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老年人重塑社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阳江日报 2019-11-20 12:51

据11月18日《阳江日报》报道,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保健产品消费引发的问题日益凸显。11月1日,《北京市老年人保健产品消费认知及消费状况调查结果》对外发布,将近8成老人遇到过保健产品广告宣传夸大其词或与实物不符的问题。据记者调查走访得知,阳江市老年保健产品夸大推销的情况也有不少。

近几年,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经常披露老年人中了保健品陷阱的事件,媒体呼吁年轻人要给予老年人情感关怀,引导老年人理性消费,但是老年人陷入保健品消费陷阱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老年人期望通过保健品增强自己的身体健康、某些不良商家不断采取新的手段来骗取老人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老年人缺乏社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中的个体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所在群体的压力,而在直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该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社会归属感的一种表现。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中,虽然各自的需求不同,购买倾向不同,但受其归属心理的影响,居住在附近区域的老年群体,为了实现小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会形成一致的消费行为。当某个消费者周围的老年朋友对某种保健品十分赞赏、肯定后,就会促成其本人去购买。另一方面,老年人离职退休后,社会价值感突然降低。保健品推销人员正是利用他们这一心理因素,奉承他们当年的“风光无限”,邀请他们去体验产品、发表有利于产品的看法、说服他人参与体验等等,都能彰显老年人的自身价值。

有效避免老年人陷入保健品陷阱,家庭和社会都有责任帮助老年人重塑社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家庭里面,老年人退休后,年轻人要多和老人交流,了解老年人的内心想法,是希望继续工作发挥余热,还是回归家庭悠闲生活,或者发展兴趣爱好等等,要倾听和尊重他们的想法,肯定和支持他们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获得新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社会上,相关单位、社区和街道也要重视关爱老年人,建立诸如老人大学、老人俱乐部等有利于老年人彰显自我价值感的社会组织,如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组织学习班、教学班,让有特长的老年人当老师授课;定时举行一些展演、比赛活动,让老年人经常亮亮相等等。同时也可以组织老年人学习科学的医学知识,用医学知识武装头脑,帮助老年人认识到保健品不能治病,从而抵制保健品推销机构的诱惑。

新闻推荐

理性消费谨防老年保健品陷阱

■本报记者/郑琛琛随着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保健产品消费引发的问题日益凸显。11月1日,《北京市老年人保健产品消费认知及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