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西 昔日医疗洼地变身县域医共体建设样板
深夜,广东阳江市阳西县76岁的梁阿婆突然出现半边身子没力气、说不出话的情况,可能是中风!家人发现后决定立刻送去医院抢救。
送去哪家医院?往西去粤西地区备受基层患者认可的一家县级医院,需要近2小时车程;往东去阳江市人民医院,救护车跑一趟也需要1个多小时……
梁阿婆的病耽误不得,家人决定就近送往阳西县城。当天0时50分,梁阿婆被顺利送进阳西县人民医院,经过CT检查,医院立即为她开通手术绿色通道,成功挽救了梁阿婆的生命。
手术室外的家人松了口气,他们的不安不无道理,过去阳西县的医院条件不足,县里的脑梗、心梗病人只能送到阳江或广州做手术。如今,这些手术在县里都能做了。
阳西县医疗服务能力的巨大变化来自一场医改。这场改革的参考样板就是罗湖医改。除了阳江,罗湖医改还在浙江德清、福建尤溪、广西西林等地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百姓逐渐过上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日子。2019年9月,在广东召开的医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阳西在县域医共体建设领域的探索被推向全国。
1救护车往县外开
几年前的阳西县,路上若听闻救护车的警报声,不用猜,大多都是开往阳江市或周边地市,一些脑梗、心梗患者甚至要送到广州做手术。
长期以来,阳西县整体医疗服务能力都没能给居民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一组数据可以佐证:2015年阳西县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不足70%,乡镇卫生院甚至不足50%,县域内住院率在2016年还不足70%,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
“医疗水平不高,有效供给不足,病人不愿来。没有人来看病,好医生也就难以留住,慢慢地陷入恶性循环。”阳西县县长谭忠健坦言,阳西一直在寻求破解困局的办法,无奈旧疾还未解决,新的挑战又紧接而来。居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亟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改革东风罗湖来
为寻找一条适合阳西的医改之路,阳西县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前往江苏镇江、安徽天长、深圳罗湖等医改先行地学习考察,并邀请医改专家到阳西调研、支招,罗湖区卫健局局长郑理光三访阳西,罗湖医院集团院长孙喜琢也来了两次。
此时的罗湖医改已经得到国家乃至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在罗湖专家的介绍下,阳西对罗湖组建医院集团、实行法人治理和管办分开的做法有了深入了解。一番考虑后,阳西决定学习罗湖医改模式。
经过详细谋划布局,2017年11月,阳西县横向整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3家县级公立医院,纵向联合8家镇级卫生院,成立阳西总医院,同时将村卫生站纳入镇卫生院管理,探索构建县镇村一体化管理的紧密型医共体。
“我们要学习罗湖优秀的改革理念和手段,跟上大健康、大卫生的步伐,也要结合阳西的实际进行改良。”阳西县人民医院总院长洪家文说。
借助外力的同时,阳西积极培养内生软实力,一面广泛开展与珠三角地区大医院的合作,邀请专家下沉支援;一面选送优秀医护人员到省级、市级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在硬实力方面,阳西县增加财政支出用于妇女儿童医院迁建、县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和卫生信息化建设,并引进现代化手术室、高端信息系统和先进设备设施。
与此同时,医保总额管理、按病种付费等医保管理和支付方式改革,以及财政以事定费、以项目付费等制度,这些罗湖医改的重要经验被阳西活学活用,逐步落地并发展成为阳西医改的亮点。
新闻推荐
邮储银行阳江市分行组织党员参观廉政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