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侦察兵”
[摘要]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陈星红直面病患参与流调工作
■本报记者/张 影
“去加班。”1月22日晚上,陈星红给家人留下一句简单的交代,便匆匆离开了家,自此再无一天休息。对此早已习以为常的家人没有过多地追问。
陈星红是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她说:“我的工作就如侦探小说里的福尔摩斯,总要第一时间深入现场,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不管再困难曲折也定要将‘真相’弄个水落石出。”
这一仗,已做好一切准备
陈星红也是参与阳江市新冠肺炎流调工作人员之一。1995年,刚参加工作的陈星红便与疾控结缘。25个春秋,不论是在阻击禽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等暴发疫情时,还是在台风“黑格比”“山竹”等自然灾害侵袭时,总能看到她奔赴现场的身影,已然是传染病防治战线上的一员“老兵”。
“如果说临床治疗是减少存量,那流调工作则是减少增量。”不像医生、护士那样被人们熟知,流调员更像是一群默默奉献在战场的“影子英雄”。他们通过追溯患者的感染源、活动轨迹、接触人群,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判定,从而阻止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去年底,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习惯与传染疾病“为伍”的陈星红便开始密切关注事件进展。这一仗,她已做好准备。
“我们收治了三名来自武汉的发热患者,请求流调采样!”1月22日晚10点,陈星红依然伏在案头忙碌,一通紧急电话犹如集结号,她提前走上了防疫战场。
夜色沉寂,一路驱车。穿戴好厚重的防护装备,陈星红与同事进入市人民医院隔离区,现场采集疑似病人咽拭子并将标本送检,随即对患者发病前14天内的旅居史展开调查。直到1月23日凌晨1点左右,被调查对象的活动轨迹才渐渐浮出水面,但在陈星红看来,这次流调已经算是很“顺利”了。
陈星红说,每次流调除了凭借专业技术和多年经验,逐一“破局”帮助新冠肺炎患者慢慢找回记忆外,还要像侦探一样,对相关接触者反复确认核实,不放过任何细节,探查患者对行动轨迹可能存在的隐瞒和疏漏。
争分秒,与疫情蔓延竞速
时间,是流调员最在意的。不敢有片刻的停歇,从医院赶回市疾控中心,陈星红与同事立即着手整理流调资料,撰写初步的流调报告,这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凌晨4点,市疾控中心依旧灯火通明,经过揪心的等待,病患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战“疫”正式打响。
这一夜,注定无眠。
晨光微熹,忙完手头的工作,陈星红看了看时间,时针已指向了6点。“大家精神都高度紧张,没有一点睡意,只想着争分夺秒,快速准确找到密切接触者,每晚一步都可能出现新的感染者。”顾不上休息和吃早餐,一夜未合眼的陈星红又马不停蹄赶往确诊病例暂居的海陵试验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
春节前,不少外地游客来海陵岛度假,这让流调工作难上加难。从1月23日起,陈星红接连3天不分昼夜,入户对游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饿了就用面包和开水充饥,累了就地稍作休息。除夕夜,与家人通电话都成为奢望。
随着新冠肺炎患者的增加,密切接触者的数量增多,加班加点工作成为陈星红的日常。“已经忙到没有时间概念,生物钟也全乱了。”陈星红打趣地说,“又见不到妈妈”几乎成了女儿的口头禅。因为,她要么是不着家,要么就是早出晚归。
疫情在,防护服不能脱下
流调员最常出入的是感染区,和患者近距离接触,工作量大,危险性高,被称为“疫”线的“尖刀连”“侦察兵”。作为传染病防控科科长,每一起疫情、每一个病例、每一个密切接触者或潜在密切接触者、甚至是每一个重点人群,陈星红都深入到疫情最前线,直面患者,开展严谨、深入、及时、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摸清每一例病例的发病过程以及发病前后的活动轨迹。
“有恐惧或担心吗?”“除了精神高度紧张,心里没有一丝犹豫,也没有一丝担心,感受更多的是肩上的责任。”陈星红坦言,作为一名有着25年疾控工作经历的“老兵”,大大小小的疫情经历过不少,给她带来丰富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也让她在与未知病毒面对面交锋时多了几分勇气和从容。
“妈妈,你好棒,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2月初,半个月不着家的陈星红刚进家门,就收到了女儿的表白。令陈星红没想到是,这次疫情让她收获了意外之喜:女儿更加懂事了,丈夫也调整了作息,包揽了家务,疫情似乎让所有人都有了“成长”。
3月6日,阳江市所有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陈星红说,疫情还在,自己的防护服还不能脱下。
新闻推荐
除烧烤店外,我市其他餐饮服务单位有序恢复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