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饮料注意均衡适量
[摘要]盛夏催热“饮料经济”,医生提醒——
消费者在超市选购饮料。
夏天来临,气温升高,饮料在消费者日常饮食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如今市面上饮料品种繁多,果蔬汁、碳酸饮料、茶饮料……各种饮料换上醒目的新衣琳琅满目地摆在商超及店铺货架上。笔者走访发现,不少饮料还打出“无糖”“维生素”“运动”等招牌,受到消费者欢迎。文/图 林娜娇
饮料受年轻消费者热捧
6月15日,笔者走访城区多家超市发现,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酸菌饮料、茶饮料、蛋白饮料、风味饮料、咖啡饮料、植物饮料以及各类运动功能饮料摆满了货架。
在某大型超市,饮料的摆放区特别显眼。消费者市民刘先生挑选了一箱柠檬味的茶饮料。他说:“这款港式的柠檬茶饮料有清新的柠檬味,且口感不涩,放到冰箱里冰冻一下再喝,解渴又消暑。还可按自己的口味挑选正常糖或低糖的。”该超市工作人员称,进入5月份以来,该超市饮料的销量在逐步回升。
季节性的商机,谁也不会错过,不仅是大型卖场、超市,还是线上网店及其他新兴渠道。笔者在某网购平台发现,某品牌一款新研发出的白桃味气泡水饮料热销,成为了网红产品,月销量达4万多盒,深受消费者欢迎。
据了解,年轻人是各类饮品的主力消费人群,对饮料品质有更高要求,其中不少人喜欢选择果蔬汁饮料,“感觉喝着健康”。新达城一家饮品店的负责人告诉笔者,该店5月份饮料销量开始提升,比较受欢迎的夏季饮品主要是果汁、水、碳酸、能量轻饮等。果汁、冰茶等各类降温饮品尤其受顾客青睐,销量均比上月有所增长。
无糖饮品只是相对健康
“近几年,无糖饮料越来越多,一开始是像可乐这种碳酸饮料出了无糖款,后来乳酸菌饮料、功能性饮料等各种类型都推出了低糖无糖的产品。”马曹路东珠大酒店附近一家便利店老板黄女士告诉笔者,同类饮品中,年轻顾客更倾向于买无糖款。很多人觉得,既然包装上标注了“无糖”“低卡”,便可以大胆放心喝、不怕胖。那么无糖饮料,是否真的不含糖且健康?
笔者查看相关标准发现,“无糖”“零卡”并非不含任何糖分热量。食品每100克或100毫升含糖量不超过0.5克,就可以称作“无糖”,热量不超过17千焦或4千卡时,就可标注为零。业内人士指出,标注“无糖”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真正的无糖,即完全没有添加糖分,如无糖乌龙茶、原味苏打水;另一类则是使用代糖,用安赛蜜、蔗糖素和阿斯巴等甜味剂做替代,热量较低。一些饮料主打“加纤维”,是指饮料中加入了可溶性的膳食纤维。
阳江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医生杨其辉医生建议,这类饮料只是相对健康,可作为替代性选择,但消费者一定要避免走入看到“无糖”“零卡”等字样就认为完全健康、可以无限畅饮的误区。他表示,无论是哪一种饮料,务必要适量、均衡饮用,须知超量就是负担。
乱喝功能性饮料有危害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怎样更健康选择饮料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杨其辉认为,应当尽量少喝或者不喝饮料。因为饮料含有很多糖分,以及色素、香精等添加剂,他建议选择矿泉水、低糖茶饮料。喝饮料不能替代饮水,消费者应培养自身多喝水的习惯。
功能性饮料到底该怎么喝?杨其辉表示,功能饮料在某些特定场合确实能对人体发挥功效,比如人在剧烈运动之后喝运动型饮料,饮料中的电解质和维生素可以迅速补充人体机能,咖啡因也会刺激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重新兴奋起来。但人在没有出汗的状况下饮用运动型功能饮料、饮酒的同时喝运动型饮料或运动后过多饮用这类饮料,电解质中的钠离子和咖啡因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产生心慌、烦躁的现象。
此外,这种饮料中大多含有咖啡因、硫胺素、核黄素、烟碱酸等非人体必需成分,人体对这些物质都有最大耐受量,一旦超出耐受量,可能会引起人体不适。而营养素饮料中的人体必需营养成分也有最大耐受量,饮用过多,同样会破坏人体机能平衡。
新闻推荐
阳江两大省级实验室启动建设 一批院士专家进驻,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动能
南方日报讯(记者/张俊杨世华)6月18日,阳江市举行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阳江海上风电实验室)、材料科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