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瑶乡雕子塘
雕子塘者,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下辖之瑶族村寨也。
依稀记得一个医生朋友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你初次见到某个新鲜事物时,如果它的美好程度超过你的期望值,大脑就会分泌一种叫作多巴胺的物质,它能够给你带来欢乐。
诚如斯言,我真领教了一回。9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韶关市举办的广东省残疾人作家创作培训班,见证了广东省残疾人创作创意基地的成立。翌日,我们前往乳源采风,坐在大巴车上,随行的一个朋友说:“我们今天要去一个叫作雕子塘的村庄。”听后,我心里犯嘀咕:“一个偏远地区的小村庄有什么好看的?要是能去广东大峡谷看一下就好了,也不枉我第一次来乳源。”可是,后来我却为这个想法感到好笑,当我走出大巴车甫一看见雕子塘这个村庄的时候,它惊艳了我的眼球,它突破了我的思维,这到底是瑶族村寨还是乳源小镇啊?刹那间,多巴胺瞬间上升,人也莫名地变得兴奋起来。
通过影视剧或朋友的描述,我想象中的瑶族村寨是这样的:瑶族人的生活比较贫困,其住宅要么是1楼用来圈养牲畜、2楼用来住人的吊脚楼;要么是低矮阴暗的泥砖房,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此外,有的房屋破旧不堪;有的房屋彼此紧挨着,过道狭窄;有的房屋人畜混居,污水横流;有的房屋严重老化,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坍塌。至于现代化设备,应该是少之又少的,因为据说好多瑶寨至今仍未通电,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来到雕子塘村,眼前的景象是这样的:村后是高山,巍峨屹立、逶迤绵延。村庄坐落于大山脚下,以青山为屏、以绿树为障。一栋栋两层楼的连体建筑依山势而建,整齐划一、路灯耸立。雪白的墙壁与红色的吉祥柱相映成趣,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字或符号装饰着“梧桐树”“布谷鸟”“莲花”等民族图腾,传统的瑶族风情气息扑面而来。
既然来了,又岂能不融入雕子塘村的怀抱?漫步于村头巷尾,我竟然捕捉到不少亮点。我看见在每一栋楼房的前面,瑶民就地取材,用河里的鹅卵石砌出一个园圃,勤劳爱美的瑶民分别在自家门前的园圃种上蔬菜、瓜果或花卉。我在农家园圃看见了传说中的七彩辣椒,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我不由地激动了好一阵子,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在另一家园圃看见了一个硕大的冬瓜,主人为了保护藤蔓,特地在冬瓜下面垫了一块木板,为的是将沉重的冬瓜撑起来;我还在园圃看见了丝瓜,之前一直张冠李戴错认为是蒲瓜,幸亏别人及时纠正,才没有一错再错。哦!离别家乡多年,如今竟成了一个五谷不分、不辨菽麦的人,好不羞愧。我还看见一些瑶民刚从田野里回来,手中抱着一捆芝麻,黝黑的脸庞洋溢着幸福。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如果说我在雕子塘村已经寻找到了“远方的田野”,我相信我在雕子塘村也寻找到了“诗”。村庄有两条宽敞的巷道,我都走了一遍,我发现房屋两侧的墙壁上粘贴着若干刻有汉字的竹片,分别为瑶族歌舞、瑶族服饰、瑶族刺绣、瑶族盘王节、刀耕火种、赵氏家训、饮食习惯、珍惜粮食、出门歌、歌春等篇章,这些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墙绘诠释了瑶族的历史文脉,譬如“出门歌”就描述了瑶民日常劳作的动人场面,兹不妨引用如下:“担斧出门口向后,担伞出门头向天。担锹出门嘴向后,担犁出门嘴向前。朝朝担粪去甕根,担粪甕根望笋长。交秋七月出嫩笋,用刀来切细又长。”
走着走着,脑海里突然闪过孟浩然的诗《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首诗与眼前的情景有点契合,想到这里,我真羡慕这些从大山深处搬出来的瑶民,他们不仅过上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还拥有干净整洁的水泥巷道、绿意盎然的中心广场、美丽的后山公园、清净休闲的公益书吧、热闹的“乡村大舞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处处让人感叹新农村的美丽,感受雕子塘村的无限美好。
雕子塘村属于幸福安居示范带项目,该项目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着眼点,以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为重点,大力开展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培育“五彩产业”,建设“五彩瑶乡”。悄声试问,五彩何也?彩田、彩园、彩林、彩石、彩味是也,作为一个过客,我有幸在雕子塘村目睹了,岂不美哉?
等着我,雕子塘!我还会再来的,但愿能真实地体验一回“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人生况味。当大巴车启动的那一刻,我蓦地发现村前的那八个大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新闻推荐
本报讯“好,一致通过!”近日,乳源洛阳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非常赞成!逢3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