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成了家庭作业“监工”

阳江日报 2019-11-13 14:51

[摘要]花样“打卡”交作业,家长疲于应付——

打卡学习成了朋友圈一个特有现象。林娜娇 谢汝霞 供图

作为社交工具,微信和QQ如今被广泛应用于提交“作业”,一些家长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将打卡和朋友圈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亲子阅读计划打卡第18天、古诗阅读打卡第42天、英语单词积累打卡第38天、奥数挑战打卡第58天……诸如这样的“打卡”,成了时下热门的学习方式。然而,这样的学习方式真的有效吗?参与打卡的家长表示,打卡是一种督促,不仅督促了孩子学习,也督促了家长抽时间陪伴孩子。“打卡式”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家长表示,不打卡孩子就拿不到奖励,打卡是学校或培训机构下发的任务,这让家长感到压力增加反感。

现象

朋友圈作业打卡

成家长每日必修

最近,记者发现不少家长的朋友圈中流行一种学习打卡的方式。据了解,学习打卡是一些学校、培训机构或早教中心为了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会要求家长对学生学习记录下来发朋友圈,并对打卡学习的天数进行说明的一种学习方式。这一打卡学习的方式不是硬性要求,对于打卡学习的学生,校方或培训机构会有一些礼品奖励和表扬,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或者为了让孩子得到奖品,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打卡。打卡所展示的东西,除了一些学习的内容,还有孩子或者家长陪同学习的照片。

在这些打卡学生中,琳琳今年刚上一年级,老师很少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没有书面家庭作业,却不代表家长梁女士就能轻松。据了解,琳琳的作业基本都是识字、算数、英语阅读类的作业,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作业群”,主要分为“微信作业群”和“QQ作业群”,也有一些科目是通过学习类APP来完成。不同科目的老师布置了不同形式的作业,家长负责给孩子录制后在群内提交。每天的打卡学习成了梁女士的主要任务。梁女士说:“孩子放学后,我就开始要陪着学习了,不仅要辅导她写作业,还要拍下照片发到朋友圈,这是学校安排的任务。”

像梁女士一样陪孩子打卡学习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的孩子大多正在早教或者幼儿园。此外,不少小学、初中学校也会要求家长在陪同孩子学习之后发朋友圈晒一下,不少家长按照老师的要求,纷纷加进孩子打卡学习的大军中来。“这段时间以来,我不仅要陪孩子学习,还要录制视频发朋友圈打卡,这是我目前为止坚持做得最久的一件事。”市民廖女士说,一开始的时候,她觉得很不习惯,但是教育也要与时俱进,有些做法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一段时间之后她发觉,通过手机打卡,可以让孩子了解到手机的作用不仅仅是“看动画片”,还有学习这种更有意义的用处,坚持打卡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习。

烦恼

被“绑架”打卡家长感觉变味

“打卡式”学习在朋友圈首晒时,有不少市民觉得挺新奇,也挺励志,但时间久了人们开始有了别的感觉,有市民说:“好多打卡的家长,让朋友圈被刷屏,扰民了。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坚持就好了,为啥非要每天都发出来给大家看呢?”

作为打卡的家长,他们的苦恼似乎更多一些。霍女士表示,学校为了鼓励学生家长坚持学习打卡,打卡时间满一个月孩子会获得一个奖励礼品,有一次她忘记发朋友圈打卡,孩子因此没获得奖励,闹得很不愉快,后来,无论多忙,霍女士都不敢落下这事了。另一家长表示:“有时候忙起来真不想打卡了,天天阅读打卡比在单位上下班打卡还要累。偶尔断一天,就算是挑战失败,孩子就不能获得‘优秀学生’的表彰,这就给扯后腿了,担不起这个罪名。”赵女士说,她特别佩服群里有些家长,已经连续打卡超过了半年了。虽然阅读是好事,但是阅读之后天天还要打个卡就感觉很累赘了。为了不错过打卡时间,自己和孩子爸爸甚至单独设了闹钟,每天晚上定时提醒打卡。

对于不少小学阶段的家长来说,孩子学习的一切“皆可打卡”:背诵课文要打卡,背古诗要打卡,阅读要打卡,练字要打卡,画画要打卡……此外,有些校外培训班也会设置各种打卡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打卡方式对部分家长来说实在是太累了,让家长感觉到了压力,甚至觉得有被绑架的感觉。坚持做一件事本来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让自己的坚持天天公诸于众的打卡做法却变了味道,不少家长为此烦不胜烦。

观点

培养孩子主动学习才是关键

朋友圈打卡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增加了家长负担,减少学生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甚至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此,阳江职院老师关皓文认为,朋友圈经常会看到家长打卡的现象,读书打卡、运动打卡、家庭任务打卡等……各种五花八门的打卡方式会影响绝大多数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孩子疲于应付,甚至像木偶一样被操控。有的孩子在没有打卡要求时热爱读书,但是当每天都要读书拍照表演的时候,读书趣味性也就下降了,甚至厌烦排斥。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让晒图、刷朋友圈、参与活动、领取礼物等让孩子觉得阅读只是为了“应付差事”,这样就会得不偿失。他建议,除了朋友圈打卡,家长可以制订计划表,和孩子一起每天完成一个任务,根据记录本上的完成情况,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表扬,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

阳东某培训机构负责人刘先生说:‘打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养成家长的习惯,促使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学校和老师的教导非常关键,而家长的参与和陪伴同样必不可少。通过‘打卡’的方式,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加强和老师还有其他家长的沟通,才能更好地达成家校合作。同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相处交流,利用假期多带孩子进行体能训练、社会调研、远足旅游、拓宽知识面和视野。”

新闻推荐

停车场内车辆被撞无人担责

本报讯(记者/李柳枝)近日,市民魏女士(化名)致电12345投诉举报平台反映,她的小汽车在阳江名扬国际广场的地下停车场停放时被撞,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