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研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与旅游具有天然的相融性和耦合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通过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增强文化的旅游价值,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形成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或文化旅游新业态,实现文化与旅游在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中的协同增值和效益最大化。阳江文化与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给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新常态下,大力促进阳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当前,阳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处于振兴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文化与旅游产业同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推动阳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是建设海丝文化名城和国内著名滨海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体现。市第七次党代会作出了“以海兴市”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具体要求。市委、市政府也印发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作出了“推动旅游与文化遗存、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安排。在当前,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的旅游价值,有力助推海丝文化名城和国内著名滨海旅游目的地的建设。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阳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先后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等荣誉。近年来,阳江大力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产业规模和市场规模逐步壮大,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形势:一是规划引领日渐增强,二是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三是社会投资日益活跃,四是经济效益增长显著。
阳江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虽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内涵有待提升,二是配套设施有待完善,三是宣传推介有待加强,四是品牌建设有待培育,五是人才培养有待加强。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视频、图册、表演、解说等方式,融入景点、街区、广场和车站等公共场所,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积极依托“南海I号”、漆艺、风筝等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扩大阳江文化的影响力,提升阳江文化旅游内涵。
二、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改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条件,提高文化旅游接待能力,加强文化元素的融合,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加强智慧文化旅游平台的建设,在宾馆、酒店、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设置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方便游客对阳江文化旅游的自主查询。
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组织策划大型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加强与国内外旅行社和知名景区的联系,开展各种大型营销活动,多渠道多途径宣传推介阳江文化旅游。利用南海(阳江)开渔节、阳江风筝文化节、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等节庆活动,加大对外宣传推介阳江文化旅游产品的力度。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和网络宣传促销的优势,建设阳江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宣传平台,大力开展文化旅游推介和宣传。运用微电影、自媒体、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的表现力,报纸、电视、网站等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传播力,微博、微信的渗透力,加强阳江文化旅游的市场营销和宣传推介。
四、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借助南海(阳江)开渔节、阳江风筝文化节、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等载体,开展各种特色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充分展现地方的生产特性、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擦亮“中国风筝之乡”“中国刀剪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依托“南海I号”品牌,通过举办主旨论坛、主题会议、会展博览等方式,大力提升海丝文化名城的知名度。积极开展阳江文化旅游示范点、省级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发挥文化与融合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打造一批文化旅游品牌。
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与院校合作,按照文化旅游的发展要求,设置更具有实践性、应用型的专业和课程,培育高素质的文化旅游人才。加强对既有文化又懂经营的现代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全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文化旅游发展水平。大力培养本土传统文化继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更具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人才保障。
(作者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新闻推荐
市公安交警部门开展“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