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发季防护措施不可松懈

阳江日报 2020-06-08 10:36

[摘要]防控措施到位,我市手足口病发病率相对较低

幼儿园对开学回园的儿童做好卫生防控工作。梁文栋 摄

让家长们头疼的手足口病又要来了。日前,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手足口病往往从4月起进入高发期,发病数甚至会陡增数倍,但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阳江市手足口病的发病率较低。然而,随着幼儿园陆续开学,手足口病仍存有反弹甚至爆发的风险。对此,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长、学校、托幼机构仍需做好儿童个人的卫生防控工作。

本报记者/吴梦媚

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90%

手足口病,通俗一点讲就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活接触等途径传播,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相比往年,今年阳江市手足口病处于较低发病水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文杰介绍说,从疾控部门目前监测情况看,今年阳江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0%,全市报告手口足病的病例以散发病例为主,暂未发现有重症或聚集性病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阳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儿童个人卫生有所提高,幼儿园停课,许多公共场所、商场等儿童娱乐设施关闭,阻断了手足口病毒孳生和传播的途径。

不过,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幼儿园陆续开学,阳江市手足口病仍存有反弹甚至爆发的风险。李文杰表示,如果孩子出现这两种情况时要小心,一种是手、足、口、臀部出现疱疹,另一种是疱疹性咽峡炎。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后,其手、脚、臀部和口腔内颊部、舌、口唇内侧等处可出现红色斑点,斑点逐渐发展成疱疹。由于“水疱疹”的症状会让部分家长误以为是出水痘,往往耽误了病情。

“最主要的辨别方法是,水痘疱疹个头稍大且皮薄,奇痒不止,但一般不出现在手掌,且口腔不会溃烂。而手足口病的疹子主要分布在手、脚、臀部及口腔,躯干很少,最主要特征是痒感不明显。”李文杰告诉记者。

成人也可能是病毒携带者

据了解,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也可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成人亦可感染手足口病,而且往往只是病毒携带者,一般只是手足出现疱疹,不会发烧,有的甚至没有症状,但是成人会成为手足口病致病病毒的携带者,有可能传染给孩子的。因此,家长外出回家照顾孩子前,也一定要清洁好双手,家有二孩的家长,除了要隔离患儿和健康宝宝之外,在照顾完患儿之后也应该彻底清洁双手,再照顾健康宝宝。

李文杰介绍说,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医生通常会建议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此时家长的密切观察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患儿出现持续的发烧、抽搐、手脚抖动、肢体无力、嗜睡、手脚冰冷等情况,家长应立即将患者送去医疗机构救治。”李文杰表示,这些是导致重症的前期症状,如果得到及时的治疗,或可避免患儿的死亡。此外,手足口病病症由轻转重的时间很短暂,可能患儿上午还在玩耍,晚上即可能出现重症症状,因此患儿家长不可掉以轻心。

有家长感到疑惑:手足口病是否能让孩子产生抗体?李文杰解释说,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种,他们之间没有互相交叉免疫,也就是说,刚得过一次手足口病又可能感染另一种病毒而再次染病。即使是同一型的病毒在人体内产生的免疫力也不持久,更不会终生免疫,孩子重复感染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因此,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里,家长需做好长期的防护措施。

打疫苗是最有效

的预防措施

“家庭预防手足口病关键是勤洗手。”李文杰介绍,家长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外出回来要洗手,打喷嚏后要洗手,家长接触儿童前自己也要先洗手。另外,要经常彻底清洗消毒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勤晒衣被,减少孩子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的次数,以防被感染。

对于手足口病,保护易感人群的最好方式是接种疫苗,做好预防,尤其对于6个月至3岁的孩子要尽早接种疫苗。接种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程序很简单,基础免疫接种2针剂,间隔1个月,适合于6个月以上幼儿。家长可带幼儿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点自费接种该疫苗。

此外,学校和托幼机构也应做好以下四点:保持课室的通风透气;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食物要煮熟煮透,学生或儿童的食具要彻底消毒;每天至少对课室、窗门、课桌、地面、玩具等消毒1次;加强晨检工作,发现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儿至少要隔离治疗10天以上方可回园回校。

新闻推荐

大爱无疆 立碑塑魂 浅析雕塑家许鸿飞抗疫群像特色

《火神山建设者》(雕塑)许鸿飞作●林迎庚子年春节前夕,得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身居异国的许鸿飞便有点按捺不住了。其时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