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工作须全民参与
[摘要]今年前10个月我市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例221例,同比下降14.7%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进入市戒毒所采血检测艾滋病。受访者供图
今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11月28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前10个月全市报告新发现感染者和病人221例(不含港澳台、外籍人员),同比下降14.7%,其中新发病例中异性传播占83.7%,新发病例老龄化较为突出,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了47.1%。
当前,性传播仍是阳江市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防艾工作任重道远,须全民参与,不可松懈。
■ 本报记者/简梅芳
1
总体疫情呈
持续下降态势
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阳江市不断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监测检测、高危行为干预、母婴阻断及抗病毒治疗等综合防控工作,建立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艾滋病病毒可经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经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传播、母婴传播及注射毒品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实施扩大检测策略及治疗“一站式”服务,及早发现感染者并开展抗病毒治疗。目前,阳江市艾滋病总体疫情呈持续下降态势,2012年至2018年,全市新发现病例每年平均下降6.3%,预计2019年新发现病例数将低于300例。
2
性传播和老龄化不可小觑
根据市疾控中心艾滋病疫情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全市新发病例221例,性传播是主要途径,其中异性传播感染比例达到八成以上,同性传播感染比例上升至6.3%,注射毒品传播感染比例为5.9%。
该负责人表示,近九成异性传播感染病例存在婚外异性性接触史,异性人口基数大,传染源分散,导致性传播感染途径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控制。同时,由于男男性行为人群交往方式和性行为方式的特殊性,控制该人群艾滋病传播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难题。
在新发病例中,50岁及以上中老年病例所占比例高达47.1%,老龄化趋势明显。该负责人分析,由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性病、艾滋病知识,性行为中较少采取保护措施,并且多是选择比较隐蔽的低档娱乐场所参与商业性性交易。此外,低档娱乐场所的女性性服务人群的安全套使用率低、梅毒感染率高,且多服务于老年人和低收入人群,隐蔽、分散、流动性大,干预控制措施落实难度大。
3
主动检测尽早筛查是良方
“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市疾控中心会组织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月系列活动。”该负责人表示,预防控制艾滋病,检测是发现和控制传染源的首要环节。
阳江市每年在医疗卫生机构、出入境检疫及羁押人员等人群筛查约36万人次,但今年新发现病例中仍有三成以上的病例处于艾滋病发病期。这是因为人体感染艾滋病后有7-10年的潜伏期,潜伏期没有任何特别的症状,导致不少人延误时机。
该负责人提醒,曾经有过卖淫、嫖娼、多性伴、同性性行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等高危行为,且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人群;曾经在血液安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接受过输血或输用血液制品的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的妇女所生的子女;配偶或性伴侣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阳性的人群,都属于高危行为人群,要尽早筛查。目前全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都可提供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服务。
知多D
如何预防艾滋病?
预防经血液传播:远离毒品,不共用注射器吸毒;生病时到正规的医院看病,避免被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注意输血安全;不共用可能会刺破皮肤的用具,如剃须刀、修脚刀等;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等。
预防经性接触传播:遵守性道德,洁身自好;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得了性病或怀疑有性病应尽早到指定医疗机构或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预防母婴传播:及时接受婚前或孕前HIV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感染艾滋病的妇女怀孕分娩期间应及时在定点医院接进行药物阻断,预防婴儿感染HIV病毒。
新闻推荐
阳江市金融消费纠纷典型案例之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