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纪念册

茂名晚报 2021-04-08 08:55

■梁郁强

闲居在家,百无聊赖。下定决心整理一下多年都不曾改变过布局的书房,顺便清除物件,腾出空间。

书房里各类藏书差不多有上千册,是我从小便开始累积的。平时有空我就待在里面看看书,翻翻这本,看看那本。尽管有三个书橱,可我却没有将它们按时归位,以致整个房间都是东一堆西一堆的书籍。

趁着这次整理,给书籍归归类,方便日后查看。我一本本地翻看着藏书,竟然发现在早期的藏书里,几乎每本都收藏着一些照片,看照片后面的日期,有的特久远,最近的也有二十多年了。

终于把藏书翻了个遍,从里面一共找到256张旧照片。我快速把书籍归类摆入书橱,然后端坐书桌前,凝视着这一堆泛黄的老照片,任由思绪飘飞,泪水在眼中打转。

几十年的光阴都浓缩在这些老照片里了,看着真是感慨万千。我努力回忆这些照片的来源,最早期的绝大多数是大伯父照的。每次从新疆回来探亲,他都会给家人照相,照片也由黑白向彩色过渡;有的照片是亲人们从外地寄回来的,而比较靠后的那些则是我照的。

照片里的人和物都发生了巨变。曾经童心未泯的少年郎变成了现在成熟稳重的中年人,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耄耋老者,有的亲人则变成了墙上的照片。家乡的轮廓虽然没有太大变化,山河依旧,绿水长流。可是,我们的家园却发生了巨变。照片中的泥砖瓦屋不见了,羊肠小道更无迹可寻。周围的苦楝树和茶籽树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照片里的人物固然让人感慨,而背后的故事更令人回味。可以说,每一张照片都是某个亲人历史性瞬间的定格。如,在工作单位前的留影,在大学校园里的留影,结婚时的留影,孩子满月的留影,亲人团聚的留影,到某个地方游玩的留影······

我按照照片背面的日期把它们排好序,于是,几十年光阴便连接起来,一个家族的历史也得以呈现。

想不到这次整理书房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收获,决定要好好地保存这些老照片。我联系一个在镇上搞摄影的同学,向他借来扫描仪和过塑机。忙了整整两天,我将这批照片进行了扫描和过塑,然后再用相册装好。

我把相册命名为《时光纪念册》,同时,也把扫描好的照片做成了电子相册,并上传到家族微信群。

当我把相册拿到家人面前的时候,他们惊呆了。父母不相信几十年前的照片还可以保留到现在,妻子不相信照片里的人是眼前人,孩子不相信以前的家是这个样子的······

我们围坐在一起,一张张翻阅着老照片,老爸老妈则不时向我的孩子讲着照片里的人和事。

“这个是你曾祖父,这是他留存下来的唯一照片······”

“这张是你叔公祖一家搬迁到阳江后照的,时间是1970年左右。”

“这张是你爸爸在周岁的时候照的,看看你爸爸小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哦。”

“这张是1988年,你大爷爷他们从新疆来探亲照的全家福,一眨眼就三十来年了。”

“这张是你爸爸在9岁的时候在屋子背后的山岭上照的,下面的砖瓦房就是我们的家。”

······

终于翻阅完了,我和家人都在照片的旧时光里游历了一番。在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之余,更深深地懂得了血浓于水,亲情割舍不断的道理。

拿着厚厚的两大本相册,我感觉自己为整个家族完成了一项大工程,家人的记忆堡垒因此得到加固。

这些旧照片都是用传统的相机和胶卷拍摄的,因为难得,所以珍贵。自拥有数码相机之后,照的相片数以万计,可真正留下难忘记忆的不多。虽如此,这些数码照片也记录了我的青葱岁月、我的工作、我和家人的日常,也应该好好整理,把一些有价值的冲晒出来,让我家的《时光纪念册》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

新闻推荐

提升民宿为游客服务的质量

街谈巷议《阳江日报》4月6日报道,清明假期海陵岛迎来了旅游小高峰,不少游客租住充满人文风情的民宿。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