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艾玲:潜心教学育桃李

韶关日报 2021-03-24 23:45

温艾玲正在上课。图片由温艾玲提供

“真情请缨援新疆,义无反顾心志坚,辞别家中三岁儿,惟愿边陲桃李芳。无论前方有多大的困难,我一定会全力以赴,无愧一年半的援疆光阴……”

这是新丰县第一中学教师温艾玲在成为广东第二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中的一员,启程进疆时对亲友们写下的心里话。

家是牵挂也是动力

诗是春风化雨,我是桃李芬芳——这是温艾玲心中的“诗和远方”。

2020年4月3日,温艾玲怀着满腔热忱踏上了去往新疆第三建设兵团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的支教旅程,开始了一年半的教育援疆之路。

在本次援疆行动中,她担任三师支教团副团长、韶关市援疆支教队领队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援疆工作组组长、挂职副校长,这对于一位年轻女教师来说,可谓“责任在肩,压力山大”。

东边日出西边雨水,道是无晴却有晴。作为一位年轻母亲,温艾玲远赴千里援疆支教,思亲之情挥之不去。上有85岁婆婆,下有两岁半孩子的她,在每一个睡前的夜晚,总是会接到小儿子的视频电话,每次见到儿子趴在爸爸肩膀上哭喊着要来新疆找妈妈时,她内心的愧疚总会阵阵泛起。

“在支教期间,家人的支持和鼓励,给予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真的很感谢家人们……”温艾玲动情地说。

尽心教学只愿“胡杨”早参天

作为广东第二批“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中的一员,温艾玲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极其微薄,一个人的影响也极其微小。

可是,她始终相信水滴再小,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

在过去的一年里,温艾玲和援疆支教韶关队、二中工作组全体队员遇到了不少困难。初来乍到,每位老师都因为自然因素的影响吃了不少苦头,“天气干燥的时候,讲课十分吃力,喉咙每天都是沙哑的,时不时还会流鼻血,水土不服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慢慢也就习惯了。”温艾玲对记者说道。

除此之外,因为当地教师紧缺,作为挂职副校长的温艾玲两学期均超额任教,每周12节课,教学任务非常繁重,连周末休息的时间都极少。备课、上课、改作业、处理公务,常常忙到凌晨二三点。

“平日里我们不仅要上课教学生,还要教好当地的民族老师。”据了解,在图木舒克市第二中学里,60%以上是维吾尔族师生,语文基础相对薄弱,有的少数民族学生听普通话比较费劲,更不要说弄懂古诗文了。

“亲其师”才“信其道”,温艾玲时常会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在课堂的组织上,注意方式方法,添加听说读写等活动元素,巧妙带动学生学习兴趣。即使在课后,她也常常主动跟维吾尔族师生交朋友,了解少数民族风俗,向他们学维语,谈心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所任教班学生的成绩在同等班中名列前茅。

致力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学海无涯,师即一叶帆舟,领航远行;知识之泉,师则提壶灌注,培育新人,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荣耀。

温艾玲对此感同身受。

她深知,援疆支教教师再努力最多也只能影响一届学生,要想真正提高当地的教学水平,必须化“输血”为“造血”,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骨干教师队伍。

在与记者交谈时,温艾玲说起自己的学生,不时透露着欣慰与感动。她的许多学生,因为喜欢她这个老师,而爱上了她所教的语文学科。

“快要走了,舍得吗?”“真的不舍得。”一段援疆路,一生援疆情。三尺讲台上,有她潜心教学的身影;教学楼里,有她日夜巡回的步伐。援疆支教以来,温艾玲怀揣对边疆教育的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

新闻推荐

新丰县行政服务中心新址启用 1675个事项可“一扇门”办理

本报讯近日,新丰县行政服务中心新址正式启用,以新平台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为便捷、规范、高效的政务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