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沙记忆中的油纸月饼

阳江日报 2020-09-28 13:01

给烤箱里的月饼抹油。

许强的家人们在忙着包月饼。

许强夫妇将绿豆沙倒进大锅,准备熬制。

用大锅熬馅,一锅豆沙馅至少需要熬制2小时。

将熬制好的豆沙切条,方便包月饼。

一个月饼二两半,每10秒便可完成一个。

许国华将月饼放进烤箱烘烤。

阳江人大多都有个关于油纸月饼的记忆。传统的豆沙月饼,用白色油纸包成筒状,讲究一点的,再贴一层红纸装饰,摆成一排,临街售卖。 机械化生产的今天,嘴刁的“老阳江”依然对这一传统古早味月饼着迷。其中,“田畔豆沙月饼”在四里八乡最为出名。

“田畔豆沙月饼”多出自许强一家之手。秋日的田畔河静静流淌,墟里的人家、商铺依河而建。许强的饼店位于墟里的一条老街,饼店只有一块红底黄字的简易招牌,门口摆着一张小木桌,上面一个小托盘上码放着用白色油纸包着的月饼,数量不多。若不是常年飘出的阵阵饼香,很难惹人注意。

许强一家三代,在这小店里,烤了40多年的豆沙月饼。老父亲去世后,运营饼店的是许强以及他兄姐。最近几年,儿子许国华也继承了他的衣钵。一家人分工明确,许强夫妇承担的,是豆沙月饼的“灵魂”——熬馅。一个柴火灶,一口大锅,一只铲子便是全部的工具。大锅洗净,将事先熬制好的绿豆沙倒进去,加入黑芝麻磨成的粉,柴火灶大火烧开,期间不停地沿着锅底画圆搅拌防止粘锅烧焦。临近中秋,购买月饼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许强夫妇每天4点便要起床准备。一锅豆沙馅至少要熬制2小时,夫妇俩一天要熬七八锅,十多个小时的体力劳动。

另一边,姐姐和嫂子则在忙碌地掐馅包月饼。糖胶做的皮,吹弹可破,裹上一个圆溜溜的豆沙球,往雕花模具里一摁,再往桌上一拍,出来便是圆润漂亮的饼。一个月饼二两半,不需要称重,却个个匀称,重量不多不少,每10秒便可完成一个,靠的是40年的手艺。

负责烘烤月饼的,是许强1991年出生的儿子许国华。烘烤之前,黑白相间的豆沙月饼如翡翠白玉般整齐地放置在托盘上,许国华熟练地操作着烤箱,控制火候。炉子是老炉,烘烤期间,他需手动翻转托盘,防止受热不均匀。“这个炉子比我还老。”许国华说。作为许家月饼手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他也继承了父辈的“轴”。拒绝廉价半成品加工,做饼的一招一式,均严格按照祖辈的传统,一丝不苟。

小小的阳江传统古早味月饼,是游子心中的中秋滋味,连接起远方的家。秋日桂花飘香,便又是一年中秋节。

摄影/宋福亮

撰文/周雅

新闻推荐

22批次抽检月饼全部合格

我市开展节前食品安全检查行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