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绘毛主席画像

阳江日报 2020-04-26 13:21

阳江知青梁凌1971年绘的《毛主席去安源》卓中/收藏

阳江画家黄开畅在绘画毛主席像 黄华筝(黄开畅女儿)/摄

毛主席各类画像(版画) 竞俊/收藏

当时,在许多建筑物的墙上,都会以版画的形式绘上毛主席的画像

1969年大礼堂上方绘画着《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十四军美工队当年绘制的领袖画像 林相/收藏

广州1949年10月14日解放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斩断了国民党军队的西逃之路,在阳江白沙到平冈一带,围剿西逃的国民党部队。

10月24日,阳江解放。二野四兵团十四军军长李成芳和粤中纵队二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郑锦波,首次进入刚解放的阳江城。

10月26日,阳江围歼战结束。这场战斗是解放军渡江以后的十大战役之一,把国民党的4万军队的大部分歼灭了,为解放海南岛以及西南扫清了很多障碍。

人民政府准备于11月7日在县立中学隆重举行庆祝阳江解放大会。解放军首长亲自到刚复课的阳江县简易师范学校,要求突击画一幅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巨幅画像。

接到任务后,当时阳江美术教师许章衡找到学生林德宏,一起准备好绘画材料,用桐油调油彩,做好画架,站到柜台上作画。几天后,解放军首长来检查验收,对画像很满意,赞扬了阳江的美术工作者具有相当高的绘画水平!

庆祝阳江解放大会有三万多人参加,会后举行了大巡游。巡游队伍扛着“朱毛”画像,由舞龙队开路,从南恩路转太傅路、河堤路、龙津路……阳江民众夹道观看,同庆解放。

11月16日,阳江美术教师许章衡和画家冯明、杨青,学生林德宏、林湘、关国钦等一群阳江儿女投笔从军,报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第14军“美工队”,参加解放祖国的大西南。

解放军解放昆明的入城式,需要绘制毛泽东和朱总司令的画像,这个任务安排十四军“美工队”完成。许章衡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带领阳江新兵上阵,出色完成了绘画工作,陈赓司令员高兴地表扬了这班阳江画匠。

1968年7月1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两报一刊”以彩色单页形式隆重发表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该画由北京院校学生集体创作,刘春华等执笔。作品歌颂毛主席1921年秋去安源,亲自点燃了安源的革命烈火。《毛主席去安源》单张彩色印刷数量,累计达9亿多张,极一时之盛。阳江一中美术教师陈安华带着对毛主席的敬仰之情,画了一幅大约宽2.5米,高约3.5米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悬挂在南恩路原县工人文化宫旁的一座民房骑楼上方,引得民众驻足观看。

1971年,上山下乡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九师十四团的阳江知青梁凌,在该团司令部的一堵墙上,也绘制了一幅宽约3米,高约4.5米的巨幅宣传画《毛主席去安源》,受到该团政委池波的表扬,知青梁凌后来被提拔到该团司令部工作。

为了营造革命的气氛,1966年至1970年,各地开展“红海洋”活动。在街道的店铺门面、广场、机关、学校的墙壁涂饰红油漆,再用黄油漆写上各种革命标语和毛泽东语录,并画上毛主席头像、向日葵、红太阳的版画图案等。

当时阳江各地也投入到这场“红海洋”的浪潮中,主要街道几乎所有骑楼的门柱都画上了领袖头像,配以“葵花向太阳”的衬托,一时带旺了阳江城数家油漆工厂。

此期间,阳江画家黄家恒画了一幅毛主席的挥手画像,要好几个人扛着参加游行活动。1974年,他为阳江人民礼堂也绘画了一幅大型毛主席画像,挂在舞台后墙中央。1976年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在亿万军民沉痛悼念期间,原阳江县宣传文化部门抽调一批美术人员,集中绘制毛主席巨幅画像,供本县人民礼堂、县委小礼堂及部分县直机关会场悬挂。绘画巨幅毛主席像的美术人员有唐悦泉、蔡祥焕、黄开畅、梁克宗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在平冈文化站工作,后被借调到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创作的美术作者黄开畅,与当时前来阳江县文化馆学美术的许鸿飞等一起,受到县文化馆美术辅导老师唐悦泉、周彬等的指导,掌握了毛主席像的绘画技法,积极开展工作。

绘画毛主席像美术人员作画的地点是县人民礼堂,由于毛主席巨幅画像高达数米,他们先用竹篙、木板搭起架子,画框绷上油画布,倚靠在架子上。作画时,借助方桌、长凳、竹梯等用具开展工作。

美术人员放样的办法一是“打格”放大描图,二是晚上用幻灯机把人像底片投射到画布上,再用粉笔勾画出轮廓,接下来分色块绘画。

阳江这班美术人员绘的毛主席画像不仅与主席标准像相似,而且画中的毛主席目光带着慈祥的微笑,又带有领袖的威严,让观者不禁心生敬仰之情。

新闻推荐

“宅家”亲子阅读共同成长

市妇联推出亲子线上阅读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