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应重在传承优秀文化内涵

阳江日报 2018-06-15 10:42

[摘要]端午节逐渐演变为“粽子节”,民俗学者表示:

菖蒲

艾草

白叶

本报记者/李柳枝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端午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便有吃粽子、挂菖蒲、饮艾酒等民俗活动。如今不少市民感叹端午节逐渐简化为“粽子节”,而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却不断弱化。对此,民俗学者呼吁,过端午节既要有节日仪式,更要传承其背后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

端午传统习俗日渐符号化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民俗学者冯峥介绍,按照传统习俗,每逢端午节,人们要赛龙舟、插艾草、挂菖蒲、吃粽子、喝雄黄酒、小孩额头写“王”字、访亲友,进行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

然而,记者走访发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端午节的种种传统习俗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叹,端午节逐渐简化为“粽子节”,传统节日变得符号化,却缺少了许多文化的韵味。“端午节就是吃粽子,我不怎么喜欢吃,所以吃不吃都无所谓。”90后小黎表示,端午节除了能够享受一天法定节假日,过一个加长版的周末,其实与平常日子并无太大区别。

80后李女士告诉记者,前两天她到市场买菜时发现有商贩在卖艾草和菖蒲,才意识到端午节快到了,临时起意买了一些艾草和菖蒲回家应节。“我家孩子以前没见过艾草和菖蒲,很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李女士说,现在年轻一辈对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了解得并不多,她自己也不清楚端午节插艾草、挂菖蒲有什么意义。至于端午节的传统吃粽子,李女士表示会从外面买粽子,但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包过粽子,也不懂怎么包。

旧时端午佳节赏心乐事多

市民刘阿姨表示,以往过端午节,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包粽子,既有咸的白粽,也有灰粽。一般情况下,人们早上做好其他家务事后开始包粽子,因为粽子熬煮的时间较长,基本要到傍晚才能出锅。“包粽子那天,下午放学后,同学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冲出教室往家赶,就为了早点吃上新鲜出炉的粽子。”刘阿姨回忆,那时候过节有期待,也更有仪式感,特别开心。

冯峥介绍,制作灰粽十分讲究,需要用到草木灰过滤的水,还要在粽子里面放上一小截苏木。当时因为没有冰箱,为了使粽子保存得更久,人们会用草木灰将煮熟的粽子掩埋好,粽子若储存得当可以放置数月且不腐坏。于是,烧草木灰和过滤灰水便成了端午节的一项代表活动。此外,端午节时值仲夏,正是蝉的活跃季节。灰粽煮熟后,孩子们会切下一小块粽子捣成浆状,并将这些粽浆涂抹在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端,然后呼朋引伴一起去“粘蝉”玩。这些在当时看来稀松平常的事,如今想来都特别有意思。

“粽子挂颈,看龙船。”这是在阳江地区流传的一句俗语。龙舟竞渡,可谓是端午节的一大盛事。市民谢女士告诉记者,她老家在埠场镇,年少时每逢端午节总会约上三五好友,一早就骑上自行车赶到市区观看龙舟比赛。“那时候真的是人山人海,去得晚的只能看人头,根本看不到龙船。”谢女士说,到了傍晚回程,骑着自行车被塞在路上动弹不得也是常事。那时,节日的气氛十分浓厚。

传承民俗文化需全民参与

冯峥认为,端午节的核心内容跟屈原息息相关。赛龙舟和吃粽子这两项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活动,就是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的。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提倡爱国主义教育的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人们在端午节开展民俗文化活动的同时,也要理解活动所蕴含的意义,将民族精神传承下去。

冯峥表示,在阳江只要有水的地方就能赛龙舟,哪怕是小河涌里也能发现龙舟的身影,这是一项传统的全民体育健身运动。此外,阳江地区的龙舟竞渡有逆水而上的特点,这体现了阳江人知难而上和奋勇拼搏的精神。赛龙舟还需要所有桡手们共同努力,拨动船桨的节奏一致,其中所展现的团结奋进、力争上游等拼搏精神也值得弘扬。

“如今,龙舟竞渡的盛况大不如前,即便举办了赛龙舟的活动,不少参赛队伍是从其他地方请来桡手代为比赛,这种行为无异于作弊。”冯峥认为,如此作为便失去了原来龙舟比赛的意义。普通民众不能参与其中,就容易形成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也间接地造成了观众的冷漠。冯峥强调,龙舟竞渡是一项民间民俗活动,应充分发挥民间的积极性,将其弘扬和发展下去。当然,其他优秀的民俗文化,也都离不开全体民众的共同参与和传承。

新闻推荐

进校园宣讲消防安全知识

市安监局联合本社开展系列“安全生产月”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