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长大后才懂你
[摘要]三名消防员父亲节向父亲深情告白:
图①:工作中的梁宗浩。图②:在营区休整的王汝再。图③:韦智锋陪伴自己的孩子。 受访者 供图
■ 本报记者/王雄基
消防员是一个没有父亲节的职业。训练、出警、待命,消防员以营房为家,即使家就在本地,也难以有回家的假期。6月21日父亲节,市民在家或在朋友圈里表达对父亲感激和思念的同时,记者来到江城区城东消防站,听消防员讲述他们和父亲的故事。
王汝再:
父亲不知道我有多感激他
2019年4月,在阳西县政府专职消防队当专职消防员的王汝再,通过了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招录考试。王汝再临出发去广州培训前,收入不高的父亲怕儿子囊中羞涩,直接在微信给王汝再转了2000元,却什么话也没说。
“父亲性子很倔,他认定有道理的事情,从来不会多过问。”但也因为父亲的倔强脾气,父母两人在家没少吵过架,跟母亲更亲近的王汝再会护着母亲说话。王汝再说,父亲当时会感觉整个家都在帮着母亲,像是被孤立一样。对此,王汝再早几年便有所反思,认为自己做得不对。
王汝再从阳西县来到江城消防站,距离自己的英雄梦越来越近,但也离家越来越远。作为一名消防员,王汝再除了每年一次的年假,大部分周末只能留在队里待命。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少了,但王汝再随着自己的成熟更加能理解父亲的不易。
“有一次我见到父亲光着膀子,才发现他原来是那么瘦。”王汝再说,以前知道父亲挺瘦的,但那次见到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愧疚。作为一名男生,王汝再有许多话没办法和父亲亲口倾诉。“我父亲可能不知道我有多感激他。他觉得我们两父子关系就是平时互相关心一下,但其实我心里对他充满了感激。”
梁宗浩:
父亲叫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梁宗浩的父亲是阳东区大八镇一名普通农民。背朝黄土的生活,塑造了父亲朴实且沉默的性格,这种性格也通过家庭的教育,传到了梁宗浩身上。性格沉默但内心极为细腻的梁宗浩记得不少和父亲的故事。
小时候,梁宗浩的父亲因为忙着生计,对梁宗浩一直管教宽松。除了种地,梁宗浩的父亲还要去附近的一家砖窑烧砖挣钱补贴家用。从小懂事的梁宗浩放学后便会跑到砖窑替父亲看火,让父亲能抽出时间去地里除草灌溉。梁宗浩在家还会帮着晾晒青瓜,用来制作阳江人喜爱的“瓜咸”。
然而,到了初中的梁宗浩或许是进入叛逆期,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会和朋友一起到网吧上网。后来一次逃课去网吧上网被发现,父亲带着母亲一起到网吧把梁宗浩叫了回来。讲到这段经历,梁宗浩有些沉默,觉得对父亲有些愧疚。
也是父亲的这辆摩托车,曾多次带着生病的梁宗浩疾驰在看病的路上。“父亲不怎么爱说话,但是他对我很好。”梁宗浩说,初中时一次大雨,他一手撑着伞骑自行车放学回家时,撞倒了同村一名七八十岁的婆婆,父亲知道后骑着摩托车带婆婆去医院治疗了几个月,但没有因此指责过梁宗浩。
2019年4月28日,刚考上消防员的梁宗浩要踏上前往广州培训的客车,父母从大八镇赶过来给梁宗浩送行。梁宗浩还记得那天敲锣打鼓的情形,父亲叮嘱梁宗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韦智锋:
成为父亲后才懂得父亲二字的责任
今年是韦智锋来到市消防救援支队的第九年,也是他没有和父亲一起过父亲节的第九年。电话和视频聊天是父子二人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
韦智锋的父亲是广州一名个体户。虽然只隔了200多公里,忙碌的工作让韦智锋每年只有两三次机会回到广州探望家人。在韦智锋看来,母亲才是唯一能长久陪伴在父亲身边的那个人。
2016年,在阳江组建家庭的韦智锋有了自己的小孩。从原生家庭脱离,到自己组建家庭,成为父亲的韦智锋对父亲二字的责任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能以成年人的要求去要求小孩,要多陪伴在小孩身边,是韦智锋作为父亲对自己提出的两点要求。
韦智锋向记者举例说到,有一次一名同事的小孩来消防员营区探望他,小孩进来后见到每个穿制服的人都跑过去喊爸爸。“没有陪伴,小孩子对爸爸的印象只剩下了一身制服。”韦智锋说,要做一名合格的父亲,首先要有足够的时间去陪伴孩子。
而想起自己的父亲,韦智锋脑海里想到的便是父亲做饭的样子。“他做饭菜很好吃。”韦智锋说。他参加工作后,父亲的身体不像以往健康,开始手疼脚疼,最近还掉了牙齿。父子二人通过视频互相关心对方的状况。至于和父亲的感情交流,韦智锋认为并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表达,只要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儿童关爱体系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