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革命老区镇启动水口战役相关红色项目建设 深植红色基因 点燃红色引擎
本报讯日前,革命老区镇水口镇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二代建办、中国人民解放军96736部队达成帮扶共建,启动了水口战役相关红色项目建设。
“我们现在准备做的是一期,主要建设内容就是修建烈士纪念碑。”据水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烈士纪念碑项目已完成了方案设计、勘测、工程造价概算等程序,将于近期动工建设,“这个地方叫打石湖,曾经掩埋了众多红军战士的遗骸。”
1932年,中央苏区保卫战——水口战役打响。我党大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参加了水口战役,其中,中共高层领导有毛泽东、朱德、王稼祥等人,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聂荣臻、罗荣桓、叶剑英等7位共和国元帅参加了这次战役。此役共歼敌3000余人,粤敌遭此重击,全部退出了赣南根据地,以后很长时间未敢轻举妄动,使中央苏区的南翼得以安宁。
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关系,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血脉,让红色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是水口镇近年来探索的乡村振兴之道。如今,“红色基因”在这里得以传承,“红色力量”在这里得以凝聚,“红色引擎”也已经点燃,乡村振兴翻开了新的篇章。
找亮点抓细节深挖红色资源
水口战役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场罕见的恶仗。水口墟作为水口战役的主战场,留下了丰富的红色资源。但水口战役的史料记载不多,亲历者也年岁已高,战役历史亟待抢救性收集和整理。
对此,水口镇邀请相关专家,通过实地查看、个别走访、电话咨询、查阅资料等方式,普查登记镇内革命遗址12处,整理口述历史2.3万字;专程拜访革命先辈后人,收集口述的红色故事。
通过收集整理,水口战役中当地群众给红军腾房子、送饭、送信等军民血脉相连、生死与共的细节得以挖掘出,初步形成了《背受伤红军回家救治的“邓过房狗”》《一块银元传革命热情》《钟屋村村民提前收割早稻支援红军》《跟我上——水口战役的精神力量》等感人至深的故事。
建队伍设机制讲好红色故事
以顺应时代潮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还原鲜活的红色人物形象,实现以情动人、直击人心,是传承红色精神的有效途径。
为打通宣传红色文化、服务广大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今年1月,水口镇举办“不忘初心跟党走,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题的红色故事讲解员比赛,选拔了一支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较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水口战役公园、中小学校等平台,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宣讲,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宣讲活动采取小组“派单”、队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形式,并将接单的次数、群众的满意度、队长的评价等量化成积分,作为年底队员评先评优的主要依据。
经过半年的队伍组建、宣讲培训后,该镇6月起开展了一系列“红色现场课”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接待上万名党员到水口开展党性教育活动,深受群众好评。
跑项目兴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水口镇以党建为引领,以革命遗址为依托,坚持打好“水口战役”红色牌,凝聚红色力量,推动绿色发展。结合现有资源,该镇谋划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路线、红色研学党性锤炼路线、红色生态旅游路线等3条红色文化旅游路线。
同时,抢抓全省进一步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争取各项政策和资金支持。今年4月,水口学校获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批复,正式将水口学校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广东南雄陈毅元帅红军学校”。党委“一把手”带头争资金、跑项目,启动了相关红色项目建设。此外,投资1100万建设的水口战役展览馆也将于今年10月开馆。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振兴。水口镇以“红色”为乡村振兴的“引擎”,着力打造集“红色教育、农家体验”为一体的红色小镇。“我们采取"合作社+电商"的模式,收购农户的优质稻谷、蜂蜜等农产品,并在外包装上标注水口特色的红色元素,将水口的红色文化、优质产品推广到全国各地。”水口镇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以红色文化为主题而开发旅游产品、文创商品、旅游特产,有力地带动了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老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新闻推荐
南雄市第二批“139”项目有序推进 提升乡镇品位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从南雄获悉,根据韶关市乡镇(镇街)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南雄市今年将全安、湖口、古市等镇列入第二批乡镇整治提升...