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模式 共建和谐社区 新兴县南外社区“新南外人”幸福生活走访见闻

云浮日报 2018-11-09 07:59

本报记者陈小敏特约记者何勇

近日,记者走进新兴县新城镇南外社区,社区街道干净整洁,文化广场宽敞有序,居民小楼墙上挂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此时,正值放学,学生们跑出校门,门外家长接走自己的孩子,南外和谐广场上,三几簇老人坐着拉家常,几个小孩在你追我赶,呈现一幅和谐的场景。

南外社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移民村”,社区本地人口仅1070人,却有出租屋280多间,有来自全国11个省,包括土家族、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的外来暂住人口1200多人。南外社区2012年获“广东省宜居社区”称号,并连续4年被新城镇评为平安创建示范村,是远近闻名的平安和谐社区。该社区支书陈仲垣表示,近年来,南外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发挥南外“千年三家巷”的优良传统,使本地南外人与外来“新南外人”共创平安和谐社区,走出一条“共谋共建、资源共享、平安和谐”的社区建设新路子。

培育“新南外人”主人翁意识

2000年,杨晓勇来到新兴县务工。2012年,他被南外社区和谐友好的氛围吸引,住进了南外社区,现在一家四口都成为了“新南外人”,去年换届,杨晓勇被村民票选当上了委员,成为了居委干部的一员。

新兴县作为“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每年到新兴县务工的外来人员数量庞大,南外社区位于多家不锈钢企业附近,很多外来人员选择在南外社区居住。为促进本地南外人与“新南外人”和谐共处,新兴县委组织部在2017年开展村级“两委”换届时,在南外社区率先开展组织建设创新,从外来务工人员中选出一名代表,担任管理站工作成员,并加入到社区“两委”干部行列,实现外来人员管理外来人员。

“当上委员,不仅是"新南外人"对我的认可,也是本地南外人对我的认可,外地人的身份不仅对开展社区工作十分有利,也便于从中调解。”杨晓勇说。

新城镇党委副书记黄浩铭说:“杨晓勇是南外社区唯一一个当上委员的外来人,是全县唯一的非本地户籍村居委员,是县组织部门开展的因地制宜加强社区管理的创新措施,体现了南外社区有意识地培育外来人口的主人翁意识。”

陈仲垣表示,外来流动人口在教育、医疗、文化、就业、帮扶、培训及办理各种证件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南外社区创新工作机制,使外籍人员在教育、医疗、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和本地人享受同等服务和待遇,外籍人员只需要凭租住证明就可以就近入学。今年,南外小学本地户籍与非本地户籍入学新生各500多人,外籍人员俨然已经成为了南外的新主人。

下转第6版(上接第1版)

共建共享平安和谐社区

为创建卫生整洁、人文和谐、宜居宜商的平安和谐社区,南外社区出台了《南外社区2013年平安社区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实施内容,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同时,该社区还注重发动群众工作,出台了《平安联创守则》、《门前三包守则》、《和谐平安宜居社区管理公约》等村规民约,将社区服务从过去单纯的“受助式服务”转变为“互助式服务”,打造协同共治新模式。南外社区本地与外来人员和谐共处、共创平安社区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文明社区”、“广东省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云浮市文明单位”和“云浮市敬老模范社区”等。

对于社区的发展状况,杨晓勇了如指掌,据他介绍,南外社区在主干道、绿道、文化广场、学校等安装了多个监控摄像头,对出入的车辆和行人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控。在村道小巷中安装路灯,通宵亮灯,方便群众出行。南外社区组建了由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员共同组成的义工服务队,担任社区“值班员”、“治安保卫员”、“调解员”,实行24小时巡逻,遇到问题及时化解,共同做好社区的管理。

外来人员业余生活一般比较简单枯燥,为了使他们融入社区,产生归属感,南外社区不仅完善各种文化娱乐设备设施,还积极举办各种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发动和引导外来人员参与。

记者手记:

在建设平安新兴的过程中,富有“移民村”之称的南外社区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外来流动人口的主体作用,有意识地培育外来流动人口的主人翁意识,让流动人口参与社区的建设治理,引导流动人口积极融入社区,完善外来人口福利,使外籍人员、本地人享受同等服务和待遇,流动人口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大大提升,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和谐社区,南外社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在学习“南外经验”、“南外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不照搬照抄,形成适合自身需求的发展模式。

新闻推荐

特色产业铺就富民路

日前,记者在新兴县东成镇一些皮具厂看到,许多当地贫困户及老人都在从事皮具加工行业。皮具加工行业是东成镇三大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