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代轰炸机航空兵徐德羡的峥嵘岁月
70年前,他是一位师范生。在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时代洪流中,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弃文从武,参军入伍,投身当时还相当稚嫩的空军;67年前,他雏鹰奋翅,是新中国第一批轰炸机航空兵,参加了早期空军的英勇斗争,见证了人民空军的发展;43年前,他转业到云浮硫铁矿,参与了从一座荒山到一个现代化矿业集团公司的壮丽创业。他叫徐德羡,新中国第一代空军战士,也是一位有着65年党龄的忠诚的共产党员。
今年7月下旬的一天,记者来到云硫生活区。这一带宁静安详,建于上世纪末的硫铁矿职工住房已经显得陈旧落伍。徐德羡的家就在这里,是一套几十平米的旧房子。他在这里已经住了二三十年,生活区曾经熟悉的草木,慢慢已和他有点距离——徐老今年满90岁了,双腿已行动不便,听力也日渐退化。在接近两个小时的交流中,尽管他的声音和表达有点含糊,但说起过去的峥嵘岁月,他娓娓自述,眉宇间依稀呈现出当年的英气。
热血报国雏鹰试翼
徐德羡,云浮杨柳人(今云安区都杨镇),生于1929年。解放前,他入读私塾小学,后考入高要初级师范学校,1950年入读肇庆高级师范学校。这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还一穷二白,读书的艰辛可想而知,能够进入师范学校读书殊为不易,家里人希望他能成为读书人,将来有个安稳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伟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激起了徐德羡弃文从武的报国热血。1950年底,他背着家人报名参军,毅然走上军旅生涯。
因为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1951年1月,徐德羡被空军第二航空学校录取。在航空学校,他学习了一年时间。1952年1月,他成了南京空军10师30团的一名战士,任轰炸机射击通讯员。这段时间里,他翱翔蓝天,苦练本领。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在1949年11月11日,到1950年6月19日,中国空军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正式组建,一批作战部队和航空学校也陆续建立。徐德羡加入空军的时间虽然稍迟,但无疑就是新中国第一代的空军战士。
人民解放军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解放初,空军航空兵用自己稚嫩的翅膀,肩负起保卫祖国领空的神圣使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燃烧到鸭绿江边。为了保家卫国,不足一岁的中国空军航空兵勇敢地登上了空战舞台。
1951年9月26日,徐德羡所在的空10师开赴东北辽阳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当年11月29日夜间,空10师10架轰炸机由辽阳机场起飞,携弹对朝鲜大、小和岛附近海面活动的三艘美国军舰进行轰炸。这一仗,虽因缺乏夜间轰炸经验而没有炸中目标,但却使美国和南朝鲜舰艇驶离活动区域。
“打仗就会有牺牲,我们不怕死。”徐德羡自述他参与了这次轰炸。他家人介绍,他多次提到,轰炸大、小和岛战斗,和他一起起飞的三架飞机,只有他所在的飞机飞了回来。在记者面前,他在回忆烽火岁月时,清晰地说,我们的部队,没有人怕死。
解放一江山岛显神威
1953年5月,徐德羡转到南京空军20师58团,继续任轰炸机通讯员。1954年,徐德羡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徐德羡在空20师60团任通讯长。这年1月,徐德羡和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这场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
中国大陆解放后,国民党军残余部队退据东南沿海部分岛屿。台湾国民党当局企图利用这些岛屿作为护卫台湾的屏障,反攻大陆的跳板,袭扰大陆的基地。
不消灭国民党在一江山岛的残余势力,浙江沿海一带就不得安宁。徐德羡曾在一篇回忆文章写道:我们这批年轻的鹰,大多是二十来岁,有些虽在抗美援朝中经过洗礼,但毕竟实战经验还少,参加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在我军历史上和我们经历中都是第一次……接受任务后,便马上赶回宿舍做战斗前的准备。晚上,飞行员的宿舍里灯火通明,画地图的、量航向的、圈标高的、背熟通讯暗语的,一片紧张繁忙。我们懂得“计算差毫厘、弹偏数公里”、“光环差一线、偏射半边天”,人人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地作准备,连休息也忘了。
徐德羡向记者介绍,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他执行了多次任务,包括战前侦查拍照投掷宣传弹和战时的轰炸敌人阵地的任务。
侦查拍照,是和敌人的枪炮“眼对眼”,充满风险。徐德羡和他的机组人员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大无畏的勇气,顺利地拍到了敌人阵地的清晰图像,为三军联合作战提供了准确的情报资料。“我们为了把照片角度拍完整,大胆尝试加大飞机左右坡度,这很考验我们对飞机的操控。”尽管过去了60多年,徐德羡还记得当年“眼对眼”的一些细节。
1955年1月18日,一江山岛战役打响。徐德羡所在的20师60团,执行了轰炸敌舰和工事的任务。徐德羡在他的回忆文章写道:耳机传来了领队长再降低高度、散开队形分小队轰击目标的命令。整个机群立即变成一条长龙,对准各自的目标恨恨地投弹、扫射。我分队处在“长龙”的中腰,敌人已被我们第一分队投下的炸弹震醒,高射炮、高射机关枪弹雨点般向我机群射来。但我英勇的战鹰好似千万只海鸥在空中翱翔,迅速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我们继续下降高度,瞄准目标狠狠地“下蛋”,敌舰“中”字号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浓烟冲天。随着一声爆炸,敌舰指挥也“升了天”。敌雷达站的天线被气浪抛进了大海。敌人精心构筑的所谓永久性工事,大部分被“揭帽”“开花”。我们胜利地完成了第一次攻击任务,唱着凯歌返航了。
其后,徐德羡又执行了数轮轰炸任务,有力配合了陆海军解放一江山岛的斗争。1955年1月20日,在陆海空三军协作下,一江山岛战役胜利结束。徐德羡和他的飞行战友们又一次接受了战火的洗礼。在战火中,徐德羡成长为轰炸机中队通讯长。
1961年6月,徐德羡任空军20师60团2大队通讯副主任;次年,任空军20师司令部通讯参谋;1964年,任20师59大队通讯长;1966年任58大队政委;1969年任20师司令部政治协理员。在期间的1965年至1966年,徐德羡获派到巴基斯坦任飞行教官。出国担任教官,充分表明了部队对徐德羡政治素质、业务能力的认可。
转业不掉革命本色
硫铁矿的“开荒牛”
1976年3月,徐德羡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家乡云浮,在云浮硫铁矿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云浮硫铁矿”)担任组织部长。其时,正值云浮硫铁矿大规模建设的开始阶段,筚路蓝缕,条件还相当艰苦。徐德羡不辞劳苦,处处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以身作则,勤奋工作,引领职工积极向上,为云浮硫铁矿的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组织部长,他非常重视人才培养和职工再教育,多次选拔优秀人才到大专院校进修学习,在云硫创办函授大专班,提高职工的专业水平和文化水平。
“送出去深造的人才,完成学业后回归云硫,大部分人成为了云硫的骨干力量,有些还是核心力量。”徐德羡的老伴介绍说。他夫妻俩在辽宁相识相结合,后来又一起回到云浮硫铁矿工作,数十年相濡以沫,互相也十分了解。徐德羡还主动到省组织部门对接引进人才,到大专院校选拔人才,推动云浮硫铁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大大提高,为云浮硫铁矿的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
徐德羡不是生产一线的干部,但他依然坚持深入矿山,深入生产一线参加云浮硫铁矿的建设。“有时候他就赤着脚到矿山去,那时候的矿山道路还是砂石路。”他老伴说。
危难处尽显共产党员本色。1982年8月27日,云浮硫铁矿发生一起仓库自燃起火事件。仓库里堆放着不少炸药包。形势十分危险!如果炸药包爆炸,后果难以想象,整座矿山、大降坪住宅区、高峰职工家属住宅区都可能遭到严重破坏,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时,徐德羡在场,他带头第一个冲进了仓库,迅速把仓库里的炸药包搬离出去。在徐德羡的带领下,七八名干部职工也加入了抢险队伍,搬走仓库里全部的炸药包,并扑灭了仓库内的火,避免了一次大爆炸事故的发生。
“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只是想到国家的财产不能破坏,人员不能伤亡。”徐德羡后来这样说。火场中搬炸药包,这是与死神作斗争,充分表现了徐老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怕死、敢于牺牲的精神。这件事,徐德羡获矿上记三等功一次。
在矿上,徐老还是一个热心的人。上世纪80年代,物质生活水平还比较低。尽管这样,徐老经常把晋升工资、增加待遇的机会让给其他更加需要的同事。在云浮硫铁矿担任两届党委委员之后,1989年,徐老光荣退休。他退休前的一年,1988年1月18日,云浮硫铁矿企业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宣布年产300万吨规模工程建成投产,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化化学矿山。徐老在矿上的十多年,正是云浮硫铁矿的拓荒期。
退休后,徐老坚持学习,一直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自己有困难,也从不向组织提出来,不愿意给组织添麻烦。
如今,徐老已日渐衰老,他最看重的是25年的从军参战履历,那是他以青春热血报效祖国的青葱岁月。
新闻推荐
近日,在云安区石城镇开建村的田野上,农户正在护理枳壳。据了解,枳壳是用于嫁接脐橙、沙糖桔、柚子等的砧木。近年来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