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普通话助力阳江创文
一座城市的教育水平、对外交往程度和包容性,甚至经济水平,往往在普通话的普及程度上有所体现。眼下,阳江正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普通话普及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笔者认为阳江创文工作不妨关注普通话这一细节,从多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做起,塑造阳江文明开放的城市形象。
相信初到阳江的外地人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无论是逛超市、景区,还是到服务窗口办事、餐馆就餐,工作人员的第一句问候语、问询语多半是阳江话,甚至在一些学校和幼儿园,老师也习惯于用方言教学。这些情境大多无伤大雅,因为发现来者听不懂阳江话后,热情的本地人也贴心地切换成普通话,但一来二去之间,城市形象却悄悄定了型。
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普通话和方言并非“两难全”。找好了平衡点,普通话和方言可以和谐共存。如今,人口流入在全国各个城市都是常态,外地人积极学说当地方言,本地人用普通话对外交流,也已经成为生活习惯。我们应看到,随着阳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本地会说普通话、愿意说普通话的人群越来越多;同时,不少外来人员在阳江工作几年后,出于对阳江地方文化的兴趣,不仅熟知阳江的市情和民俗,平时也能用带些外地口音的阳江话和本地朋友进行基本会话。这正是普通话和方言互补共荣的最好实例。
纵观各文明城市的创建之路,普通话的普及和提升是创文工作的必选项,说好普通话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之一。推广普通话,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要求,也是吸引外来人才、实现人口扩容的现实需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推广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增强市民的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通过有效手段提升市民积极性,加快普通话在全社会的普及进程,营造与开放型城市相匹配的语言环境。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说好普通话,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塑造良好的干部队伍形象;公共服务部门要实现从讲普通话到讲好普通话的转变,切实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加快办事效率,增强外来人员的认同感;商业、旅游等社会服务行业应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人员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展示阳江文明、开放、自信的城市形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要发挥好主阵地作用,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和校园用语,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在广大群众的配合下,一个更文明、更开放、更包容的阳江将很快呈现在我们面前。
新闻推荐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部署,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提升营商环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