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如何蹚出智慧农业新路子?深挖资源优势,打造万亩园区,实现农业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
文/佛山日报记者郑泽聪
在南山镇东洲围农业园,连片的土地一望无际。未来几年,这里将打造出一个集现代农业技术研发展示、智慧农业耕种示范、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一体的万亩智慧农业园区,推动南山加速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升级,实现农业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
作为三水最北部的镇街、佛山北部生态屏障,南山镇可谓“天生丽质”。全镇是一片总面积12361.8公顷的狭长地带,拥有耕地近四万亩。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是南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此前召开的三水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赋予了南山镇更清晰的发展定位:发挥现代农业基础优势,全力打造万亩智慧农业园。
园区兴业,南山启航。打造万亩智慧农业园,南山镇需用好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佛山市农科所”)、“十里水果长廊”等载体品牌,有效解决南山镇农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现代化成色不足、品牌力不强等短板,激发科技兴农、生态富农的新活力,成为三水发展现代农业的“旗舰”,助力全区打造湾区特色产业高地。
良田千顷瓜果飘香的南山底色
对于南山镇而言,打造万亩智慧农业园区意义重大,也恰逢其时。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千帆竞发,高值农业、智慧农业将迎来新的重大发展契机。
作为佛山最北部的一道绿色屏障,南山镇辖区内农业用地存量大,有基本农田21235.15亩,耕地38052.56亩。同时,据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鉴定,南山每千克土壤里含有0.52毫克硒元素,富硒土壤占比高达70%,居珠三角地区首位。丰富的土地资源、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打造万亩农业园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这样的土地资源在大湾区内十分罕见。”南山镇相关负责人认为,厚实的土地资源,突出的资源禀赋,不仅可以整合南山本身的农业资源,实现集群化发展,还能引进更加优质的龙头企业,实现产销一体,打通流通环节,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万亩智慧农业园,重点不仅在“万亩”,更在“智慧”。光有空间不够,拥有科研力量才是关键。因此,南山镇一方面要通过打造空间载体,实现集群化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利用科研力量,实现智慧化发展。
走上农业智慧化之路,南山镇不缺支撑。多年来扎根南山的佛山市农科技术力量雄厚,曾获得国家、省、市科研推广成果40余项(次),累计展示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4000多个,其中展示会专家推荐品种360多个,使全市良种覆盖率超过98%,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突破60亿元。在农业技术支持上,从育种、种植到培养人才等,无疑可以为南山提供更多的支持。
与此同时,通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南山镇也培育出自己的农业品牌——“十里水果长廊”。这片“长廊”横跨南山镇漫江、东和及择善3个居委会,全长10公里,种植面积近万亩,一年四季果香不断。从2015年开始,南山每年7月举办“十里水果长廊开园节”,以节为媒,为农户搭建展销平台。而从2017年到2019年,短短三年时间,“十里水果长廊”吸引游客超过百万人次,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随着南山大道与南山镇中心城区康城大道、幸福大道、沿涌西路等交通路网的不断建成与完善,全镇交通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南山也逐步实现南北交通快速贯通,真正融入珠三角核心经济圈和1小时生活圈,为南山农业能够链接更大空间、拥抱更多可能创造了更大的想象力。
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优质的科研力量、名气看涨的农业品牌,从内到外,南山可以说已经下好了打造万亩智慧农业园区几招关键的先手棋。但躺着的是资源,用活了才算是特色。要把这壶水烧开,除了用好手中的几张好牌,如何克服自身短板,才是南山智慧农业破局的关键。
“一廊三区”的南山农业进阶路径
今年49岁的唐桂贤是“十里水果长廊”上的一名农户。每年,借助“十里水果长廊”的名气,他种植的葡萄总会很快卖完,不用担心销路。去年,他的葡萄园还使用了佛山市农科所推荐的富硒肥,所种葡萄不仅更甜,产量也提高了15%。如今,11.5亩葡萄园让他收入10多万元。
借助“十里水果长廊”、佛山市农科所等优势,南山的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距离打造万亩智慧农业园,仍然任重道远。
所谓智慧农业,指的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它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其中包括智能生产、智慧经管、农业休闲旅游等内容。
“目前,南山镇大多数农户还是以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为主,习惯于"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一名在南山种植水果多年的农户坦言,南山不少农户主要种植叶菜类、瓜菜类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同时,南山镇不少农户分散经营,发展集约化程度、资源利用效率、产业链延长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外,在该名农户看来,南山镇虽然有南嘉洲农业有限公司、澳纯乳业等农业龙头企业,但总体而言,农业龙头企业不多,存量偏少,无法有效形成带动作用。而镇内的农户和佛山市农科所虽然有联动,但合作程度不深,成果不够明显。
对此,南山镇已有谋划。去年年底,南山镇提出了“一廊三区”的发展思路。“一廊”即“十里水果长廊”,“三区”即“新品种孵化区”“新品良种科研区”“新品良种推广区”。在这个蓝图中,依托“十里水果长廊”,以水果采摘串起旅游业,打造为南山富硒农业品牌;依托佛山市农科所形成新品种孵化区,向南激活大埗塘农业园作为新品种培育区,向北拉动东洲万亩农业园作为新品良种的推广基地。
南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新品良种推广区,南山镇将打造集新农技术研发展示、智慧农业耕种示范、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一体的万亩智慧农业园区。该区域将布局院士专家科研室、农耕文化博物馆、无人机农场种植示范、花卉种植观赏、农业大观园、科技体验康养基地等项目,助力南山实现科技兴农。
在经营模式上,南山镇将实施“水产振兴”计划,探索“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加入规模化的水产养殖,推动南山镇农业产业化、品牌化、高值化,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富裕。
科技引领龙头带动的突围智慧
沿着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仙鹤村省道245线行走,1万多亩的兰花种植基地沿着省道星罗棋布,散落成13公里的兰花长廊。
十几年前,翁源县因为地处山区,耕地资源稀缺,经济发展乏力,农民增收缓慢。然而,正是这里独有的地理气候条件,为兰花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看中兰花产业的发展潜力,翁源县一方面在打造农业园的基础上,引进了40多家兰花种植龙头企业,通过配备现代设施、实行规范化管理,使以往以经验为主的种植模式转换成以科学为基础的标准化生产模式,实现兰花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该县则积极与中国林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以技术合作为支撑,建立了农业科技创新团队。
如今,翁源县兰花产业园吸引上下游300多家企业入驻,3000多户农户种植兰花。先后引进和推广花卉、水果、蔬菜等优良品种78个,建立种苗组培实验室8家。全县年销售兰花近亿株,兰花年产值超过10亿元,供应量超过全国兰花销售量50%。
放眼全国,梳理诸多现代智慧农业园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到,引入龙头企业进行智能化管理和经营实现产销一体、借助现代科技力量提升农业技术等是打造智慧农业园区的关键。
把目光拉回南山镇。在农业技术方面,南山镇依托佛山市农科所、广东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不断打造蔬菜、水果等新品良种,提升农户经济效益。同时,科研机构为种植户开设培训班,通过技术人员讲课,实施智慧农业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传统农民逐步向正规教育、具有互联网思维、跨界产业运营的创业者转变,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
在产业集群方面,南山镇可以继续大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设施化、和规模化,逐步形成优质智慧农业集群。在引进农业企业的同时,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农户、科技人员申办农民合作社。此外,南山镇还可以加强与大塘镇的联动,借力大塘镇的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源,筑强农业基础。
借力科研力量、引进智慧农业龙头企业,假以时日,南山万亩智慧农业园必定大有可为。
记者
观察
奋力写好
智慧农业新篇章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对于当代农业而言,智慧农业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展智慧农业是南山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智慧农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可以改造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提升南山的农业竞争力,还能拓展南山的农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对南山日后的农业发展起到深远影响。
打造万亩智慧农业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建成万亩智慧农业园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对于农业技术基础相对薄弱的南山而言,这并不容易。但同时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建成之后,南山将彻底从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实现智能化生产、拥有自身科技团队。
有干劲,爬坡过坎不叫难。如今,南山智慧农业开始扬帆起航,但接下来南山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上,用心攻坚,努力克服。只有精心打造,倾力建设,南山的乡村振兴才能再进阶、再升级,南山的农村农业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一个充满机遇、希望的南山才更加让人向往。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未经申请变更登记便私自给爱车换了颜色,殊不知此举已经踩中了道路交通法规的红线。8月31日15时许,一辆赣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