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点燃绚丽“山花”
欢跳“禾楼舞”石雕作品《藤牵硕果任君尝》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上,郁南县连滩镇“禾楼舞”表演队登台献艺。本报记者苏显亮
这是一座历史厚重、文化灿烂的城市,这里流淌着禅宗文化千余年的灵气与血脉。
2018年“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在广东举行颁奖盛典,云浮市郁南县的“禾楼舞”喜获“中国山花奖”;云浮市曾云平的石雕作品《藤牵硕果任君尝》入围山花奖。这两张靓丽的民间文化艺术名片,如和熙春风,秀出了云浮市民间艺术博大深远的内涵和底蕴。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云浮市围绕打造民间文艺精品的目标,用心培育民间文艺精品,使云浮市的民间艺术激情得以施展和发扬,为云浮大地带来传统民间文艺“一把火”。
据禾楼舞传承人傅志坤介绍,禾楼舞是郁南县民间一项文艺娱乐节目,被称为民族舞蹈的“活化石”。禾楼舞是云浮市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源于中原神农氏的神话传说,主要流传于南江流域地区的郁南县连滩镇一带。该舞是古时百越乌浒族人(壮族祖先)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一种舞蹈。禾楼舞的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较高的研究和审美价值。由于该舞后继乏人,处于濒危状态,为做好该项目的保护工作,云浮市于2007年将“禾楼舞”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6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禾楼舞经历了上古社会、秦朝、三国至唐朝三个发展阶段。
禾楼舞经抡救性发掘和整理,终于使这民间古舞重放光彩。禾楼舞在这十多廿年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在国内外有了一定的影响力,特别是2018年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成为云浮市一张艺术名片。为了不使重新点燃的火炬再次熄灭,作为传承人,傅志坤认为,有责任把这个民间舞蹈传承下去。多年来,他排除一切干扰,责无旁贷,努力做好传承工作。“禾楼舞的传承,不是单一的民间技艺传承,是一个整体性传承。其中包括舞蹈、道具制作、音乐、锣鼓等。禾楼舞的主要特点是原生态的表演,大多的道具是人工制作。在发掘整理中,既要保持原生态的味道,又要大胆创新,创新中考虑到是"活化石",又不能加入太多的现代元素,否则变成了"人造石"。”
傅志坤说,由于禾楼舞的队员是各行各业的人组成的,是无偿的,都是自愿参加的,所以在传承培训中最难的事情是要做好队员的思想工作,以“健康,快乐,团结和谐,爱国爱家,无私奉献”为宗旨,增强凝聚力,并以此为团队精神。通过培训,使其成为一名光荣的“禾楼人”。“传承工作中最难找的是一名合格的接班人,这个人必须具备有奉献精神和很强的接受能力,因为是全面传承,不是单一的。禾楼舞要传承,创新发展,不能停留在原点,没有创新发展,就没有更大的前途。在原生态的基础上,脱胎而不换骨,增加一些观赏性和加强视觉效果,在服装、道具、乐器方面作改进。作为传承人,除了搞好禾楼舞,对其他的民间艺术也有发掘和创新,如《送子麒麟》《南江婚俗》《龙凤呈祥》等分别在省表演获奖。”傅志坤说。
石雕作品《藤牵硕果任君尝》作者曾云平在接受采访时说,该作品是采用天然石的石皮特有色彩进行创作构思,利用中段褐色纹理部分镂空制作出交错的枯藤与竹篮子。然后再采用通透洁白的玉质部分,巧妙地雕琢出细腻的硕果和叶子,满装于果篮之中。保留杂色沙化石质的紫褐色部分,雕琢熟葡萄与枯叶,让颜色或褐或紫或透洁素净,增加整体自然层次与效果。雕工粗细有致、主题突出,赋予作品更旺盛的生命力,让人舒心悦目,具有一种鲜活、立体感,使观者眼前一亮,过目不忘。
曾云平说,云浮市石艺作品首次入围山花奖,实现了云浮石艺类作品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擦亮了云浮市石文化的名片,让云浮市石艺工作者深受鼓舞。也激励大家对石艺作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不仅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褒奖,也使我们的艺术激情得以施展和发扬,从而更好地宣传云浮,使云浮的石艺更好地传承下去,使云浮的石艺能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知道云浮的石艺。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罗强课堂上,她口若悬河,神采飞扬,生动的教学方式备受每一个学子喜爱;课堂外,她关心爱护学生,教室、办公室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