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

阳江日报 2019-05-25 20:00

周边的老太太到周阿婆(左二)家串门。右三为徐万强。

邻居和周阿婆(右)聊天。

家住市区华联路华达市场附近的周阿婆今年104岁(虚岁)了,她和小儿子徐万强一起住,一家人和和睦睦,羡煞旁人。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个和睦家庭。文/邹军航 图/黄晓红

20岁就当了

生产队长

徐万强是周阿婆的小儿子,今年67岁了,目前是江城区城东街道奕垌村委会主任,已经连任三届村委会主任了。

“本来我早就到了退休年龄了,但群众和上级领导都信任我,就一直干到了现在。”徐万强说。

徐万强兄弟姐妹多,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大家都没读多少书。“由于家里穷,我姐姐一天书都没去读,一直在家帮手干家务活。我也是17岁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徐万强说,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当时在村里也算高学历了,所以一毕业就在生产队当了记分员。

徐万强为人善良,办事公道,深得群众信任。当了3年记分员,适逢生产队长换届,徐万强被推选当了奕垌大队冯屋生产队队长,这一年徐万强才20岁。

后来,当地的林场又看中了徐万强,徐万强又到了林场去种橡胶。说起种橡胶那段历史,徐万强记忆犹新,凌晨2点就要起床到山上去割胶,收完胶水回来已经是早上8点钟左右,回来后,还要把胶水制成厚薄大小一致的胶片,工作也很辛苦。

“为什么非得深夜去割胶呢?白天去割胶不是没那么辛苦吗?”

面对记者的疑问,徐万强说:“夜里气温低,胶水容易流出来,白天太阳出来,胶水就凝固了,所以必须夜里去割胶。”

国营林场解散后,徐万强还到过广州等地打工,跑过生意。由于在奕垌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徐万强兜兜转转又回到奕垌村委会当了主任。

大家闺秀“走日本仔”嫁到农村

徐万强的母亲周阿婆生于1916年9月17日,无忧无虑的童年和少女时期在江城西濑度过。周阿婆的爸爸是位生意人,家境殷实,少女时期基本没干过活,是位大家闺秀。

可惜好景不长,周阿婆20出头的时候,日本仔侵略中国,沿着漠阳江打到了西濑。日本仔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周阿婆跟随家人逃难,“走日本仔”走到了奕垌村。

在奕垌村,周阿婆和当地青年一见钟情喜结连理,从此在奕垌村当了农民。

自小养在深闺的周阿婆从来没干过农活,突然当农民了,农活得从头学起。周阿婆不善于干农活,学得也慢,常常被群众取笑。解放后成立了人民公社,有一年生产队插秧,周阿婆插秧慢,社员就拿她搞恶作剧。几名社员故意在周阿婆的身边快速地插秧,周阿婆的前后左右都插满了秧,埋头插秧的周阿婆浑然不觉,最后被秧苗围在了田中央,逗得社员们哈哈大笑。

周阿婆养育了4男1女,在那个年代,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周阿婆为了增加点收入,经常带领子女上山打柴,挑到江城卖,有时候卖不完,剩下的柴就挑到西濑,送给娘家人。每每此时,娘家人总是硬塞给她一些钱。

“我当时还是挺能干的,最多的一担柴我挑了190多斤,从山上挑下来。”徐万强说,当年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困难,上山打柴卖是比较快捷的赚钱路子,100斤柴能卖1块钱,有时候卖给别人烧砖瓦、烧石灰,有时候挑到阳江城卖。

生活虽然困难,但一家人和和睦睦,5个子女都很懂事,长大后个个事业有成。

家庭和睦 安享晚年

改革开放后,周阿婆举家迁出阳江城。儿女们长大后,周阿婆一直和小儿子徐万强住在一起。

徐万强夫妇对周阿婆非常孝顺,特别是周阿婆上了年纪后,徐万强夫妇对周阿婆更是百依百顺。

“我们全家人和我母亲都没有吵过架,老人家有什么要求,我们都会想方设法去满足。”徐万强说,都说老人变细仔,周阿婆年纪大了,也成了小孩子性格,喜欢吃零食,她的房间里长期备有葡萄干、橄榄干、瓜条等凉果。

周阿婆喜欢吃番薯、木薯,尤其喜欢吃“回糖”的甜番薯。徐万强家人就“批量”买回番薯,放到“回糖”,周阿婆基本每天都吃几条。周阿婆还喜欢吃“鸡谷”咸鱼,但是附近的市场没有卖,家人就专程到环城路的大市场去买。

周阿婆喜欢热闹,家人又善良好客,周边的老太太都喜欢到她家串门,经常八九个老太太聚集在一起,回忆往事,唱山歌。百岁老人周阿婆无疑是她们当中的“群主”,周阿婆常常给她们讲打日本仔的往事,给她们唱《珍珍姐》《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山歌。

“我母亲去年还很健康,前年都经常去鸳鸯湖散步,去年10月得了老年痴呆症,变得不怎么说话了,时好时坏。”徐万强说。

虽然周阿婆得了病,但周边的老太太还是喜欢到周阿婆的家里串门。记者采访当天,周阿婆家里就来了4位串门的老太太,最年轻的彭阿婆都79岁了,陈阿婆83岁,余阿婆85岁,张阿婆88岁,加上104岁的周阿婆,五位老人总共439岁。

见到记者,几位老太太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徐万强一家母慈子孝。

新闻推荐

年内通车升级为双向两车道

县道753线阳春段公路改造工程有序推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