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捆回收的秸秆可论吨销售

阳江日报 2020-11-12 19:31

[摘要]我市以雅韶镇为试点,探索建立秸秆收储销及综合利用链条——

本报记者/林显军

11月10日上午,阳东区雅韶镇笏朝村,刚收割完的稻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秸秆,两台秸秆打捆机正在作业。它们开过的地方,一排排秸秆被迅速“吃“下,变成方方正正、结结实实的秸捆包垒在机器的后架上。

这是记者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看到的情景。现场观摩的种植大户,一边啧啧称奇,一边举起手机拍照。这是市农业农村局今年第四次针对秸秆综合利用专门召开的现场会。近年来,该局通过加强试点示范,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阳江市将雅韶镇设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镇,重点建设秸秆腐熟还田、秸秆回收、秸秆收储示范点。目前该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成功经验将适时在全市推广。

农民焚烧秸秆的陋习难以根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秸秆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如何让秸秆产生经济效益,让秸秆综合利用形成产业链条?这是试点镇探索的重要方向。

该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选择了一家实力较强的农机企业组建秸秆收储运营团队,在农机购置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企业化运作整合资源、建立销售渠道、制定收储细则和规划布局,探索打造阳江市秸秆收、储、销及秸秆综合利用的链条,建立镇、村秸秆收储中心。

企业负责人司徒彬告诉记者,高效和高质量收储,是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的第一步。一台打捆机一天能作业80亩稻田,收储量为20吨左右,减少了大量人力成本。今年该公司在雅韶镇收储秸秆面积预计为3000亩以上,产量超过600吨。

“我们现在的模式是免费作业,通过销售秸秆抵销成本。”司徒彬介绍,大量的秸秆留存在田地里,既容易产生虫害,也不便于下一造水田的耕作,周边很多农户主动邀请他们去回收秸秆。他们已经和阳江及周边城市的多家养牛场达成合作,以每吨800元的价格供应秸秆包作为饲料。雅韶镇的种植大户也是他们的客户群体,细碎的秸秆铺洒在冬种作物上,更有利于生长。

阳江市的企业正在开发蘑菇种植基质、秸秆饲料、秸秆肥料等相关产品,推动秸秆从废弃物到商品的转换,实现其经济价值。随着秸秆回收效率的提升,面积的增加以及利用的多元化,全市秸秆收储利用才会形成有利可图的产业链条,真正让秸秆变废为宝。

据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今年1月至10月,阳江市秸秆可收集面积达132.95万亩,主要产生于玉米、水稻、番薯和花生的作物秸秆可收集量达56.07万吨,其中直接还田38.56万吨,直接离田利用11.95 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0.08% 。通过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逐步减少了大气污染,有效保护和提升了耕地质量。

左上图:在雅韶镇笏朝村,工作人员在用打捆机将秸秆打包回收。谭文强 摄

新闻推荐

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提质增效

我市五金刀剪企业积极创新谋求新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