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精神双脱贫 学习强国拿高分
[摘要]在扶贫干部的鼓励帮助下,双滘村残疾贫困户李业朋走进车间成了“上班族”
■ 本报记者/林显军 见习记者/曾宇萍
4月7日早上,吃过早饭后,李业朋便往村里的扶贫车间走去,裁缝好的衣服一摞摞放在面前,他一件件拿起来仔细地剪线头,打包装。这是他上班的第六个月,开始适应并有些喜欢上这种日子。
今年47岁的李业朋是阳春市双滘镇双滘村村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患小儿麻痹症,双腿落下残疾。他过去一直靠着低保生活,平时独居在家,与左邻右里交流不多,日子过得有点孤苦。
改变发生在2019年5月,来自珠海市委宣传部的刘瑞明到该村驻点扶贫,并成为村第一书记。
彼时,扶贫工作组和村两委在双滘村掀起了一阵学习热潮,全村党员利用“学习强国”APP学时政、看新闻、晒积分、比学习,在群众中也带动了一批学习积极分子。
刘瑞明到村后,就挨家挨户拜访贫困群众,了解脱贫情况。他分析,残疾导致的自卑心态,因为缺少交流造成思想封闭,是李业朋难以脱贫的根源。趁着这股学习热潮,刘瑞明指导他下载“学习强国”APP。刚开始时候,李业朋操作不熟练,刘瑞明便手把手教他使用。
“学习强国”点燃了李业朋的学习热情,2019年7月,李业朋加入了双滘村群众学习强国群,每天霸屏学习,积分一路飙升。“他有时候晚上会发信息给我,说自己还在答题。在村里碰到我,他也会告诉我已经拿了多少分。”刘瑞明说。
也是在7月,扶贫工作组引进了制衣企业,在双滘村建立扶贫车间,吸纳村民就业,并优先安排贫困户。刘瑞明见李业朋学习劲头正足,便趁热打铁,鼓励他到扶贫车间上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起初李业朋很排斥,一听到工作就摇头,说自己从未上过班,腿也不方便,一干活就头晕。
刘瑞明没放弃,带着李业朋到车间实地参观,还找来扶贫车间的老板和已经就业的其他贫困户,一起动员。在“学习强国”上看到有脱贫攻坚的典型事迹,便第一时间转发给李业朋。“我经常跟他讲,哪怕一天去两个小时也可以,但一定要尝试一下。”
在“软磨硬泡”下,2019年11月,李业朋终于走进了扶贫车间,刚开始一天工作两三小时,经过一个月磨合,就自觉地成为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有时候甚至晚上还去加班。“在家坐着也是坐着,但在工厂多干活了,每个月的工资也多了。”李业朋对记者说,扶贫车间按件计费,多整理100件衣服,就多拿10元。
2019年12月末,李业朋领到了人生第一份工资,共500元,他把钱存到银行后,特意拍了存折照片发给刘瑞明。厂长李传锦说,现在无论刮风下雨,都会看到李业朋在工厂,每月工资已经达到千元左右。
现在,李业朋每月的工资收入已经超过了低保金,年末还有村里的扶贫产业分红。4月7日,李业朋在“学习强国”的积分达到了9781分,在双滘村的学习群里,稳稳排在前三名。通过学习,李业朋增强了自信,也掌握了一些技能。
李业朋的房子离工厂不远,是2017年建的安居房,一室一厅,面积不大但明朗干净。在新房子的门口,贴着一副春联——“吃水不忘挖井人,温暖感谢共产党”,横批是“党恩赐福”。这是今年春节,李业朋找到刘瑞明和村干部商量写出来的。
图:李业朋在村里的制衣厂工作。谭文强 摄
新闻推荐
部门关爱春城街道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