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集团更需要担当

南方农村报 2019-09-10 17:09

9月6日,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广东省雷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雷州投资20亿建设种植养殖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建成预计年出栏32万头生猪,3万头澳洲安格斯(和牛)牛,加上1万亩牧草和3万亩蔬菜种植。

就在同一天,温氏(云安)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投资意向签约仪式在云安区人民政府成功举行。温氏拟在云安投资10亿元建设年出栏6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配套建设1个年产30万吨饲料厂、3个高效化种猪、3个技术服务中心、行政中心等,并在云安设立华农温氏云安分公司。

实际上,类似的大集团与地方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建设养猪项目的案例在今年已经有多例:

1月,牧原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签订100万头生猪产业项目。

6月,新希望与广安市签订年出栏3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7月,新希望与兰州新区签订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8月,新希望与资阳市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建设年出栏200万头商品猪产业化项目,计划总投资约40亿元。

7月,华统股份与浙江省仙居县人民政府签订年出栏10万头生猪的畜禽产业链项目。

8月,深圳康达尔集团分别与广东省高州市人民政府和徐闻县人民政府签署《高州市年出栏100万头生猪产业链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和《徐闻养猪项目投资框架协议》,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额约60亿元。

对于政府与养殖大集团合作增多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散养户与大集团此刻的心态不同。环保、土地、补贴等政策密集落地,但散养户依然犹豫。大集团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有资金、有技术,抗风险能力强,敢投入,集团公司在政策与猪价的双重利好下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二是一些地区制定了生猪最低出栏硬“指标”。在明确的出栏任务下,引进一家集团投资即可满足几十到几百万头的出栏要求,管理更简化。

三是更符合国家对生猪产业的整体顶层设计。集团投资养猪项目不仅建设猪场,通常还配套屠宰、食品加工、冷链运输等。符合政府所希望推动的产区屠宰、冷鲜上市,从调猪到调肉的生猪调运传统的转变。

那么未来散养户会处在怎样的位置?笔者认为无论是否有非洲猪瘟,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散养户必然是会减少的。养猪业会变得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但现在保有自己猪场的散养户在当前有利的政策下依然拥有继续在行业耕耘的机会。

□王之娴

新闻推荐

云安区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检查 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本报讯(通讯员罗燕英)为切实做好中秋、国庆“两节”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近日,云安区对辖区企业、超市开展节前安全生产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