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海陵区 争当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风景优美的北洛湾景区。资料图片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海陵岛大角湾景区游人如织。资料图片
一个个景区游人如织,多年登岛游客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被评为全国十大美丽海岛之一;一栋栋渔民小楼拔地而起,一艘艘钢质渔船进出海港……近年来,海陵区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整治升级旅游环境,打造“海陆空”立体式连接大湾区城市群交通体系,全面推动海陵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致力打造大湾区重要休闲旅游目的地,争当全省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为阳江实现旅游资源大市向全域旅游强市跨越作贡献。
奋力冲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仅暑期两个月,海陵岛就接待游客3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5亿元!”提起今年海陵岛的旅游业,该区旅游外侨局负责人非常高兴,“特别是7月中旬,日均进岛游客能达到6万多人次!”
如今的海陵岛,俨然成了网红旅游点,尤其在青年人群体中海陵岛更是火爆,许多人在假期来岛上“打卡”。
这样的旅游胜地,谁能想到此前却藏在深山无人知。即使在10年前,岛民也不像现在一样能从事旅游服务业过上富裕生活,当时整个岛上多是留守儿童和老人,年轻人往往都选择外出打工。
近年来,该区充分发挥水清、沙白、天蓝、山青的滨海生态环境优势,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岛,全域整治提升旅游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完善旅游综合交通建设,打造出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海陵岛国家红树林湿地公园等一批知名景点。该区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海陵,滨海旅游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据统计,2018年该区共接待游客91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0.5亿元。
“我们要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奋力冲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是今年2月海陵区委书记丁锡丰在海陵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推进大会上发出的动员令。今年以来,该区印发了《海陵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细化各项创建任务;5月10日还举行了海陵试验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誓师大会。
接下来,该区还将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全方位地推进全域旅游项目和高质量、高起点、高标准的旅游规划实施。通过打造大型旅游综合体组团、建设国际高端连锁酒店产业集群、创建“银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发展乡村生态游、酒店会展产业、探索邮轮游艇旅游产业、推广海陵岛国际冬季避寒海滨度假游、实施“旅游厕所革新”行动计划、建设海陵旅游学院等“组合拳”,推动海陵全域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
推进城市设计、控规编制规划
海陵岛目前共有四版城市总体规划,1992年版的总体规划由清华大学编制,2007年版的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2014年版的总体规划由法国AMA建筑设计事务所编制,2018年版总规目前正由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如今,海陵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06年底3.4平方公里增加到2018年底的18.49平方公里。
海陵岛主岛面积107.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2018版总规将海陵岛定位为:以海丝文化为特色的国际旅游岛,粤港澳大湾区西翼的生态休闲度假中心,阳江市城市副中心。
今年6月,海陵全面启动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先重点打造海陵试验区中央南湾、北汀南湾和北汀北湾三大核心区域,逐步实现全岛规划全覆盖,引进高端旅游项目,把海陵岛打造成宜游度假胜地。
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摆在重中之重
“全区上下要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摆在重中之重,要充分认识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是发展全域旅游的需要,是建设宜游海陵的需要,是惠民生的需要。”今年3月,该区召开全区重点项目推进会,丁锡丰向全区强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
今年5月,海陵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誓师大会召开,举行重点项目动工仪式。该区宣布,今年将引进18个涉及投资总额200亿元的高质量项目,全面动工建设十里银滩升级项目、保利顺峰(北洛湾)项目、美丽渔港、南海国际水产交易物流中心等18个投资总额40亿元重点项目,表明该区正举全区之力,吹响号角,向夺取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新胜利进军,向推动海陵岛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进军。
接下来,该区将按照“新上项目抓协调、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思路,盯牢全年目标任务,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抓住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的契机,切实简化办事程序,建立“绿色审批通道”,主动服务,协助项目单位加快做好规划报批、土地征用、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督查督办,在一线上摸实情、在进度上找差距、在质量上找不足、在操作上找问题,力促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做到以考核倒逼责任、以目标倒逼进度,确保年度重点项目建设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山海麻礼,古色那洋,悬壶丹济,丝路南村,山底古村,谷寮大宋渔村……走进海陵岛,除了主要景区,一个个特色旅游村在海陵岛遍地开花,旅游元素得到进一步丰富,海陵岛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正在显现新魅力,村民也因此共享发展成果,获得富美生活。
近年来,海陵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中心工作,以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特色乡村,串村成片,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该区采取“同步推进,遍地开花”的方式,全面启动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该区闸坡镇19个村除省级新农村示范片的5个村外,打造2条连线连片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分别是“历史文化观光片区”(神前村—灵谷村—沙岗村—石井村—石井猪笼嘴村)和“绿色宜居秀美乡村片区”(新楼村—下朗村—广陵村—金郊村—北极—山屋),争取2020年彻底完成整治任务,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
该区还依托已完成的全域化乡村规划为基础,推进乡村文化普查成果转化,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造了古色那洋、牧歌双丰、悬壶丹济、丝路南村、山海经农业大观园、山底古村等一批具本土特色的旅游名村,加快连线连片“历史文化观光区”和“绿色宜居秀美乡村片区”建设。
夯实海洋渔业支柱产业做大海洋渔业品牌
近年来,该区牢牢抓海洋经济工作,按照“夯实海洋渔业支柱产业、做大海洋渔业品牌”的战略部署,狠抓海水养殖,力促水产品深加工和流通,促进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该岛抓紧三倍体牡蛎养殖、亚高海马等高科技海洋渔业发展,抓好南鹏岛深水网箱产业园区建设。2019年上半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8.81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海洋捕捞产量2.55万吨。
闸坡国家中心渔港是全国首批6个国家中心渔港之一,为加快海洋渔业全面升级,进一步加强现代渔港、美丽渔港建设,近年来,海陵区加快闸坡现代渔港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第一标段已进入验收阶段,第二标段完成工程量约86%,按计划可于今年底完成总体工程建设。届时,一个集海洋渔业、旅游观光、水产品交易和流通加工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渔港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南方日报记者刘阳
通讯员余振东何志亮
新闻推荐
在阳江市广阔的农村,生活着全市70%以上的人口。一直以来,广大农村居民办理金融业务,往往需要到离家较远的镇上去。为解决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