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台大功率海上风电整机下线,首批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全产业链加快发展 阳江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结硕果

南方日报 2019-12-02 06:16

11月29日,明阳阳江智能制造中心举行量产及MySE8-10MW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仪式。资料图片

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场首批机组并网发电。受访者供图

11月29日,明阳阳江智能制造中心举行量产及MySE8-10MW海上风电机组下线仪式,标志着阳江具备风电整机生产能力,该市风电装备制造业取得重大突破;同日,中广核南鹏岛和三峡沙扒两大海上风电场举行首批机组并网发电仪式,标志着阳江海域风能正不断转化成电能,该市能源产业正式迈入海上风能大发展时代。首台8MW级整机下线、首批海上机组并网,阳江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正全面提速。

阳江立足“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海城市”的战略定位,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海上风电发展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去年全省推进海上风电建设现场会精神,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战略机遇,举全市之力打造集资源开发、研发设计、装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营维护为一体,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风电全产业链,加快建设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和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基地,为广东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为沿海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协同发展,打造全省风电产业发展主战场作出阳江贡献。

目前,阳江风电产业已成集聚发展之势,从海上风电开发到风电装备制造、海上风电“一港四中心”的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已初步形成,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正加速崛起,阳江风电产业正成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上的优势产业集群和新增长点,成为阳江现代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

首台海上风电8MW级整机下线

11月29日上午,明阳首批5.5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量产和8兆瓦级大机组下线仪式以及中广核南鹏岛、三峡沙扒首批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仪式同时举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张传卫、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副总经理王良友、副总工程师程永权,以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南方电网、华能集团南方公司、中广核阳江海上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全国海上风电开发、风电装备制造知名企业代表及行业专家齐聚阳江,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明阳阳江智能制造中心位于阳江高新区,总投资15.5亿元,一期叶片厂已建成投产,当日投产的二期整机装备厂主要生产大型海上风电整机及关键部件,年产量300套,同时设立一个风电产业研发中心,年产值达100亿元。此次下线的MySE8.0-10.0MW海上风电机组由明阳自主研发设计,应用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具有年发电量大、效率高、轻量化、抗台风等特点。

明阳整机项目的投产,对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业意义重大,意味着阳江风电装备制造实现从关键零部件生产到整机集成的跨越。

广东(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作为广东唯一、率先发展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面积7.4平方公里,目前已有17家总投资近200亿元的风电装备制造项目落户,涵盖风电整机、叶片、电机、塔筒、海底电缆、轮毂、电梯等系列风电关键装备部件。无论是落户企业数量、规模,还是产业链完整度,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业已走在广东乃至全国前列。

目前阳江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共有4个项目投产,覆盖零部件到整机的完整链条,阳江风电装备制造实力显著增强。整机项目的投产,也大大激发了阳江其他风电制造在建项目的建设热情。据了解,山东龙马铸造项目正加快首期厂房建设,金风科技整机已进行主体工程基础施工。根据规划,到2020年底,阳江风电装备制造基地风电整机年产能将达300套以上,到2025年,年产整机500套以上,风电装备制造业年产值达1000亿元。

首批海上机组并网发电

中广核南鹏岛和三峡沙扒海上风电场首批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是阳江海上风电开发史上的一件大喜事。

阳江是广东海上风电开发主战场,已于去年底前完成18个共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占全省核准总数近1/3。当阳江海上风电场发的第一度电进入电网,意味着阳江成功打开了海上风能这个巨大的能源宝库,随着规划风电机组不断并网,源源不断的风电能源将从阳江海域输送到千家万户,为广东及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充足的清洁能源保障,阳江将成为全省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海上风电基地,成为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当前,阳江正全面加快海上风电场建设。在建或即将建设的海上风电场由三峡、中广核、中节能、粤电、华电、明阳等风电开发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连片化、整体化开发。其中,在建有4个共13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分别是中广核南鹏岛40万千瓦、中节能南鹏岛30万千瓦、三峡沙扒30万千瓦和粤电沙扒30万千瓦项目,总投资达260亿元。截至目前,四大风电场陆续进入风机吊装和并网发电阶段,中广核南鹏岛和三峡沙扒项目共有5台机组并网发电。到2020年底前,四大风电场将全部建成投产发电,年发电量约36.4亿千瓦时,年产值达31亿元。

阳江其他已核准海上风电项目也正加快推进建设。其中,第二批5个共170万千瓦海上风电浅水区项目正进行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预计在2021年底前建成投产;近海深水区9个共7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也正开展前期工作。预计到2025年,阳江市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部建成投产,投资近2000亿元,年产值达250亿元。

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加快构建

海上风电开发全面推进、风电装备制造集聚成链。依托风电产业的先发优势和集群优势,该市正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谋划推动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建设,全力引进研发、认证、检测、运维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全力打造风电产业“一港四中心”,即南中国海海上风电母港、风电产业创新中心、认证中心、大数据中心、运维中心,构建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让阳江成为风电产业集聚发展的热土。

今年6月,2019年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在阳江召开,吸引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企业家代表和专家学者参会,极大提升了阳江风电产业的知名度,促进了阳江风电与世界一流企业的交流。会上,一批风电研发、母港建设、人才培养等重点项目落户,助力阳江风电迈向产业链中高端。

目前,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大会上落户的项目正加快建设。国家级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南海海上风电风险研究中心等项目已签约落户,东方电缆牵头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和产业创新中心正加快推进,明阳集团牵头设立的海上风电研发中心、三峡牵头的海上风电运维中心和中能建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及北京鉴衡认证中心牵头设立的产业大数据中心正稳步推进;金风大学在阳江设立风电人才技能培训分校以及明阳智慧与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的明阳新能源学院也正全面推进。

为加快风电母港建设,阳江利用阳江港现有条件,大力引进船舶、吊装、仓储、应急保障和运维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的海上风电母港。目前,阳江港#13、#14、#15码头正加快改造建设,为风电装备出海提供高效港口服务。此外,总投资12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的广东(阳江)风电产业发展基金已揭牌运作,为风电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撑。

风电产业是典型技术密集型产业。8月底,“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阳江分中心正式获省批准建设,实验室将汇聚国内外顶级专家,加大对海上风能开发“卡脖子”课题的攻关力度,助力阳江成为海上风电技术创新策源地和技术转化应用地。11月2日,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式动工建设,将于2021年9月开始招生,学校拟设机械与能源工程等专业,将为阳江海上风电开发及风电装备研发制造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阳江风电产业正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不久的将来,一个集海上风电研发试验、检测与认证、装备制造、港口服务与施工安装、运行维护与管理、大数据利用、金融租赁、人才培训、国际交流展示等全产业链高度一体化、国际一流的风电产业基地将在阳江成为现实。

撰文:张俊陈瑞锋陈文教

统筹:杨世华

新闻推荐

宝宝多汗别慌张,可能只是生理现象

(资料照片)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困惑:宝宝怎么这么爱出汗,连睡着了也是满头大汗的,这是缺钙了,还是身子太虚弱了?需不需要进补?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