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人心的“号角队” 仁化县丹霞粤乐社成立18周年侧记

韶关日报 2021-03-28 08:42

粤乐社演出剧照。

仁化县,活跃着一支粤曲社团——丹霞粤乐社。粤乐社成立至今已经18年,这么多年来,社员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把粤乐社办得有声有色,影响力不断增强,粤乐社被仁化人民群众誉为“鼓舞人心的"号角队"”。

“私伙局”组成“粤乐社”

随着改革开放,仁化县城骤然兴起演唱粤曲的热潮。公园、河堤等场所,四处可见三五成群演唱粤曲的“私伙局”(粤曲爱好者自发组织的群众文艺团体),有弹有唱,自娱自乐。

这个在仁化县城是前所未有的新鲜景象,引起了该县文化局(今文广旅体局)原副局长曾满秀的关注。她在职时,曾打算把各个“私伙局”组成一个“曲艺社”,发挥他们的社会功能,建立一支配合党政机关开展政治思想宣传教育活动的文艺宣传队伍,但由于事务较多,耽搁了下来。

2003年夏天,曾满秀退休,她在职时组建曲艺社的想法又冒了出来。她与对粤曲有兴趣的吴耀祥、白光远两位退休干部一起去走访“私伙局”,说明来意,各个“私伙局”的大多数人员都愿意参加,认为曲艺社是他们向往的“大家庭”。同时,不少社会热心人士鼎力支持,赞助乐器、无偿提供活动场地等。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在桂花飘香时节,“丹霞粤乐社”挂牌成立,曾满秀被推选为粤乐社社长。

参赛联谊提升演唱技艺

粤乐社积极参加粤曲比赛和市曲协以及兄弟社的活动。他们把参赛和联谊当作学习,每一次都认真聆听观看,从中吸取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艺。

天道酬勤,勤劳耕耘获得丰硕成果。粤乐社社员在各级屡届粤曲比赛中都获得不错的成绩:金奖(含一等奖)6项、银奖(含二等奖)5项、铜奖(含三等奖)9项、优先奖10多项。因为参赛曲目、剧目大部分是粤乐社编写的,而且参赛组织工作做得较好,因此还获得多项创作奖和多次组织奖。

自编宣传节目展现时代风貌

18年来,粤乐社紧密配合仁化县党政部门开展有关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在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编写系列曲目、剧目,并由粤乐社社员演出,如《仁化人民听党话》《仁化欢迎您》《美丽的丹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就是好》等20多个粤曲、采茶戏节目,对传播文明和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安定和谐,丰富活跃城乡人民文化生活,均起到良好宣传教育和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粤乐社社员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文艺团体,如果局限于自娱自乐,单纯演唱名人名曲,只能让粤乐社原地踏步,要想开拓新的天地,就必须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新的形势需要和民生需求,编写新的曲目、剧目进行演出,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展现新的时代风貌,粤乐社才有生命力,才能立足社会。

2009年重阳节,仁化县民政局邀请粤乐社进行了一轮全县敬老院慰问演出,粤乐社社员连续10多天不间断演出,敬老院的老人们为他们精彩的表演纷纷竖起了大拇指。2020年10月,粤乐社配合该县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在各乡镇巡回演出了20场,虽然社员们都感到疲惫,但想到能够提高广大群众对森林防火的认识,心中充满了喜悦。

送戏下乡共享文化成果

丹霞粤乐社成立18年来,每年都坚持送戏下乡。可以说,仁化县辖属的乡镇,他们都去过演出,真是“踏遍仁化乡间路,长留身影与歌声”。

丹霞粤乐社在每次下乡演出前都会认真进行排练,希望为村民送上一台精彩好戏,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和获得慰问演出的艺术效果。因而,每次下乡演出,都深受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曾满秀回忆,粤乐社去夏富村演出时,夏富村的村委干部和村民,敲锣打鼓,舞着醒狮,在村外一公里多的路上等候迎接他们进村。演出结束,再热情欢送他们到村口,再三感谢。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送戏下乡就是送文化下乡,不仅给村民送去精神食粮,还可以进行文化交流和互助,让更多村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丰富大家精神文化生活,享受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曾满秀深有感受地说。

新闻推荐

韶关仁化 计划春种农作物17万亩

蔬菜基地生机盎然。邱其聪摄南方日报讯(记者/唐音通讯员/谭玉玲肖晓珍)春耕备耕工作正在韶关仁化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经过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