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雾化吸入的那些事
资料图片
雾化吸入是儿童呼吸道疾病常用的一个治疗方法。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给药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而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具有避免交叉感染、节省反复去医院的时间、降低就医成本、患儿在熟悉的家里环境中避免紧张哭闹等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购了雾化器在家自行雾化吸入治疗。下面,我们请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陈凤喜来谈谈有关儿童雾化吸入的一些问题。
1.什么是雾化?
雾化吸入——就是通过呼吸的方式“吃药”,药物经过雾化吸入装置转化为可吸入的细微颗粒,通过雾化者的口腔鼻腔吸入,药物颗粒沉淀在呼吸道和肺部,发挥药效的治疗方式。
2.哪些疾病可以做雾化?
不是所有呼吸道疾病都需要雾化治疗,如普通感冒、咳嗽、痰不多、无喘息等情况,是不需要雾化的。需要雾化治疗的疾病如下:(1)喘息相关性呼吸道疾病;(2)咳嗽相关性呼吸系统疾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5)急性会厌炎;(6)支气管肺发育不良;⑺气管插管及支气管镜术前后。
3.雾化前后何时可以吃东西?
雾化前半小时不要吃东西,以防雾化刺激发生呕吐窒息。气管炎、肺炎等下气道疾病,雾化后即可漱口吃东西;喉炎、急性会厌炎、喉梗阻等上气道疾病,雾化后尽量过半小时再漱口吃东西,以免影响药物吸收。
4.哭闹时能否雾化?
平静呼吸加间歇性深吸气是雾化时的最佳状态。哭闹状态下,孩子不能形成有效呼吸,气流会在口腔、气管等大气道形成涡流,雾化颗粒大部分会沉积在大气道,小气道沉积量减少,所以不建议哭闹时做雾化。
如果雾化时孩子哭闹剧烈,请尽量安抚。实在是无法安抚,即便是哭闹状态,药物仍有部分吸收。睡眠状态下也可雾化,但此时雾化需要让孩子张开嘴巴,以便减少雾化颗粒被鼻部阻留。
5.常用雾化药物种类?
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抗菌药物、祛痰药等,但抗菌药物雾化剂国内尚未上市。
6.激素长期雾化会不会影响身高?
通过雾化吸收的激素远远达不到影响孩子生长的剂量,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当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及时控制病情才能不影响孩子正常生长。
7.是否需要根据孩子身高年龄体重来调整药物剂量?
年龄不同潮气量不同,吸入的药物比例也不同,因此无需根据孩子身高体重年龄等来调整药物剂量。
8.雾化相关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前:(1)不要吃得太饱;(2)面部不要涂油性面霜,以免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3)雾化前清除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等,以免妨碍雾滴深入;(4)部分新开启的塑料雾化器可能有异味,雾化前用空气吹3—5分钟,可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雾化过程中:(1)不要随意调节压力流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2)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以及气雾情况,防止窒息,勿将气雾喷入眼睛;
●雾化后:(1)洗脸,下气道疾病雾化后及时用清水漱口或喝水,减少咽部不适及药物在口腔中的残留;(2)雾化后可轻拍孩子背部,手呈空心掌状态,从下向上、由外向内,促进痰液排出。
9.家用雾化器的保养和药物保存?
(1)喷雾器件,每次使用后要用清水进行冲洗、甩干、晾干;(2)一次性雾化器不可长期重复使用,有效期最长不能超过两个星期,以打开包装后开始计算;(3)未用完的雾化药物,可放4℃冰箱保存,但不能超过24小时;(4)家庭中检测雾化器质量:使用清水雾化,将喷雾器对准镜子雾化,观察雾化微粒的大小,若呈水滴状,则表明喷雾器阻塞或需要更换喷雾器。
10.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在雾化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如果出现口干、恶心、胸闷、气促、心悸、呼吸困难甚至口唇发绀等情况,应立即停止雾化,及时寻求医生护士帮忙。
医生简介
陈凤喜 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年,熟练掌握小儿危急重症救治;擅长儿科常见病诊治,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病、厌食、性早熟、矮小症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19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专门进修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诊治,对各种小儿遗传代谢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新闻推荐
案情简介阳江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接到市民投诉,市民称其父亲年事已高,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A保险公司的一份年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