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再大的雨我也住得安心”
[摘要]因灾“全倒户”重建工作给困难群众带来新希望
■ 本报记者/陈子玲 见习记者/刘倩仪
8月14日恰逢中元节,上午10时许,阳春市合水镇军迳村岗边自然村黎成标、黎成有家,兄弟俩正在洗菜、洗碗,准备过节的饭食。村干部带着米、油等物品前来看望他们,了解一家三口入住半年的情况。
“住了几十年的泥砖房变成了危房,以前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来临前,我都要过来看看,是否需要转移才能放心。如今他们入住新房半年了,我还没来过呢。”记者跟随军迳村党支部书记崔奕成来到黎成标家,他放下慰问品,询问黎成标生活的变化,家里还需要添置何物。
在宽阔的客厅中央,黎成标把餐桌支起来,倒上茶水,与村干部分享入住半年的感受。村干部的问候让黎成标全家人倍感温暖,他们住在里头,心中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时间回到去年9月中旬,强台风“山竹”袭来,黎成标家的泥砖房住了几十年,经不住暴雨的摧残,轰然倒塌。“家都没了,台风过后我们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里,心里别提多难受了。”回忆起往事,黎成标十分难过。
“因灾‘全倒户’重建房子,政府补贴每户4万元,如果是特困人员、孤儿,补贴有5万元,可以先借钱建房,等重建资金拨下来再还。”台风过后,村干部向村里的“全倒户”传达国家政策。安居才能乐业,黎成标家庭比较贫困,阳春市、合水镇民政部门以及镇领导班子、村干部格外关照他们,亲自上门看望慰问,并再三叮嘱:“不要顾虑太多,放心去做,我们也会想办法支持你们。”
领导的关怀让黎成标消除了顾虑,他想办法筹措资金。在省补助的基础上,阳江市各地按照不低于省的重建补助标准要求,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一点、农房保险理赔一点、灾民自筹一点等渠道,积极筹措和落实重建资金,为“全倒户”重建提供资金保障。经过4个多月的时间,黎成标与村里的其他“全倒户”一样,在今年春节前住上了新房。“以前一下雨老房子就会漏水,现在下再大的雨我也不怕了。”黎成标72岁的老母亲张开嫦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她告诉记者,这是她住过的最好的房子。
“村里每一户‘全倒户’的情况都不同,贫穷带来的不自信是他们的共同特点,重建资金只是撬动资金,剩下的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崔奕成深有感触地介绍,不论遇到什么困难,自救永远最重要。国家惠民政策鼓励“全倒户”自信自强自救,也带动社会各界对“全倒户”的关爱——建材店、建筑工人不计较,同意赊账提供材料、先工作再支付工钱;爱心人士想方设法帮助全倒户筹钱;志愿者上门提供帮助……灾害面前放下个人得失,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阳江是广东省遭受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较频繁的地区,百姓房子因灾倒塌时有发生。2016年3月,阳江市印发了《阳江市全倒户重建家园补助标准》,全面提高因灾“全倒户”重建家园补助标准,全面落实重建补助工作,“全倒户”每户补助提高到4万元,其中特困人员和孤儿全倒户每户补助提高到5万元。2012年以来,全市累计恢复重建“全倒户”2627户,完成修缮“重损户”3978户,投入重建家园补助资金1.1亿元。均兑现上年度因灾“全倒户”于次年春节前全部建好并入住新居的郑重承诺。
生活需要仪式感,农村人将“入伙”看得格外重要。虽然入住已有半年时间,黎成标一家一直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房子做饭,但是还未在新家开火。他们定了8月19日这天入伙,邀请亲戚到家里吃饭。新房子建起来了,新农村建设让村子更美了,黎成标一家也在谋划新的目标,让日子更加红火。
新闻推荐
阳春市妇幼保健院举办母乳喂养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