罗定稻米)”称号和“2018年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2018年“亚灿米”获授“中国十大好吃米饭”。“罗定稻米”品牌强度从745提升至888,品牌价值为45.18亿元,排在全国稻米品牌前列。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罗定稻米产业已走出一条产业化、品牌化、高质化的发展之路,培育出“亚灿米”“聚龙米”等米业著名品牌,大湾区“米袋子”的名片越擦越亮。
罗定乡村产业有两大法宝,一个是田里的稻米,另一个则是山上的肉桂。
驱车进入罗定市榃滨镇,漫山遍野皆是郁郁葱葱的肉桂林。桂农们正将一车车晒干的桂木运往收购厂销售。桂农何联欢说:“今年桂木收购价大增,900多元/百斤,今年我收了3000多斤桂,能收入3万多元。”目前,榃滨镇肉桂种植面积达到14.1万亩,去年全镇输出桂皮7600吨、桂油400吨,肉桂产业产值1.73亿元。
榃滨镇肉桂产业只是罗定市发展肉桂产业的一个缩影。罗定素有中国肉桂之乡的美誉,产品远销海内外。如今肉桂产业已成为罗定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之一。截至目前,罗定全市南药种植面积46.8万亩,规模化种植的南药品种共有43个,已建成南药种植示范基地68个。全国出口的桂油、桂皮中,罗定占了2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了年产桂皮2万多吨、桂油1500多吨,年产值6亿多元的肉桂全产业链。
为加快稻米产业和肉桂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和全产业链开发,罗定正以云浮南药(罗定肉桂)产业园和罗定丝苗米产业园两个省级产业园建设为抓手,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世界肉桂中心”,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
通过两大产业的发展,不仅鼓了农户的“钱袋子”,更给罗定大地铺了一层“绿被子”,打开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而今的罗定,满眼山川绿,处处稻花香。
发挥资源优势致力打造四大产业集群
早在6年前,位于罗定市附城街道的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开工建设,拉开了罗定市与佛山禅城区两地共建园区的序幕。此后,以工业园区为主载体,主动参与珠三角产业布局和对接互动,加快粤桂边工业新城建设步伐。
走进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一排排标准化厂房鳞次栉比,周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这片曾是两广交界的偏僻土地,如今成了投资热土。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工业园(含附城片区)共引入企业9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80亿元,其中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68个,在建项目16个,引进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产值759亿元,创税36亿元。
目前,罗定正释放着强大的虹吸效应,已基本形成高新电子、日用化工、先进装备、生物制药四大百亿产业集群格局,各产业都有龙头企业引导,不断激发和增强罗定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高新电子产业以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为龙头,罗定已集聚了依利安达(罗定)磁电有限公司、阜盛电子有限公司、欣煌电子有限公司、思浩电子有限公司、腾达电子有限公司等50多家外资、民营企业落户,形成了庞大的电子产业集群,成为粤北地区重要的电子生产基地,附城街道因而荣获“广东省电子专业镇”称号。
以中顺洁柔(云浮)纸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集聚发展一批日化产品企业,现已引进重大项目8个,投资53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20亿元;以广东铨欣照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创(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集聚发展五金机械、先进装备等产业,现已引进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109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160亿元以上。
依托南药资源禀赋,罗定以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提取产业基地为目标,建设南药肉桂产业核心发展园区,以广东一力罗定制药有限公司、罗定市树康药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集聚发展生物制药相关产业,目前已引进广东态森德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德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三顺制药有限公司、罗定市泰康制药有限公司等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41亿元。
扬泷之长,主动担当。罗定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罗定将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致力打造高新电子、日用化工、先进装备、生物医药四大百亿产业,建设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在主动融入大湾区、对接大西南中加快发展。
一线走访
以特色旅游线路助力乡村振兴
长岗坡蝶变红色教育基地
初秋的罗定市罗平镇长岗坡,风吹稻浪,稻穗作响。一望无际的稻田上,一条渡槽横空飞架,绵延十里,蔚为壮观。这就是有着“南粤红旗渠”之称的长岗坡渡槽。从过去的“十年九旱”,到今天的水汇金银湖、稻米满仓香飘万里,长岗坡渡槽见证了罗定人民美好生活的嬗变。
“山上不长草,黄泥往下倒。若要保老命,举家往外逃。”一首民谣道出罗定“十年九旱”状况。新中国成立前,干旱成为罗定农业生产的大患,粮食产量低,人民生活贫困,百业萧条。为了谋生,不少罗定人离乡背井,外出“走三行”(即指行伍、行商、行医)。
新中国成立后,为彻底改变罗定苦旱面貌,必须修建一座既能为城区提供饮用水源,又能同时满足农业灌溉的水利设施。1976年11月长岗坡渡槽动工兴建,直至1981年2月完工,历时4年零2个月,1500多个日日夜夜,4万多名建设者用人力筑起一条全长5200米,全国最长的人工渡槽。
如今,渡槽每年将近4亿立方米的太平河、罗镜河河水横空运输至金银湖水库,灌溉8万多亩农田,为城区及乡镇55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使“十年九旱”的罗定,变成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
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障后,罗定通过强化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管理,使水土得到保持,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罗定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罗定林业还走出了一条生态林与经济林紧密结合的特色之路。经济林基地包括肉桂、竹、松香、油茶等,成为了广东省内闻名的林业特色产业,肉桂、蒸笼等还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
好山好水成为罗定稻米生长的沃土。罗定不仅曾先后5次摘取“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外,还获评为“全国首个有机稻米整批出口至欧盟和日本的县(市)”“广东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县”。“罗定稻米”以45.55亿元的品牌价值进入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榜单。罗定稻米已成为罗定一张响亮的名片。
罗定优良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成就了宜居宜业的一方热土。1995年,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艾默生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雅达电子有限公司落户罗定,随后中顺洁柔、一力制药、微容电子、华耀科技等一批大中型企业纷纷在罗定落户,集聚罗定产业转移工业园发展。目前,该工业园已初步形成高新电子、日用化工、机械装备、生物制药四大产业集群,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如今,长岗坡渡槽除了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水利工程,更是罗定人们“为民、担当、实干”的新时代精神符号。罗定市依托长岗坡渡槽建设党员教育基地,从长岗坡到金银河再到石牛山休闲公园,将传承红色基因的教育基地与市民休闲旅游观光的胜地融为一体,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助力乡村振兴。
见证观察
厚植新优势
培育新动能
罗定作为一个山区县级市,既不沿边也不靠海,如何突破区域障碍,必须快捷提升罗定区位优势。
近10年来,罗定市着力于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和构筑“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目前,罗定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纵横交错,全市通车公路总里程达2905.8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68倍,为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罗定市境内的5条高速公路总里程125.5公里,其中云罗高速、罗岑高速、罗阳高速、江罗高速已经全面建成通车。云茂高速按照双向4车道的标准设计建造,全长129.8公里,其中罗定段40.5公里,预计2020年底可建成通车。云茂高速公路建成后,罗定高速公路密度将在粤东西北名列前茅,高于广东全省平均水平,成为粤北地区高速网的一个“重要节点”。
同时,罗定重点推进机场、铁路、国道、市区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以“组合拳”模式构建立体交通体系。罗定正全力推动罗定机场转型升级,罗定铁路重启建设。一系列综合交通运输举措加持下,罗定地处环珠三角的生态优势、邻近珠三角核心区的地缘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罗定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畅通交通血脉。
提升区位优势,厚植发展动能,罗定一方面抓交通建设,另一方面不遗余力发展教育。尤其近年来罗定市委、市政府凝聚各方力量,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呈现出乡贤、村民、农民反哺乡村教育的良好风尚。
发展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由乡贤反哺家乡教育成立的罗定市泷州教育基金会,12年来该基金会已资助贫困大学生5063人次,奖励高考优秀生216人次,支持校园建设6948.9万元,累计发放助学奖学奖教金和支持校园建设共9823.4万元。在泷州教育基金会的带动下,罗定21个镇(街)相继成立了镇级教育协会(基金会),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也先后成立了村级教育协会,乡贤达士捐资,对辖区内的贫困学子和优秀学子、优秀教师进行助学奖学奖教。崇尚教育、尊师重教文化吹拂罗定大小乡镇。
推进学校“扩容提质”,让孩子“上好学”。缓解罗定市优质学位短缺、生源外流的情况,由乡贤梁培献捐资8000万元和泷州教育基金会投资创办的非营利性、高端民办完全中学培献中学一期工程正式落成,并于9月1日开学迎新。让更多的罗定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学教育,助推罗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从闭塞的山区到四通八达路网的进阶,从教育洼地到家门口优质教育摇篮。可以预见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罗定人民将继续弘扬长岗坡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挥山区后发优势,实现罗定更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罗定机场将打造成综合性航空产业园体验高空跳伞多年来,罗定机场一直为云浮市多项任务提供航空支援本报记者林峰区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