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市实现GDP 逾302亿

阳江日报 2019-04-26 08:35

[摘要]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创近两年新高

本报记者/刘云鹏

今年以来,阳江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因素增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开局良好。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2.11亿元,同比增长6.8%,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八位,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为近两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8%、7.9%和6.7%,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3.2和3.1个百分点。三产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5.9:37.7:46.4 调整为15.7:32.2:52.1。

重点企业支撑有力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15亿元,同比增长3.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22亿元,增长3.9%。由于深蓝渔业、内陆养殖业养殖发展势头良好,渔业增加值31.4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的65.2%。工业生产明显加快,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3.40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大型企业在核电、新钢铁、新兴铸管、嘉吉粮油及厨邦等重点企业的拉动下保持较快增长,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8.64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的比重为53.6%。四大省级产业园区实现增加值21.41亿元,增长12.7%。近七成行业实现正增长,工业用电量增长9.4%,比上年同期提高10.8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主要行业支撑有力。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157.49亿元,同比增长6.7%。由于江湛铁路开通客运量明显增加,全市铁路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7.0%;金融业增加值增长9.0%,其中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2544.61亿元,增长12.3%;在电信业务总量高速增长103.0%的拉动下,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2%;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

内外需求拉动明显

社消零总额增速居全省首位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一季度阳江市投资增速明显提高,其中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10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居全省第五,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1.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42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全市项目投资44.68亿元,增长7.3%,其中完成工业投资28.21亿元,增长26.0%;基础设施投资32.11亿元,增长11.1%,在开春高速公路阳春段、开阳高速公路阳东段和江城段项目拉动下,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0.1%。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61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城镇实现零售额161.65亿元,增长8.6%;农村实现零售额47.96亿元,增长7.9%。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34.6亿元,同比增长26.8%。其中进口总额为8.2亿元,增长65.7%;出口总额为26.4亿元,增长18.2%。传统制造业产品出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进口增长较快,农产品进口总额5.2亿元,大幅增长7.3倍,镍矿进口总额2.1亿元,增长43.2%。

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7.4%

减税降费“惠民利企”,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一季度,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0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居全省第三位。由于个人所得税专项抵扣政策实施,少收个人所得税1496万元,同比下降28.5%;少收非税收入4532万元,下降11.1%。财政支出中用于城乡社区、教育和公共服务分别增长274.3%、26.8%和 5.6%。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出厂价格小幅下降。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0.9%,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0.9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下降0.3%,比上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速平稳,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预计一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00元,增长7.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50元,增长5.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50元,增长9.1%。3月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41%,控制在3.0%的年度目标范围内。

新闻推荐

谋新求变打造阳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窗口单位

第24个“世界读书日”走进阳江市图书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